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朋友的本子掛掉了,是青年基金,人家可是有內部圈子的人。而且他連函審結果都知道,3A1B1C,共五位評審專家。我們從獲得了三個A來看,應該整體準備的可能還是充分的,恰恰就壞在了這個C上,打這個C的人還是對他本子有獨到見解的,必定給出了很多負面意見。所以,從他這個最終結果來看,基金評審是相當嚴格的,競爭固然是異常激烈。我們假設下,假如3個A是熟人給的(存在本子正好送到熟人手上打招呼的現象),但是本子有問題,或寫的不中專家意,那僅僅這一位專家的C就足以讓他的本子徹底涼涼。所以說呀,我們所做的工作應該是盡可能的做好一切準備,反復打磨自己的本子,多從自身本子找原因,爭取讓專家很難挑到問題或者沒問題,然后再加一點兒小運氣,你不中誰中。基友怎么看?
1、在國家自然基金評審過程中,專家是否會去查期刊SCI影響因子?
首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基金申請書上面是沒有地方顯示論文“SCI影響因子”的,專家不一定去查影響因子。
其次,SCI期刊不一定只注重影響因子,還要看其專業性和認可度。
1.論文發表本學科的經典期刊要好于影響因子高的其他期刊。
基金評審重視本子質量,也同樣注重申請人是否具備完成這一課題的能力。大家都明白影響因子是怎么一回事,他引是怎么一回事,本學科經典期刊在評審專家心中的地位進一步鞏固了,在這樣的期刊上發表2-3篇論文,就會覺得申請人基礎不錯,有能力做好這個課題。
2. 國內重要中文期刊不低于國外普通的SCI期刊。國內重要期刊在評審專家的印象中應該還是比較好的。現在SCI期刊也變得越來越泛濫了,比較水的文章也相擁出現。
供參考!
如果真的是專家,對于本專業影響因子大的期刊會很熟悉,他們不會去查期刊的,他們會去查申請者,是不是真的在這類期刊上發表了論文,是第一作者?通訊作者?還是屬于掛名性質?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評審是如何計分的?在什么情況下能被選上?
國家同行評議得分分為兩部分:綜合評價和資助意見,即得分=綜合評價+資助意見。
綜合評價:A.優 B.良 C.中 D.差 綜合評價=(A*4+B*3+C*2+D*1)/ 評議份數

資助意見:A.優先資助 B.可資助 C.不予資助 資助意見= (A*4+B*2)/ 評議份數
綜合評價滿分4分,資助意見滿分4分,滿分8分
得分大于5分的項目上會,上會率一般為30%。
綜合分大于3.2分的項目可以通過上會項目的通過率一般為70%。
具體計算如下:
5個評審意見:
3個評審意見:
以上僅供參考,歡迎指正!
工材口上會比例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