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基金定投第155-156天,2022年6月14日,周二基金定投實盤,6月14日買入中概互聯(513050)900份,成交單價1.106元,實際花費995.40元。買入50AH(501050)700份,成交單價1.365元,實際花費955.50元。持倉盈虧情況:截止今天收盤, 持倉總市值155125.50,浮動盈虧為 -4791.47元!
一:基金買入當日計算盈虧嗎
工作日的當天15點之前申購基金,第二個工作日開始計算收益。15點之后申購基金,就要等到第三個工作日會有收益。節假日購買基金,按照節假日之后的第一個工作日15點之前申購基金,節假日之后第二個工作日開始算收益。開放式基金當天買當天的虧損或收益不算,因為買價是當天日終才出來的,當天的走勢與你無關;封閉式基金不同,它的特點與股票類似,買入后的漲跌就是你的收益或損失。申購不算,贖回算,所以申購當天是不算收益的,而且貨幣基金凈值一直都是一元,回答來源于金斧子股票問答網
二:基金當日盈虧怎么計算
??期貨合約以當日結算價作為計算當日盈虧的依據,當日盈虧在當日結算時進行劃轉,盈利劃入投資者的期貨保證金賬戶,虧損從其期貨保證金賬戶中扣劃。當日盈虧的具體計算公式如下:當日盈虧=∑[(賣出成交價-當日結算價)×賣出量×合約乘數] ∑[(當日結算價-買入成交價)×買入量×合約乘數] (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當日結算價)×(上一交易日賣出持倉量-上一交易日買入持倉量)×合約乘數。
三:基金怎么計算盈虧
投資者可以根據基金當天晚上公布的凈值,與前一個交易日公布的凈值計算出投資者當天的盈虧情況,即投資者盈虧=持倉份額×(當日公布凈值-前一交易日公布凈值)。比如,投資者持有某基金1000份,在3月8號時,該基金公布的凈值為1.5元,在3月9號時,該基金公布的凈值為1.6元,則投資者在3月9號的盈虧情況為:當日盈利=1000×(1.6-1.5)=100元。投資者也可以跟據當日公布的漲跌幅來計算其盈虧情況,即盈虧=投資者持前一交易日的市值×當日公布的漲跌幅,比如,投資者投資的某基金,在3月8號的市值為10000元,在3月9號,其公布的漲跌幅為:-5%,則投資者在3月9號的盈虧情況為:虧損=10000×5%=500元。基金作為一種理財工具已經為大多數老百姓所接受。普通老百姓希望通過對基金的投資來分享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成果,這本非但無可厚非,但我認為,投資者在投資前還是要學習一些基金方面的基本知識,以使自己的投資更理性、更有效。現在發行的基金多是開放式的股票型基金,它是現今我國基金業風險最高的基金品種。部分投資者認為股市正經歷著大牛市,許多基金是通過各大銀行發行的,所以,絕對不會有風險。但他們不知道基金只是專家代你投資理財,他們要拿著你的錢去購買有價證券,和任何投資一樣,具有一定的風險,這種風險永遠不會完全消失。
四:在途基金計算盈虧嗎
算法:基金市值=基金份額*單位凈值,得出的金額與投入的本金相比較,就可以知道盈虧了。
一種算法:現持有市值-購入本金
按凈值為1.02是購入19000股,那購入市值=1.02*19000=19380
現在凈值為0.81,還是持有19000股,現在持倉市值=0.81*19000=15390
盈虧=15390-19380=-3990
第二種算法:(現凈值-購入凈值)*持有股數
(0.82-1.02)*19000=-3990
不管那種算法,這個基金是負了3990元
五:交易進行中的基金計算盈虧嗎
早晨8點,日本和韓國的股市開始新一天的交易;上午9點,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開市;9點半,A股開市,10點港股開市;下午3點半歐洲地區的股市開始交易;而到晚上9點半,美股登場,一直到凌晨4點。全球股市像接力賽跑一樣連軸轉,正如好萊塢電影《華爾街II》里葛登·蓋柯所說:“金錢永不眠(Money never sleeps)”。
當你每天辛苦地工作,加班甚至通宵,你的錢在干什么?理財產品在周末和節假日有沒有像蓋柯所說的那樣,“永不眠”地為你**?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什么類型的理財產品在周末/節假日能持續收益?怎么買才能獲取更多的“睡后收益”?
理財產品的收益與其投資領域和標的市場密切相關,理財產品的買入時間也會影響其周末/節假日能否產生收益。
固收類資產周末一般會產生收益
投資債券、現金工具等固收類資產的理財產品在周末和其他節假日能為投資者持續帶來收益。這是因為,債券的投資收益主要有兩個
債券凈值只在交易日發生變動,但債券利息按360天來計算,所以即使周末和節假日沒有交易,一樣會有利息收益。其他現金工具等固收類資產,如銀行現金管理類理財(如朝朝寶)和貨幣基金,其收益主要來自投資到短期貨幣市場的利息,因此周末和節假日也有收益。
權益類資產非交易日一般不會產生收益
權益類理財產品,主要指股票和基金(貨幣基金與純債基金除外)等。股市在周末及節假日休市不交易,股票價格和基金凈值也都不會發生變化,投資的權益類產品在周末以及法定節假日都不會帶來收益。
但有種特殊情況,一些理財產品有部分資產會投資海外市場,當A股市場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市期間,海外市場正常進行交易,投資海外市場的這部分資產的凈值也會隨之發生變動。因此,此類權益類理財產品在國內節假日期間也能帶來收益,雖然不能保證一定是正收益。
買入后確認前,產品發行募集期沒有收益
理財產品在周末/節假日會否產生收益與我們買入的時間也息息相關,即買入后但還未確認的產品在周末/節假日沒有收益。
許多理財產品買入后都需經過確認才會產生收益:T日買入產品,T+1日確認后開始產生收益,T+2日即可查詢收益。這里的T日指周一至周五交易日(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并且需要是交易日下午3點收市前;若是交易日下午3點后才買入理財產品,T日會順延到下一個交易日。
舉個例子:小李在周四下午3點半買入招商銀行朝朝寶,周五才算做T日,下周一(T+1日)才會確認,中間周末兩天沒有收益。但若小李周四下午3點前就買入,周五確認,那么接下來的周末兩天就能產生收益。
同理,不想錯過國內小長假期間的收益,如國慶、春節的7天假期,記得要在長假開始前兩個工作日的下午3點前買入。
第二種情況是,理財產品在其發行募集期也沒有投資收益。每個新成立的理財產品都會有發行募集期,這期間產品還沒有真正成立,不會產生投資收益,因此產品募集期內資金只能按銀行活期支付利息,并沒有真正的投資收益。
對許多人來說,工資是收入的唯一
以時間換金錢,沒有復利效應。與“時間換錢”不同,“以錢**”因復利效應而變得效率更高。
了解理財產品產生收益的具體情況,有意識地將銀行賬戶里的錢用于投資,更聰明地安排買入時間,這樣就不會讓手中的錢“躺著睡覺”,而是獲得額外的“睡后”被動收入。想提高收入,可能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給自己找更多工作,而是給手中的錢找一份工作。
(本文文字版權屬招商銀行所有。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