最近,小編發現不少網友在網上搜索什么是金融企業?請問什么是金融企業呢或金融企業具體做什么負責什么啊這類內容,所以小編也是為此幫大家整理出了下面這些相關的內容,不妨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1,請問什么是金融企業呢或金融企業具體做什么負責什么啊
資金的融通.金融企業主要有銀行保險證券期貨現貨貴金屬外匯期權等.
2,誰能告訴我什么金融企業就是金融企業的定義謝謝了呀
財政部(財金[2001]209號)規定國有金融企業,是指國有獨資及國有控股的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保險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證券公司和信托投資公司等金融企業.

3,什么是金融企業金融企業包括哪些
金融企業會計的對象是指金融企業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金融企業會計的對象具體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成本和費用、利潤及利潤分配六個方面內容。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主要有銀行、信托投資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投資基金,還有信用合作社、財務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郵政儲蓄機構、金融租賃公司以及證券、金銀、外匯交易所等。
4,什么是金融企業
金融企業是指執行業務需要取得金融監管部門授予的金融業務許可證的企業,包括執業需取得銀行業務許可證的政策性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信托投資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部分財務公司等;執業需取得證券業務許可證的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執業需取得保險業務許可證的各類保險公司等。財務管理《金融企業財務規則》第3條規定:“金融企業應當根據本規則的規定,以及自身發展的需要,建立健全內部財務管理制度,設置財務管理職能部門,配備專業財務管理人員,綜合運用規劃、預測、計劃、預算、控制、監督、考核、評價和分析等方法,籌集資金,營運資產,控制成本,分配收益,配置資源,反映經營狀況,防范和化解財務風險,實現持續經營和價值最大化。”[1] 基本要求1.建立健全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包括金融企業基本的財務制度以及關于資金管理、資產管理、成本管理、費用管理、營業外收支管理、收入管理等方面的內部規定和辦法。2.設置財務管理職能部門。為歸口管理財務事項,便于分清職責,金融企業應當設置財務管理職能部門,具體履行金融企業經營者的財務管理職權,并承擔相應的責任。3.配備專業財務管理人員。從事金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人員必須是熟悉財務、會計知識的專業人員,并具有會計從業資格。基本方法財務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規劃、預測、計劃、預算、控制、監督、考核、評價和分析等,這是區分財務管理與會計管理的基本標志之一。基本要素《規則》將財務管理的要素歸納為風險防控、資金籌集、資產營運、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等六個方面,并逐一提出規范性要求。2財務報表金融企業(包括了 貴金屬 股票 外匯 現貨等 一系列 衍生品)●資產負債表A、金融企業的資金來源:a、各項存款,包括企業、機關團體、居民的活期或定期存款;b、金融機構同業拆入、存放款;c、應匯或解繳匯款;d、發行債券集資款;e、自有資金,包括資本金和實現利潤。B、金融企業的資金占用:a、現金及貴重金屬占用;b、各項貸款,包括向企業、機關團體、居民的長短期貸款;c、金融結構同業拆放、往來占用款;d、應收款項;e、買入有價證券;f、租賃資產,包括融資租賃資產和經營租賃資產;g、繳存風險準備金。●損益表A、金融企業收入:a、貸款利息收入;b、同業往來業務利息收入;c、手續費收入;d、證券買賣差價收入;e、融資租賃業務凈收益;f、買賣兌換外匯的匯兌收益;g、其他咨詢服務業務收益。B、金融業務支出:a、存款利息支出;b、同業往來業務利息支出;c、手續費支出;d、經營業務費用;e、匯兌損失;f、證券買賣損失;g、其他業務支出。●現金流量表A、金融企業的現金流入:a、吸收的存款;b、收回的貸款本息;c、同業拆入資金;d、出售證券投資;e、處置固定資產;f、其他。B、金融企業的現金流出:a、發放貸款;b、存款提取本息;c、同業借出;d、證券投資;e、購置資產;f、其他。3負債比例金融企業的負債率較高,一般在90%左右。金融企業的自有資金要求不得低于一定比例,通常為8%。●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是資本總額與風險加權資產總額的比例,主要衡量其實力和抵御風險的能力。資本充足率=(核心資本+附屬資本)月均余額÷∑(各項資產數額×風險權重)×100%A、核心資本:指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的合計。B、附屬資本:指呆賬準備金、壞賬準備金、資產評估儲備和累計折舊的合計。C、風險加權資產總額:是將金融企業各資產按照其風險權數加權折算之后的風險資產總計。D、一般規定,現金的風險權數為0,其加權后的風險資產也為0;政策性銀行的擔保貸款風險權重為10%,其他金融機構的擔保貸款風險權重為20%;非金融機構的擔保貸款風險權重為50%;信用貸款的風險權重為100%。E、一般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資本與風險加權資產之比不得低于4%。F、資本充足率管理的一個重要含義是要求金融企業資產擴張最高不得超過資本的的12.5倍,資產規模超過這個倍數就應當壓縮資產(貸款)或者增加資本。●存貸款比例存貸款比例能從總體上控制資金來源和資金占用情況。存貸款比例=各項貸款的月平均余額合計/各項存款的月平均余額合計×100%存貸款比例=各項貸款旬末平均增加額/各項存款旬末平均增加額×100%A、旬末平均增加額=(上旬末增加額+中旬末增加額+下旬末增加額)÷3B、一般要求,銀行的存貸款比例應當低于或等于75%,但由于歷史原因,我國的工、農、中、建四大商業銀行的存貸款比例均超過75%。●中長期貸款比例中長期貸款比例反映資產流動性的強弱,比例越低,資產的流動性越強。中長期貸款比例=貸款剩余期在1年及1年以上的中長期貸款月末平均余額÷剩余起在1年及1年以上的存款月末平均余額×100%A、該指標一般要求不得超過120%;B、該指標是保證銀行信貸資產安全性、流動性的重要指標;C、該指標也是反映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變化的一個重要指標。●資產流動性比例資產流動性比例反映銀行支付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保證銀行清償能力的控制指標。資產流動性比例=流動性資產旬末平均余額/流動性負債旬末平均余額×100%注:該指標要求:正常情況下不得低于25%;通貨膨脹和利率下降時,可提高這一要求。●備付金比例備付金比例揭示銀行對存款支取的保證程度,也是反映銀行支付能力的重要指標。一級備付金比例=(存放中央銀行款+庫存現金)÷各項存款×100%二級備付金比例=(購買的國債+政策性金融債+人民銀行融資債)÷各項存款×100%A、一級該指標一般要求不低于5%,中國人民銀行要求應當在5%~7%之間。B、通常將人民銀行存款與庫存現金之和稱為一級備付金,將銀行購買的國債、政策性金融債、人民銀行融資債之和稱為二級備付金。C、各項存款為各項存款平均余額。●單個貸款比例A、單個貸款比例是對同一客戶的貸款余額與銀行資本總額的比例。一般要求不得超過15%,以分散貸款風險。B、對前10家最大客戶的貸款總額與資本總額的比例一般要求不得超過50%。C、對單個項目的貸款總額要求不得超過項目投資總額的50%。D、對最大10家客戶的貸款總額要求不得超過銀行貸款總額的50%。●拆借資金比例拆入資金比例=拆入資金平均余額/各項存款平均余額×100%拆出資金比例=拆出資金旬末平均余額÷(各項存款-存款準備金-備付金-聯行占款)旬末平均占款×100%注:中國人民銀行要求拆入資金比例不超過4%,拆出資金比例不超過8%。●貸款質量比例逾期貸款比例=逾期貸款月末平均余額÷各項貸款月末平均余額×100%(不超過8%)呆滯貸款比例=呆滯貸款月末平均余額÷各項貸款月末平均余額×100%(不超過3%)呆賬貸款比例=呆賬貸款月末平均余額÷各項貸款月末平均余額×100%(不超過1%)●其他比例(9)風險權重資產比例=各項風險權重資產月末余額/總資產月末余額×100%(不超過60%)(10)對股東貸款的比例:要求對股東提供的貸款余額,不得超過其繳納資本金的100%,同時還要求,對股東貸款的條件不得優于其他客戶的同類貸款。(11)資金損失比例=逾期貸款報告期各項資金損失之和÷同期各項資產總數×100%(12)負債成本比例=報告期各項成本÷同期負債總額×100%A、各項成本支出包括:利息支出、金融企業往來支出、手續費支出、營業費用、匯兌損失、其他營業支出。B、負債總額為資產負債表中流動負債(減去財政性存款)、長期負債和其他負債之和。C、反映銀行吸收各項存款所支付的成本高低。(13)資產盈利比例=報告期利潤總額÷同期信貸資產月末余額×100%注:信貸資產是資產總額減去代理政府投資、固定資產、財政性存款、代理貸款之后的差值。一般要求該指標大于1%。(14)實收利息比例=(報告期利息收入-應收利息-待轉營業收入)÷同期各項貸款應收利息之和×100%4財務分析清償能力A、變現能力指標:a、變現率:反映企業可立即變現資產所占的比例。變現率=現金及各項存放款÷流動負債合計×100%注:國際上一般認為該指標值應該在15%~20%之間;對無儲蓄存款業務的金融企業來說,用該指標不適宜。b、存款支付保障率:表示存款的多少被用于貸款,多少用來保證日常支付。存款支付保障率=流動資產中的貸款總額÷流動負債總額×100%Ⅰ、貸款總額包括拆放同業、短期貸款、應收款項、短期投資及委托貸款和投資等。Ⅱ、正常情況下,主要從事信用風險業務的銀行(如商業銀行)該指標較高,一般在80%左右,但在專門從事信托貸款或長期投資業務的銀行該指標較低。Ⅲ、如該指標超過100%,表示沒有現金儲蓄保證提取存款;如低于70%,則可能是吸收存款過多,也可能是銀行借入款較多,都對銀行獲利不利。B、資金保障程度指標:a、獨立性指標=所有者權益合計÷資產總額×100%注:比值較高說明銀行發展能力有可能較快;但在國外,一般認為高于9%或10%,是不正常的,說明企業存款業務開展的不理想,如果低于5%,則表示資產調度余地很小。b、風險耐力指標=所有者權益合計÷貸款總額×100% (一般在15%左右較好)c、自有資金利潤率:收益能力A、凈利息率=(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利息收入×100%a、該指標越高,說明銀行業務的盈利水平,一般不應低于10%。b、一般情況下,凈收益與利息收入(毛收益)應該同步增減,但若有利率、特殊性項目和貸款損失準備金之一存在變化時,則可出現不同步增減的情況,一般兩者不同步幅度不應超過4%~6%。B、資產收益率=實現利潤總額÷資產總額×100%注:一般該指標投資銀行比商業銀行、儲蓄銀行高,國外要求該指標最低不應低于1%。C、資本利潤率:反映銀行經營的資金效益,即銀行自有資金經過1年后的獲利率。自有資金利潤率=利潤總額÷自有資金總額×100%管理效率A、貸款損失準備金與總總貸款量之比:注:該指標是銀行應付貸款風險能力的反映;貸款損失準備金越高,說明貸款業務風險大,或者是銀行過于謹慎;如果該指標超過1%,則表明貸款業務質量差;過低也不好,過低表示銀行沒有準備足夠的資金來應付可能出現的貸款損失。B、呆賬損失與總貸款量之比:指在一定時期通過貸款損失準備金彌補了呆賬貸款的數額占總貸款量的比率,起伏過大應查明原因。C、凈營業收入與呆賬損失之比:反映銀行通過結清呆賬損失之后,銀行所創造的凈利潤,指標越高越好。5資信評級評級指標通常由評級機構自己設計,一般包括信用指標、財務指標和發展能力指標三大類。資信等級通常分為A、B、C、D四級,在同一級內常常區分為三等,如在A級中分為AAA級、AA級、A級。信用指標A、商譽:指合同、協約的執行情況,分為好、較好、一般、差四個檔次,一般根據過去經驗和社會調查確定。B、企業在銀行的信用:包括貸款歸還記錄和企業在銀行的結算記錄兩個方面。貸款歸還記錄根據企業逾期和欠息記錄確定為優、良、一般、差四個檔次;銀行結算記錄可通過企業在銀行的平均存款與貸款比值(即結算記錄=銀行平均存款/貸款余額)衡量,如果比值大于50%為優,在50%~30%為良,在30%~10%為一般,在10%以下為差。C、企業領導信用:根據企業領導的品德、信譽確定出優、良、一般、差四個檔次。財務指標A、凈資產:反映企業的總體實力。對于房地產企業,如大于1億元為一級,1億元與5000萬元之間為二級,5000萬元與1000萬元之間為三級,少于1000萬元為四級。B、資產負債率:反映企業的經濟獨立性。一級:30%以內;二級:30%~50%;三級:50%~70%;四級:大于70%.C、資產流動比率:反映企業的償債能力。根據不同行業確定等級值。D、應收賬款周轉次數:反映企業經營活躍程度和償債能力。根據不同行業確定等級值。E、存貨周轉次數:反映企業銷售與生產各類情況及償債能力。根據不同行業確定等級值。F、資產利潤率:反映企業資產經營的效率。一級:大于50%;二級:50%~30%;三級:30%~10%;四級:小于10%.能力指標A、企業素質:管理水平、技術水平、職工素質、應變能力等。可分為優、良、一般和差。B、企業地位:企業的知名度、市場占有率、企業與政府的關系等。可分優、良、一般和差。C、企業無形資產:專利權、商標、地理位置等。D、企業抵押資產:指企業用資產擔保的貸款額與企業凈資產的比值,反映企業創造發展的能力。該指標值定級:一級:0;二級:小于10%;三級:10%~30%;四級:大于30%.在確定信用指標、財務指標和企業發展能力指標三類指標的基礎上,根據被評級單位的特點和各指標的重要性對各指標確定權重,然后加權計算出總分,確定其資信等級。金融業是指經營金融商品的特殊行業,它包括銀行業、保險業、信托業、證券業和租賃業。 金融業具有指標性、壟斷性、高風險性、效益依賴性和高負債經營性的特點。指標性是指金融的指標數據從各個角度反映了國民經濟的整體和個體狀況,金融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壟斷性一方面是指金融業是政府嚴格控制的行業,未經中央銀行審批,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允許隨意開設金融機構;另一方面是指具體金融業務的相對壟斷性,信貸業務主要集中在四大商業銀行,證券業務主要集中在國泰、華夏、南方等全國性證券公司,保險業務主要集中在人保、平保和太保。高風險性是指金融業是巨額資金的集散中心,涉及國民經濟各部門。單位和個人,其任何經營決策的失誤都可能導致“多米諾骨牌效應”。效益依賴性是指金融效益取決于國民經濟總體效益,受政策影響很大。高負債經營性是相對于一般工商企業而言,其自有資金比率較低。 金融業在國民經濟中處于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地位,關系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優化資金配置和調節、反映、監督經濟的作用。金融業的獨特地位和固有特點,使得各國政府都非常重視本國金融業的發展。我國對此有一個認識和發展過程。過去我國金融業發展既緩慢又不規范,經過十幾年改革,金融業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在成長。隨著經濟的穩步增長和經濟、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入,金融業有著美好的發展前景。金融業是指經營金融商品的特殊行業,它包括銀行業、保險業、信托業、證券業和租賃業。 金融業具有指標性、壟斷性、高風險性、效益依賴性和高負債經營性的特點。指標性是指金融的指標數據從各個角度反映了國民經濟的整體和個體狀況,金融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從實務角度上看 在中國凡是有金融許可證的企業都是金融企業銀行業、保險業、信托業、證券業、租賃業、獨立法人的企業財務子公司資產管理公司 都是
以上就是有關“什么是金融企業?請問什么是金融企業呢或金融企業具體做什么負責什么啊”的主要內容啦~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