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發現不少網友在網上搜索什么時候經濟全球形成?經濟全球化的產生形成發展的大致時間這類內容,所以小編也是為此幫大家整理出了下面這些相關的內容,不妨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1,經濟全球化的產生形成發展的大致時間
二戰結束以后
2,世界經濟體制基本形成是什么時候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確定美元的霸主地位,
3,歷史大題關于經濟全球化的
我認為全球化起源于新航路開辟,原因有如下幾點1.新航路的開辟實現了地理意義上的全球范圍的交流與互動,各大洲開始聯系起來。2.新航路的開辟是世界市場開始形成的標志3.三角貿易促進了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流通4.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歐洲的原始資本積累,為之后的大機器工業提供了前提。5.貿易中心的轉移。

4,高中歷史真正意義上經濟全球化開始于什么時候
廣義的經濟全球化開始于:新航路開辟。也就是14-15世紀。狹義的經濟全球化是在二戰后,80年代以后明顯加快。真正意義是什么意思?經濟全球化,要說過程,是從新航路開辟開始的,但是經濟全球化這個詞具體地說是用來形容20世紀90年代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的,這個著眼點是趨勢
5,全球經濟一體化是什么時候開始的
經濟一體化源于西歐,其本義在于以區域為基礎,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經濟一體化的實現需要在一體化區域內消除阻礙貿易與生產要素流動的各種障礙,因此有學者簡單地表述為“再生產過程各個階段上國際經濟障礙的消除”。此外,經濟一體化還需要在區域范圍內設立機構,形成共同的內在管理機制,制定共同的制度規范,為市場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證和持續一體化的動力。所以,組織性和制度性是經濟一體化的基本特征。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受民族國家維護自身利益的制約,國際社會中的動蕩、沖突以及其他一些不確定性因素時而會阻礙全球化的進程。在貿易自由化、金融國際化和國際分工日益深化的國際環境下,尋求與周邊國家的經濟合作成為許多國家尤其是大國、強國的戰略選擇。 歐洲的歷史和地緣因素決定了歐洲走向一體化的道路,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深入增強了歐洲的國際影響力,歐盟已經作為一個整體成為世界經濟、政治格局中至關重要的一極。盡管長時間的歐洲歷史是以戰爭和分裂為主線,但自中世紀以來,歐洲人在共同淵源中存有基本認同,這些共同淵源可以歸為三個部分:希臘哲學、羅馬法和羅馬天主教教會的社會倫理。正是這一共同的文化傳統為歐洲最終走向聯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歐洲一體化的發展進程來看,我們可以大致劃分為四個時期:初創時期,以1952年歐洲煤鋼共同體成立為標志;歐共體時期,以1967年煤鋼、原子能和經濟三個共同體合并為歐洲共同體為標志;歐盟時期,以1993年歐盟的成立為標志;制憲時期,以2003年歐盟憲法草案提交討論為標志。2.北美自由貿易區——南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先例 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洲地區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如北美自由貿易區、南方共同市場、安第斯集團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由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國組成的北美自由貿易區,建立在原美加自由貿易區基礎上,于1992年宣布成立。北美自由貿易區協定為三國間的貿易和投資制定了許多法規,包括逐步取消關稅以及其他貿易壁壘和投資限制等,加快了墨西哥吸引外資速度,特別是美國投資。美墨之間的經濟互補性強,墨西哥需要美國的先進設備和技術,美國需要墨西哥的市場和廉價的勞動力。對墨西哥來說,既增加就業機會和出口份額,又促使其進行內部調整并提升了本國經濟的整體競爭力。墨西哥作為發展中國家與美加建立經濟一體化組織,為其贏得了經濟發展空間,盡管墨西哥的農業、機械設備行業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總體上看是受益的。 3.東亞區域一體化——孕育多種機遇和活力的未來亞洲振興的關鍵 東亞經濟尤其是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是當今世界經濟的一個亮點。東亞經濟所孕育的生機和能量吸引了大量的國際投資,但相對于歐洲和美洲,亞洲尤其是東亞的經濟一體化卻滯后。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注重發展同東亞周邊國家(指日、韓和東盟10國)的睦鄰友好關系,并積極推動中國同東亞國家間的區域經濟合作。東亞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現狀是:2002年我國與東盟達成要在2010年建立自由貿易區的框架協議;日—新自由貿易協定業已簽署:“10+3”(東盟10國與中、日、韓)模式已在發展形成中;中、日、韓三方合作也在探索中。世貿組織雖然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她受美國和西方國家的制約.真正的全球經濟一體化還有待數年.
以上就是有關“什么時候經濟全球形成?經濟全球化的產生形成發展的大致時間”的主要內容啦~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