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獲悉,備受業界關注的《泛在電力物聯網2020年重點建設任務大綱》已經下發。
該文件顯示,2020年將是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三年攻堅”的突破年,對如期完成“初步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的目標至關重要。
根據大綱,下一步重點將開展能源生態、客戶服務、生產運行、經營管理、企業中臺、智慧物聯、基礎支撐、技術研究八個方向40項重點建設任務。
重點任務則涵蓋了源網荷多元協調的泛在調度控制、營配貫通優化、營銷2.0、新一代電力交易平臺、新一代調度自動化系統、智慧供應鏈、數據中臺、資源業務中臺、“國網云”、5G建設及應用等。
在該重磅文件的刺激下,A股市場的“電力物聯網”概念股在午后出現了明顯拉升,國電南自(600268.SH)更是一度漲停。截至今日收盤,該板塊內的國電南自最終上漲7.47%,岷江水電(600131.SH)漲4.99%,東方電子(000682.SZ)、遠光軟件(002063.SZ)的股價也均有近4%的漲幅。
(圖片來源:同花順)
所謂的泛在電力物聯網就是圍繞電力系統各環節,充分應用移動互聯,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先進通信技術,實現電力系統各環節萬物互聯,人機交互,具有狀態全面感知信息高效處理,應用便捷靈活特征的智慧服務系統。
其本質是“業務數據化+數據業務化”,業務數據化解決的是電網的安全問題和效率問題;數據業務化則要激活電力“數據藍海”,創造新的業務增長點。
正是面臨電價下降、資產效率下行、利潤壓縮等壓力,國家電網提出了“三型兩網”建設目標,開啟了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周期。
(圖片來源:Wind)
安信證券研究報告顯示,廣義的泛在物聯網投資在2019至2024年的規模有望達到10377億元;狹義的泛在投資可以聚焦在兩家電網企業信息通信領域的投資,未來5年投資規模有望達到3008億元。
該研究人員認為,2019年至2020年會是電網公司戰略轉型關鍵期,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是首要任務。網投資呈現結構性變化,基于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相關的智能化、信息化領域投資的占比會大幅上升。
事實上,2019年是國家電網大力發展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招投標元年,今年三季度以來泛在建設思路逐漸清晰,新增批次信息化招標項目放量,設備涵蓋寧夏、天津泛在建設專項,服務涵蓋企業中臺、數據中心云、數據中臺等關鍵平臺層建設。這標志著泛在建設全面提速,今年第四季度至明年相關產業鏈將有望迎來信息化訂單爆發。
(圖片來源:Wind)
而根據中泰證券的測算,預計信息化投資有望從150億/年攀升至500億/年以上。

中泰證券的研究人員指出,泛在電力物聯網核心投資方向為信息化、智能化。
國電南瑞(600406.SH)是信息化設備與軟件實力突出的國網系綜合業務龍頭,主要從事電網調度自動化、變電站自動化、火電廠及工業控制自動化系統的軟硬件開發和系統集成服務。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發電、輸電、變電、配電、供電控制系統設備;計算機及外部設備;通信交換、通信終端及通信設備。
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收171.8億元,同比增長0.12%;同期的歸母凈利潤為21.46億元,同比下降了7.32%。
岷江水電(600131.SH)是國家電網孫公司,主營業務為電力生產、電力購售。2019年2月,該上市公司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擬通過資產置換、發行股份等方式,將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的部分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現在,該公司已經實現了“云網融合”全產業鏈覆蓋。
此外,積極布局智慧能源服務與能源大數據分析的企業如遠光軟件(002063.SZ)、朗新科技(300682.SZ)、中恒電氣(002364.SZ)、理工環科(002322.SZ)等公司也有望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電力物聯網的建設,新一代智能電表、配電自動化終端、新型傳感器、電力機器人等智能終端需求也有望大幅提升。
海興電力(603556.SH)上市于2016年11月,公司的主營業務為智能電網配用電系統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智能用電產品、智能配電產品、系統產品、運維與服務及其他。
(圖片來源:Wind)
億嘉和(603666.SH)于2018年6月登陸A股市場,該公司主要為電力系統提供以數據采集處理為核心的智能巡檢機器人產品和智能化服務,通過對電力設備、設施的基本信息、運行狀態的數據采集和智能處理,實現電力設備的自動化在線監測和故障預警功能,維護電力設備安全穩定運行,提升電力輸配效率。
該公司目前主要產品包括自主研發的室外巡檢機器人E100、E300,室內巡檢機器人A200、SA200,室外帶電作業機器人Z100以及隧道巡檢機器人、物流機器人。
上述這些公司也只是電力物聯網板塊內很少的一部分,投資者在投資時還需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