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說得明白評新基:余廣新基金來了,有必要買嗎?基金評測第648期】景順長城核心招景是一只新基金,基金經理是余廣,2005年加入景順基金已經15年時間,管理基金的經驗也長達9年。管理時間最長的景順長城核心競爭力,9年里累計5倍的回報,但細分看各個年度都只是在同類基金回報平均線的上下,不過因為沒有出現過太差的表現,所以累計表現不錯。另一只基金景順長城精英藍籌有幾個年度略顯不足,所以累計業績稍差一點。觀察他的投資風格,換手率較低,選好股票長期持有,所以他的業績貢獻主要是在選股而不是擇時。既然買他的基金就是買他的選股,那似乎買新基金的必要性不大,因為他的幾只基金目前前10大持股中,重復率較高,有5只個股出現在三只基金,有4只個股出現在兩只基金里。估計新發行的基金未來建倉,還是會選擇這一批股票,因此買新基金的意義不大。
1、有些技術很牛的基金經理可以自己買股票賺大錢,為什么要替投資者打工?
這個問題,其實有點類似于"皇帝一定是用金斧頭砍柴的"。好的基金經理一定是的技術很牛的高手,這完全是個人投資者以己推人的想法罷了。
首先,基金投資,是需要多個團隊相互協作才能完成的事。
基金經理,并不是像散戶一樣,看著行情軟件就可以決定如何投資交易。
一個板塊的發展前景如何,一家公司的實際情況怎么樣,需要專門的行業研究團隊去研究分析,查詢大量相關資料,甚至還要到實地考察調研。根據這些分析報告,判斷未來會出現多少可能性,每種的概率多少,以及后續可能產生的變數,需要專門的分析師團隊,給出專業的參考意見。基金經理根據獲得的資訊作出決策,但是這個決策又要由專門交易團隊根據行情的實際情況來具體實行。
收集-分析-決策-實施,任何一個環節都需要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素養。基金的業績突出,必然是每一個環節都做的卓越。
而基金經理只是流程中的一個環節,他的能力當然很重要,但再優秀的基金經理,也沒有能力和精力一個人做完全部。
其次,基金交易和個人買賣股票,在投資策略上就有本質的差別。
個人投資者資金量有限,進出都不會影響到股票的成交價格。自然可以利用技術分析,發揮"船小好掉頭"的優勢,通過止損的方式,控制自己的風險和損失。
而基金的資金量太多,止損就是自己砸自己,幾乎是件無法完成的任務。所以,基金只能通過基本面分析,做價值投資,挖掘被市場低估或未來有望超出預期的板塊和股票。
請大家記住:基金經理,是不用技術分析的,他也沒法使用。
投帥本身是技術分析的擁躉,但是在考分析師的時候,要考的六門課分別是:經濟學、財務會計、固收投資、股權投資、衍生品投資和投資組合;沒有任何技術分析的內容。
那么,基金經理如何控制風險?答案只能是,分散投資。
個人投資者,一般就是同時持有3-5支股票吧,超過10支的應該就很少。而股票型基金持倉股票在20支以下的都算集中度太高。
要分散投資,就必須同時對大量股票做精細化研究。這也是基金經理個人無法完成的工作量。
強行使一個習慣分散投資的基金經理,必須選擇集中投資個位數的幾支股票,相當于把運動員拉到不熟悉的比賽項目中,能否繼續保持之前的成績,恐怕就很難說了。
第三,基金經理的任務就是資產管理。
基金公司掙的是管理費,類似于銀行和券商中的代客理財。它的主要目標就是吸引更多的資金,擴大規模,才能獲得更多的利潤。
所以,對基金來說,比下跌更需要提防的風險,是遭受巨額贖回。
而個人投資者是把投資獲利作為主要目標,類似于銀行和券商中的自有資金投資。按照監管要求,自有資金和客戶資金,是必須嚴格隔離的。比如在銀行中,它們分別是有金融市場部和資產管理部這兩個相互獨立的部門負責。
使用自有資金和客戶資金,對風險的容忍程度是完全不一樣的。一般來說,代客理財的投資風格要相對保守得多。
簡單的例子,兩個投資機會,成敗概率都是各50%:
機會A,成功會有20%的收益,失敗會有10%虧損;機會B,成功會有5%的收益,失敗會有3%的虧損。
如果自有資金,當然毫不猶豫,選第一個,因為賠率更合適;可如果是代客資金呢?可能會更傾向于第二個,即使它在賠率上不占優。
這也是為什么,通常大牛市中,基金的漲幅,往往比不上大些所謂的"牛散"。并不是基金經理的水平不行,只是他們的工作性質,決定了他們的投資風格。
綜上
基金經理作為一個職業,主要目標是代客理財,所以如何維護客戶吸納資金,是他要考慮的首要因素,盡量穩穩地多多地賺取一些管理費。
基金公司,都是靠基本面分析投資的,好的基金經理是一個好的優秀的信息決策者,但不一定精通什么技術分析。
基金投資效益,是團隊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的結果;一個優秀的基金經理未必是一個成功的個人投資者。
我是仁義禮智投,國有商業銀行總行注冊國際投資分析師,有關投資方面的問題歡迎大家相互探討交流。碼字不易,各位老鐵都看到這了,不妨點個贊再走吧。PS:我不是什么小編,如果嫌ID太長,一定要起個昵稱的話,就叫我投帥吧。。。
有些基金經理確實投資經驗豐富,有良好的業績。憑借他們的能力,完全可以自己放手單干,為什么要管理基金替投資者打工呢?
我認為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資金優勢。
單獨的投資者去除投資經驗等因素,在規模龐大的資本市場中,一個完完全全的散戶,資金體量也就是幾十萬或者幾百萬。對于普通的老百姓來說是一筆巨款,但是對于龐大的資本市場來說九牛一毛。
優秀的投資者會運用各種矩陣,各種策略,各種組合來運作資金。從而達到增值的目的。如果資金太少,就無法完成各種投資組合,無法實現資金的規模化優勢。
第二,獲得平臺優勢,占盡天時地利。
一只公募基金動作就能管理幾十億的資產。這背后是強大的基金公司和運營團隊。在這樣的平臺上獲得的各種收獲是現象級的。
普通的散戶接收的消息是最滯后的。當你知道要買入哪只股票時,機構早已獲取消息提前布局了。如果基金經理離開這樣的平臺,那么自己就會淪為一個散戶。即使投資經驗也豐富,沒有靈通消息的助力,也會大打折扣。
第三,心理壓力以及收益。
基金經理雖然投資經驗豐富,業務水平高。但是投資就是投資,不會**不賠。
一個水平高超的投資者,假設他有300萬的資金,收益率達到30%,那么它每年的收益就是90萬。如果他管理十個億的資金呢?就要按照年薪來算賬了,而且還可以從獲得的收益中獲得提成。年收入幾百萬還是很簡單的。
同理,在這樣的資金環境之下,基金經理操盤的壓力就小的多。如果全部是自己的錢,就不言而喻了。
以上三點,就是優秀的基金經理為什么不自己買股票而是給投資者打工。當然在水平足夠強大以后,公募基金的經理也會出走,組建私募基金,從而獲得更高的業績。
2、基金經理基金業績如何評判?
對于這個問題,首席投資官評論員李睿陽認為:
評判一個基金經理的業績,和評判一支股票其實是一樣的,總體無外乎兩個方面:(1)收益;(2)風險。其中,收益可以分為絕對收益和相對收益兩個部分,而風險的指標也很多這里可以用回撤以及波動率等指標衡量。
首先講收益。對于公募基金來說,由于其業績有比較基準,往往衡量其收益的方法都是相對收益。比如說,一支基金的業績基準是滬深300,那么一年內該基金跑贏滬深300達到20%-30%就已經非常好了(注意到,這時候如果滬深300的年收益是-10%,那么該產品的絕對收益就是10%-20%)。而對于私募基金來說,業績往往是看絕對收益,即產品真正實現的收益。整體而言,無論是相對收益還是絕對收益,更高的話往往意味著更優秀的管理能力
而在風險這個方面,最大回撤是很常用的指標。比如說,某一段時間一直基金上漲了20%,緊跟著下跌了40%,又上漲了80%,那么總體而言基金上漲了30%。看起來收益很不錯,但是40%的最大回撤會讓很多投資者沒辦法抓住這一段收益。因此,也不是一個對于投資者來說很好的基金。
本人雖不是基金經理,但作為一個老基民,我認為基金經理的基金業績表現應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全面的判斷:
一、比較基金收益與基金業績基準
一個基金的相對能力是否強大,關鍵看它在具體領域基金基準中的排名。基金業績基準,是基金收益的比較基準。而基金經理會盡量讓基金收益超過基金業績基準,但實際上并不一定會做到。
二、看基金業績穩定性
基金業績穩定性可借由基金獲得的評級作為參考。在一些基金銷售第三方平臺中,可以找到基金的四分位排名指標,相同類型基金會根據其業績表現情況被分為優秀、良好、一般和不佳四個等級。一般來說,基金短期和長期業績如果一直保持在“一般”以上,可以基本判斷其業績是穩定的。同時,基金未來業績表現也十分重要,需將其作為更長遠的考察指標。
即便在同一投資主題下,在不同的市場階段,基金的業績能力也會存在一定不確定性。有些基金經理善于擇時,防御性更強;有些基金經理善于擇股,進攻性更強。而在倉位策略上,不同基金經理的做法也大相徑庭。所以在投資基金之前,事先知悉基金經理個性也有助于側面了解該基金業績是否穩定。
三、看基金業績凈值增長率
長遠看來,發行時間較久的基金的基金累計凈值增長,其參考意義非常重要。同時,它是評價基金收益的最佳指標之一。其計算方法為:基金累計凈值增長率=(份額累計凈值-單位面值)÷單位面值。基金累計凈值增長率越高,表示該基金在某一時段內的業績表現越好。而基金累計凈值增長率高低,也與其運作時間長短密切相關。假設現在有一只剛成立不久的新基金,其累計凈值增長率通常會低于運作時間較長的同類型基金。在此情況下,可通過查看基金經理操作該基金時的過往業績,對其業績表現進行綜合判斷。
四、看基金分紅是否有業績分紅
基金分紅,是指基金將收益的一部分以現金形式派發給投資者。其計算方法為:基金分紅比率=基金分紅累計金額÷單位面值。基金能夠分紅的前提之一,是該基金必須擁有一定盈利。如果一只基金分紅比率較高,能實現分紅甚至持續分紅,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該基金運作情況較為理想。但基金分紅只是基金凈值增長的兌現,并不是衡量基金業績表現的最優指標。
在基金里投資多年也是為了追求更好的投資收益。現在如果只是投資單只基金的話,風險比較高。與其這樣,還不如選擇參與基金組合服務。
基金組合服務,是專家團隊從4000多只公募基金中精選4-6只優質基金構建組合,基于資產配置理論,通過組合投資分散風險,為投資人全程打理資產,實現中長期穩健收益。
而薛掌柜,作為基金組合服務開創者,是眾祿金融旗下專為投資者提供基金組合服務的品牌,或許會是廣大老基民另外一個更優的投資選擇~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