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發現不少網友在網上搜索什么是匯率政治概念?什么是匯率這類內容,所以小編也是為此幫大家整理出了下面這些相關的內容,不妨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1,什么是匯率
各個國家之間 貨幣的兌換比例
2,什么是匯率
兩種貨幣的兌換比例貨幣的兌換比率,比如1美元兌換6.xx的人民幣
3,什么是匯率
匯率亦稱“外匯行市或匯價”。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于世界各國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國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匯率是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調節杠桿。因為一個國家生產的商品都是按本國貨幣來計算成本的,要拿到國際市場上競爭,其商品成本一定會與匯率相關。匯率的高低也就直接影響該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成本和價格,直接影響商品的國際競爭力。 例如,一件價值100元人民幣的商品,如果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為8.25,則這件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就是12.12美元。如果美元匯率漲到8.50,也就是說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則該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就是11.76美元。商品的價格降低,競爭力增強,肯定好賣,從而刺激該商品的出口。反之,如果美元匯率跌到8.00,也就是說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則該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就是12.50美元。高價商品肯定不好銷,必將打擊該商品的出口。同樣,美元升值而人民幣貶值就會制約商品對中國的進口,反過來美元貶值而人民幣升值卻會大大刺激進口。

4,高中政治中什么是匯率
匯率是亦稱“外匯行市或匯價”。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的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于世界各國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國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例如: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等于“一基本單位人民幣(一元)可以兌換多少美元”,而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代表“一基本單位美元(一元)可以兌換多少人民幣“。(在外匯交易中,也有些基本單位不是一元,如日元就是按10萬日元兌換多少美元) 外匯匯率有兩種標價方法: (1)直接標價法(direet quotation)(參考“應付標價法”) (2)間接標價法(indireet quotation)(參考“應收標價法”) 在金本位制下,匯率決定的基礎是黃金輸送點(golel point),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其決定基礎是購買力平價(purchase power par) 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有: (1)國際收支。如果一國國際收支為順差,則該國貨幣匯率上升;如果為逆差,則該國貨幣匯率下降。 (2)通貨膨脹。如果通貨膨脹率高,則該國貨幣匯率低。 (3)利率。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則匯率高。 (4)經濟增長率。如果一國為高經濟增長率,則該國貨幣匯率高。 (5)財政赤字。如果一國的財政預算出現巨額赤字,則其貨幣匯率將下降。 (6)外匯儲備。如果一國外匯儲備高,則該國貨幣匯率將升高。算你有行書上說:"如果用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更多的人民幣,說明外幣對人民幣的匯率升高(外匯匯率升高),反之,則說明外匯匯率跌落",簡單的說,人民幣升值,就是人民幣比以前更值錢了.比如原來,兌換1美元需要人民幣8元,而人民幣升值后,1美元只用7元人民幣. 人民幣升值具體表現:有利于中國進口,不利于出口;人民幣國際地位提升,中國外債壓力減輕;人民的國際購買力增強,外國商品相對便宜,消費者獲得實惠. 另外,我找了我的高一政治書,找不到匯率的計算公式.幫不了你~復印求一大堆,有屁用!匯率就是一種貨幣購買另一種貨幣的價格!
5,什么是匯率
匯率就不同貨幣之間買賣的價格!外匯是可以互相買賣的。那么,既然是一種買賣,首先就有一個價格的問題。這就涉及到了外匯的匯率問題,匯率,就是以一國貨幣表示另一國貨幣的價格,或者說是兩種貨幣折算時的比例。舉個例子來說,比如在國際市場上,一美元可以買8斤大米,同時一人民幣可以買1斤同樣的大米,便可以說一美元等于8人民幣,那么,在國際外匯市場上,匯率價格是如何表示的呢? 匯率價格表示方法—標價: 作為貨幣價格的匯率,要比普通商品的價格復雜一些,現在,國際上主要通行兩種標價方法: 直接標價法:是以一個單位的外國貨幣表示若干本國貨幣的方法。也就是說,就是將外國貨幣當作商品,而本國貨幣作為價值尺度。如一美元等于8.27元人民幣,對于中國來說就是直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準,來計算應該收取多少單位的外國貨幣。也就是說,本國貨幣被當作商品,用外國貨幣的數額來表示本國貨幣的價格,充當了價值尺度。如1英鎊等于1.6美元,對于英國來說,就是間接標價法。目前世界上使用間接標價法的國家不多,主要是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 可是外匯標價并非如此簡單,我們在日常看外匯標價時,常常會看到買入價與賣出價這兩個名詞,它們又是什么意思呢? 從事外匯買賣的銀行在從事外匯交易時,因所處的立場不一樣(有時是買方、有時是賣方),執行不同的外匯匯率,分為買入價和買出價。在直接標價法下,買入價在前,買出價在后。在間接標價法下,賣出價在前,買入價在后。(事實上,無論是直接標價還是間接標價,凡是高的一定是賣價,凡是低的一定是買價)例如,直接標價下,1美元等于8.17-8.37元人民幣,8.17元是買入價,8.37元是賣出價。其含義是中國的銀行買賣美元時,每買入一美元,支付8.17元人民幣;每賣出一美元,收回8.37元人民幣。每買賣1美元,賺取0.2元人民幣價差。間接標價法下,1英鎊等于1.50-1.70美元,1.50美元是買入價,1.70美元是賣出價。 貨幣價格變動—升值或貶值: 在股市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一些話,“我的股票又升了”或“我的股票又跌了”。在匯市中也會聽到這樣一些話,“美元升值”或“美元貶值”,道理是一樣的,所不同的是某一貨幣的升、貶值是相對而言的。比如,美元對日元升值,意味著同樣數量的美元可以兌換更多的日元;反之,美元對日元貶值,意味著同樣數量的美元可以兌換的日元減少。 匯率的種類: 上面介紹了外匯匯率的一般知識。但在國際結算中,因具體記款的方式不同,在外匯交易中因交易的時間不同,或交割的時間不同,產生了各不相同的外匯匯率,具體有: a、國際結算中,由于銀行匯款方式的不同,產生了電匯匯率、信匯匯率及票匯匯率。 b、在一天的外匯交易中,因成交的時間的不同分為開盤匯率(開盤價)與收盤匯率(收盤價)。由于世界的外匯交易已經形成了一個24小時環球交易網。如果某市場的開盤價與上一市場的收盤價發生脫節,往往意味著世界的政治或經濟發生了某種突變事件。 c、外匯交易中,因買賣交割的時間不同,匯率又分為即期匯率和遠期匯率。 d、按照匯率體系的不同,又可分為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在本章的選擇性閱讀中,我們會詳細的提及。 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 現在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匯率體系都采取浮動匯率制度,匯率的波動由市場決定。是什么經濟原則決定外匯匯率、又是什么使之改變呢?由于影響匯率的因素很多并且由于各因素之間往往交叉發生使分析起來很復雜,在這里我們只做簡單枚舉: a、外匯市場上的供給和需求是匯率決定的基本因素; b、各國利率和通貨膨脹水平是決定匯率的最重要的因素; c、一國的經濟實力也是決定匯率的因素之一; d、政治、歷史和地理因素; e、市場心理預期;等等 有關匯率的分析、預測的話題似乎永遠是外匯市場上投資者十分關注的問題,能否作出正確的預測便意味著投資資產的是否增值.匯率就是銀行在轉錢和不同的幣種之間收取的一定的錢
以上就是有關“什么是匯率政治概念?什么是匯率”的主要內容啦~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