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周一又要開盤了,假期很多大v無論下周行情怎樣后市都看漲,也有小部分說后面必須大盤跌到3100點,我個人看好后市。怎么說呢,你們有沒有發現一個細節,在7月份行情爆發之前,年初到6月份支付寶出了個理財福星還是福袋之類的活動,送積分送買基金的抵扣券,還推薦基金(當時給我推薦的易方達消費股票),后面7月份行情來了。而最近幾天也是一大波抵扣券,是不是也預示著后市行情?看大盤,大家都看好開門紅包,從30分鐘看也許會繼續漲,但是日線周四已經漲的太高,而且偏離5日線很多了,行情要繼續爆發,k線肯定是踩著5日線漲的,偏離太遠肯定會回踩,下周應該會和證券一起震蕩整理再漲。而創業板周線形態趨勢指標都要好過大盤,所以我比較看好軍工,醫藥,新能源之類的,5G半導體還要看看下周怎么走。證券周線趨勢向好,我個人在周四暫時撤出,盈利4.6%,后面震蕩回調一下再進場
1、最近發現周圍很多人都在買基金,到底是什么讓基金這么受歡迎?
確實是很多人都在買基金,而且買基金的人越來越多,其根本原因就是買基金確實讓很多投資者都賺到了錢,而且**效應非常明顯。尤其是最近二、三年,如果買了基金一直持有不賣,到現在基本上都是**的,好的基金能夠讓基金投資者資金翻倍。
我以前不喜歡買基金,只是炒股票,因為基金的日漲跌幅度比較小,不如股票的價格波動大,**沒有股票快。但是后來我發現在炒股的同時配置一些基金還是很不錯的,我可以根據股票市場的走勢來選擇基金的買賣點,進行基金波段操作,看好股票市場和板塊的趨勢,逐步逢低加倉,然后持有等趨勢改變再贖回,我感覺投資基金比炒股要省心多了,而且比較穩。當然買基金要選擇對的基金,基金賠錢不賣,選擇低點補倉。
我是今年2月份春節以后才開始買基金的,目前持有十二只基金,全部都是盈利的,其中新能源汽車盈利達到了30%,有的是昨天股市大漲后才翻紅的,盈利僅1%。我對投資基金充滿信心!
總之我認為是基金的**效應讓很多人都在買基金。
因為基金是非常好理財工具,如果你炒股票虧了錢,可以考慮用買基金的方式參與股市的投資,而且大概率可以**的。我通過投資基金贏利超過了500萬。如果你們也想投資基金可以關注我,看看我是怎么投資基金的。
如果全民都通過基金投資市場,去散戶化的結果應該是阿爾法收益越來越低,最終大家只需要投資指數基金就可以獲得貝塔收益(市場收益)。
基金的漲跌基本是跟市場的漲跌保持同步。行情好的時候,大家跟著一起漲,行情差的時候跟著一起跌,但是不同的基金隨著大盤的漲跌幅度卻又不一樣,這是什么情況呢?
在幾十年前就有人注意到這一現象了,諾貝爾獲得者威廉·夏普就研究了這一現象,并且把金融資產的收益拆分成兩部分:
隨市場一起波動的部分叫:貝塔收益。不隨市場一起波動的部分叫:阿爾法收益。
簡單的理解為:貝塔收益就是市場收益,阿爾法收益是超額收益。所以,基金投資中收益可以表達成:
阿爾法收益(超額收益):阿爾法收益是基金的實際收益和貝塔收益之間的差額,是投資收益中超出市場收益的部分。
阿爾法收益主要取決于基金經理的主動管理能力,要通過選股和判斷買入賣出時點等,獲得比市場平均值要高的收益。
貝塔收益(市場收益):貝塔收益是一種相對被動的投資收益,它是通過承擔市場風險所帶來的收益,代表著市場的平均回報。
在基金的投資中,被動跟蹤操作,順勢而為,就比如我們平常的各種指數基金,其實賺的就是貝塔收益,也就是承擔市場風險所帶來的收益。
主動基金超越基準指數的能力越強,說明它的阿爾法收益貢獻越大,因此在挑選主動管理型基金時,長期超越基準的數據可以作為重要參考數據。

簡單的講:優秀的主動基金漲的比指數多,跌的比指數少,久而久之收益遠優于指數基金,獲得優秀的阿爾法收益。
而去散戶化的結果,就是主動基金獲得超額收益越來越難,最終走向美股那種通過投資指數基金就可以打敗絕大多數投資組合的道路。
引用《風箏》中的一句話:送你上路的,是你的同志。
長期投資的道路上多了許多內部敵人,就會真實的降低投資收益。
結論:當所有人都通過機構投資股票市場,基本上就沒有超額收益存在,投資者僅需要買指數基金獲得平均市場收益。
2、基金收益多少才能抵扣手續費?
手續費一般是買入費用和贖回費用。買入費用一般是0.15%,贖回費用最高可達1.5%,如果買了之后不超過7天贖回,那么收益必須大于1.65%才能抵扣手續費。大于7天贖回費0.5%,所以收益要超過0.65%才夠手續費。
有一些C類基金,無買入費,滿7天,也沒有贖回費,適合玩短期。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