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天天基金舉辦的“穿越牛熊 持指以恒”指數投資論壇(北京場)在京正式召開。在此次會議上,著名基金投資大V沈潛先生分享了他的指數投資組合構建之道。
沈潛表示,在做指數投資時,其有四個核心理念:
第一點就是不懂不做,不要為了配置而配置,其實現在有非常多的指數基金,但是有很多指數基金無論是覆蓋的市場、品種,還是它的編制規則,個人投資者都是非常不熟悉的,而且有一些投資品種定價邏輯是非常復雜的,這其實是遠遠超出個人投資者的認知能力,投資者必須要承認很多事情我們就是搞不懂。但是投資比較有意思的沒有什么股票非買不可,沒有什么指數基金是你非買不可的,投資者只要做好自己可以懂的事情就足夠了。
第二點就是不預測市場的短期走勢,通過科學的資產配置,獲取各類資產的合理回報,投資者總是想辦法預測市場,但是不得不承認市場短期確實是無法認知的。市場絕大多數時間其實就是在不是特別貴、不是特別便宜的區間來回震蕩,過了五年或者十年的時間會出現一個比較極致的便宜或者極致貴的狀態,在極致便宜和極致貴的時候非常容易做判斷,但是這樣的時間點比較少。除此之外的時間點很難判斷它的方向,這種情況下投資者應對之策就是做好投資組合,這樣無論后續是漲還是跌我們都有非常充裕的應對空間。
第三點是對第二點的承接,投資者構建指數組合時在這個階段配置什么樣的資產以及配置多少倉位,以及將來怎么調倉輪動都有自身的邏輯,這個邏輯就是自己對于風險和收益的認知,如果投資能力過關也可以獲取一定的超額收益。
第四點就是投資者構建指數投資組合的基礎工具就是指數基金,指數基金優勢具有持倉透明、費率很低等優點。個人投資者構建組合的時要以寬基為主,行業指數基金為輔,這其實對于個人投資者能力要求很高,需要你對行業經營周期、投資價值有非常深刻的理解。
以下為著名基金投資大V沈潛的演講全文實錄:
沈潛:大家好我是沈潛,我是一名個人投資者,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個人投資者怎樣構建指數投資組合。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紹,我之前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過很長一段時間,現在是一名職業投資人。我自己做投資很多年了,這些年我一直學習巴非特和芒格,但是現在價值投資已經成了一個爛大街的詞兒,保守型投資者更可以概括自己的投資風格。
我這些年除了自己做投資,還在互聯網上做分享,我的文章,內容基本上專注于家庭資產配置領域。我也一直在網上更新投資實盤記錄,從2015年就開始,真正系統化、完整化分享是在2016年。我的天天ID就是沈潛,我有兩個實盤組合,一個是小鱷魚配置組合,這是適合用來對已有的儲蓄進行一次性的配置,另外就是蝸牛定投計劃,它適合用來打理每周的現金結余。
今天我要講的內容有四部分,說白了就是講為什么要構建投資指數組合以及怎么做,具體包括一些核心的理念、基礎的工具和模型與案例。
先講一下指數投資組合的作用,第一個大家應該都可以想到就是分散投資風險,舉一個例子,賬戶A滿倉持有滬深300基金,賬戶B一半持有滬深300基金,一半持有債券指數基金,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影響是賬戶B風險小于賬戶A,這個大家應該非常容易理解。第二點就是降低持倉相關性,平抑資產波動,提升投資體驗,一半持有滬深300基金,一半持有債券指數基金,是從投資品種上降低了持倉相關性,這也大大降低了持倉波動,進而提升了投資體驗。投資從根本上是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如果你為了做投資整天需要擔驚受怕、充滿焦慮,這樣**有什么意義呢?第三點就是通過構建指數投資組合可以獲取一定的超額收益,但是它有一定前提,就是看自己的投資能力是否過關,如果投資能力不過關的話超額收益很可能是負的。
下面分享一下我自己做指數投資組合的核心理念,第一點就是不懂不做,不要為了配置而配置,其實現在有非常多的指數基金,但是有很多指數基金無論是覆蓋的市場、品種,還是它的編制規則,我們個人投資者都是非常不熟悉的,而且有一些投資品種定價邏輯是非常復雜的,我覺得這其實是遠遠超出個人投資者的認知能力,我們必須要承認很多事情我們就是搞不懂。但是投資比較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沒有什么股票非買不可,同樣,也沒有什么指數基金是你非買不可的,我們只要做好自己可以懂的事情就足夠了。
第二點就是不預測市場的短期走勢,通過科學的資產配置,獲取各類資產的合理回報,我們總是想辦法預測市場,但是不得不承認市場短期確實是無法認知的。市場絕大多數時間其實就是在不是特別貴、不是特別便宜的區間來回震蕩,過了五年或者十年的時間會出現一個比較極致的便宜或者極致貴的狀態,在極致便宜和極致貴的時候非常容易做判斷,但是這樣的時間點比較少。除此之外的時間點我們很難判斷它的方向,這種情況下,我們應對之策就是做好投資組合,這樣無論后續是漲還是跌我們都有非常充裕的應對空間。
第三點是對第二點的承接,我們構建指數組合時,在這個階段配置什么樣的資產以及配置多少倉位,以及將來怎么調倉輪動都有自身的邏輯,這個邏輯就是自己對于風險和收益的認知,如果投資能力過關也可以獲取一定的超額收益。
第四點就是我們構建指數投資組合的基礎工具就是指數基金,指數基金優勢大家說了很多,比如說持倉透明,費率很低。這里特別強調一點的是我認為個人投資者構建組合的時要以寬基為主,行業指數基金為輔,很簡單,行業指數基金,對于個人投資者能力要求很高,需要你對行業經營周期、投資價值有非常深刻的理解。現在很多人投資的時候是參考的歷史數據,這是非常危險的,如果一個行業陷入了一個永久性衰退的話,無論你怎么買都是貴的,哪怕歷史估值百分位再低也是貴的,但是如果購買寬基或者是指數基金就不會面臨這個問題。
講一下基礎的投資工具,從投資品種角度來講很多品種上都有自己的指數基金,比如說故指數基金、債券指數基金、大宗商品指數基金、REITs指數基金,這些又可以分為不同的市場。比如說股票指數基金分為A股指數基金和美股指數基金,A股指數基金比如說滬深300,標普500是美國指數基金最著名的代表。
債券指數基金大的劃分可以分為國內債券指數基金、海外債券指數基金,因為海外債券指數基金沒有太多的工具,我的介紹主要以國內債券指數基金為主,其實對指數基金劃分類型維度非常多,我們試著從兩個角度劃分,第一個是類型角度,債券可以分為信用債和利率債,利率債本身是沒有什么信用風險,它的波動主要與利率相關,因此稱為利率債,其他就是信用債。
另外一個角度對債券指數基金進行劃分就是到期時間,通常來說對于一至三年到期的債券稱為短期債券,七至十年是長期債券。這種類別之間可以進行交叉組合,比如說有短期利率債、長期利率債,短期信用債、長期信用債。
這里做了一個表格,主要是股票和債券,原因很簡單,我覺得對于絕大多數個人投資者來說,你如果不是追求超額收益的話,你用好滬深300、標普500就夠了,再加上長短期債券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太復雜。
這些工具怎么組合起來用?如果大家在互聯網上看的話有很多投資組合、投資模型的書籍,我介紹兩個我非常認同的,第一個就是50:50 股債平衡的模型,這個模型出自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的經典著作《聰明的投資者》,策略就是初始狀態股票和債券資產各配置50%,偏離度達到一定的閾值,則進行再平衡。這個策略在A股的表現是怎么樣的呢?我做了一個回測。為了讓回測時間長一些,我用的是場內最早的滬深300指數基金和債券基金,收益率其實是跑贏滬深300的,但是最大回撤要比滬深300小得多,對于普通投資者也是可以接受的。
介紹另外一個模型就是耶魯大學基金大衛史文森,他自己在書中提到讓個人投資者優先考慮的投資組合。
他有兩本書特別出名,一本是《機構投資者的創新之路》,一本是《不落俗套的成功》,這是他的第二本書,這本書為美國的投資者量身定制。

組合的實際效果怎么樣呢?我的一位朋友對這個組合的實際表現進行了回測。從1973年-2017年史文森組合和標普500差不多,但是夏普比率和回撤要比標普五百好不少。
剛才說了這個組合是大衛史文森為美國投資者量身定制的,現在國內很多指數基金工具非常豐富,我自己做了一個國內的山寨版,大致采用了這些工具,山寨版表現怎么樣呢?我從去年做了這樣的一個組合,運營八個月,夏普比率1.26,這個效果還是可以的,但是比較可惜的是,運行時間太短,還需要繼續觀察。
最后想講的案例就是我在天天基金上做的指數投資組合,就是小鱷魚配置組合,它的產品定位就是對我們已有的儲蓄進行一次性配置,舉一個例子,比如說十年賺了五百萬怎么配置,小鱷魚配置組合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
它的收益目標就是努力追求長期年化收益率不低于10%,盡量將最大回撤控制在15%以內,對于國內優秀的基金來講長期年化收益10%可以實現,真正難的是怎么把回撤控制在15%以內,對于所有投資人來說目標就是怎樣在保證收益率的情況下減少回撤,這也是每個人的追求。
小鱷魚配置組合的調倉頻次是非常低的,如果市場不出現一個極端劇烈的波動,一年的調倉頻次就是一次或者兩次。
小鱷魚配置組合投資策略其實剛才和大家已經講了很多,重點講一下精選優質股票指數基金和債券基金這部分的內容。
剛才提到現在股票指數基金太多了,怎么選確實是一個問題,無論是我自己買股票還是買基金,都有一個先定量分析再定性分析的流程,通過定量的指標篩選出股票池或者基金池,再通過我自己對投資的理解,對基金池的標的做一個篩選,完成最終的選擇。
我在篩選指數基金時有幾個定量指標,第一個是指數的實際運行時間,必須經歷兩輪牛熊市的考驗,回顧歷史,A股大牛市和熊市就是兩輪,一輪是2014、2015年、2016年到現在,另一輪就是就是,06、07、08這三年,因此,我選擇的指數基金,基準日期,一般都在2005年7月之前。
其次,就是指數自成立以來和自深港通開通以來,收益同時都大幅跑贏滬深300。
這里特別解釋一下,我認為,深港通開通對于A股有標志性的意義事件,它實現了國內主要權重股對外資的開放,另外2016年12月份也有幾個標志性的事件,那就是險資舉牌上市公司,比如說我們熟悉的萬科、中國建筑,最高潮的就是寶能買格力。
無論是深港通也好還是險資舉牌也好,他們本質上都是機構在國內股市,定價權提升的標志,而且這種趨勢我個人覺得不可逆。
我們之前都說中國股市是一個散戶占交易主體的市場,但是從這些事實來看,市場確實是在逐漸變化的。舉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一桌人打牌,如果中途打牌的人都換了,怎么還按以前的玩法再玩兒呢?
下面再看下定性的指標,這和我個人的投資理念和投資經歷有很大的關系,可能也有朋友不認同,有什么問題大家可以再交流。第一我非常看中指數的編制規則,如果你有比較豐富的投資經驗,你會眼發現有些指數的編制規則,是非常不合理的,編制規則明顯看起來不合理的指數,就要大膽排除。第二個就是,你要看一下指數重倉股到底買了什么股票,對于重倉股一看就是垃圾股或者是造假的股票不要碰。第三就是寬基指數為主,行業指數為輔剛才已經講過了。
千挑萬選,我投資了兩個基金,一個是工銀深證紅利ETF聯接A,一個是易方達上證50指數A,第一個我是去年投資的,雖然最近回撤了不少,但今年也有40%左右的收益率。第二個指數是指數增強基金,我自己是很少選指數增強基金的,主要是因為,增強策略是一個暗箱,之所以選擇這個基金,是因為它的增強策略,特別穩定,它整體的增強策略就是超配食品飲料和醫藥,少配金融股,這也是符合我自己投資理念的,而且說實話,它的輕配和超配主要是集中在幾只股票操作之上,上證50一共50只股票,我本人對這些股票比較了解,策略我也是認可的。
后面就是精選債券基金,先談一下,到底選主動型債券基金還是債券指數基金,如果只是我自己來操作賬戶,我會選擇債券指數基金,很簡單,我自己操作交易起來非常方便,但是我在天天基金上的指數組合,有很多朋友跟投,每次調倉的話需要非常高的解釋成本,為了降低這種成本,我選擇的是主動型債券基金,我把管理權讓渡給我自己信任的基金經理,讓他們替我做決策。篩選主動型的債券基金和剛才的標準差不多,先通過一個定量篩選出一個池來,然后再去看它所披露的投資策略和持倉是否符合自己的投資理念,這也不是我們今天介紹的重點,一概而過。
重點講一下怎么挑選債券指數基金,這也是考驗大家投資功力,首先你需要對債市行情有一個大致判斷,比如說現在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在3.5%以上,這時候可以考慮配置一些長期的利率債,在3.5%以下可以考慮配置短久期的利率債。其實剛才也說了久期的類別,這里特別提一下為什么選擇利率債,我本人配置債券的話,主要是為了對沖股市投的風險,其次也是為了獲取一定的固定收益。大家知道,如果股市暴跌的話各個國家的央行會釋放流動性,釋放流動性的話對長久期的利率債是一個利好。比如說2018年股市跌得稀里嘩啦,但是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還是很不錯的。其次就是看指數基金的規模和費率,當然是費率越低越好。
債券指數基金,我挑選了兩個,一個是廣發7-10年的國開A,一個是廣發1-3年的國開A。
下圖是小鱷魚配置組合當前的持倉。
說這么多到底表現怎么樣?大家看一下圖片,因為種種原因這個組合是3月份才在天天基金上運行,目前來看,無論是絕對收益還是相對收益,整體還是比較符合我們的預期的,當然后面表現怎么樣還是請大家拭目以待。
在天天基金APP,搜索「小鱷魚配置組合」,管理人為沈潛,就可以一鍵跟投。
如果大家后面有什么問題可以在天天基金上給我留言,我的分享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關注東方財富網微信號【 eastmoneynews 】,每天為您推送權威、專業的財經資訊!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