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100得高端制造業者得未來 ---川儀股份
李克強“王牌計劃”--中國制造 2025
中國-印尼經貿合作網的新聞
主辦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印度尼西亞貿易與工業部
最終成為印度尼西亞萬隆市5條單軌建設工程的總承包商。
目前,印度尼西亞日惹、巴淡島,泰國曼谷,印度新德里等國外城市,已就跨座式單軌技術向重慶方面進行了技術咨詢。
隨著重慶市單軌技術“走出去”步伐加快,以跨座式單軌技術為核心的軌道交通產業鏈在重慶初步形成。目前,重慶市95%的軌道設備,包括PC軌道梁、道岔、車輛轉向架等關鍵技術和產品均已實現國產化,80%的設備實現“重慶造”。
本月初,市城鄉建委黨組書記、主任程志毅率代表團出訪新加坡、印尼對外推廣重慶跨座式單軌(以下簡稱“單軌”),取得良好成效。
根據李克強總理2014年4月28日視察我市軌道交通時的指示精神及市委、市政府相關戰略部署,應新加坡地鐵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MRT”)及印尼西爪哇省軌道公司(以下簡稱“JMT”)邀請,市城鄉建委會同市軌道集團組成6人代表團,由程志毅主任帶隊,于3月1日至8日赴新加坡、印尼等地交流訪問,先后會晤了新加坡、印尼多個國際知名企業及地方政府負責人,拜訪了中國駐印尼特命全權大使謝鋒,分別與印尼西爪哇省政府及2個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意向書和會晤紀要,取得了豐碩成果。
重慶軌道集團董事長簽約
程志毅主任與印尼西爪哇省省長經濟助理艾瓦先生簽署會晤紀要
川儀股份603100熱點要點
要點一:工控系統龍頭
公司是國內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制造業綜合實力排名第一的企業,致力于為國家電力、冶金、石化、建材、交通、市政工程行業等的重點工程提供先進的自動化儀表和系統解決方案,經濟規模連續多年位居行業首位,在國內市場和同行業內享有極高的知名度。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智能執行機構、智能變送器、智能調節閥、智能流量儀表、溫度儀表、控制設備及裝置、分析儀器和系統集成及總包服務;“川儀”字號及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曾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授予“為神舟六號載人技術航天飛行任務和運載火箭研制配套貢獻企業”。
要點二:產能擴張
公司以募集資金2.44億元投資智能現場儀表技術升級和產能提升項目,項目達產后新增智能流量儀表27950臺,新增智能執行機構14500臺,新增2座百萬千瓦核電機組所需智能核電溫度儀表的配套能力,預計年新增營業收入4.0315億元,凈利潤5196萬元;以1.28億元投向流程分析儀器及環保監測裝備產業化項目,項目達產后公司將新增產能11710臺/套,預計年新增營業收入3.0025億元,凈利潤3146萬元。
要點三:核電裝置供應商
公司具備為1000MW、600MW、300MW核電機組以及核電試驗裝置等工程項目提供系統集成、自控設備成套供貨、現場安裝、調試及投運、自控工程項目一體化解決方案的能力。子公司川儀十七廠為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的合格供方,具備向其提供1E級穩壓器加熱器和非1E級溫度儀表產品及服務的資格。
要點四:系統集成及總包服務
在火電行業,公司承接的國華寧海電廠2×1000MW是國內首臺1000MW機組;在石化行業,公司具備為45萬噸合成氨、80萬噸尿素、80萬噸乙烯、1000萬噸煉油廠等大、中型石油化工項目提供系統集成、設備成套供貨、工程技術服務和工程項目管理的能力;在環保及水處理行業,公司具備承接40萬M3/日凈水處理、60萬M3/日污水處理、煙氣脫硫等工程的總包能力,可進行環境污染檢測、水質連續檢測自控設備成套及技術服務;在軌交領域,公司具備承接城市軌道交通電牽引系統、屏蔽門/安全門系統工程、自動化售票系統、綜合監控系統工程項目總承包能力。2013年公司系統集成及總包服務實現收入12.23億元,占比38.40%。
要點五:穩定股價預案
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內,如公司股票收盤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每股凈資產,且公司情況同時滿足監管機構對于回購、增持等股本變動行為的規定,將觸發穩定公司股價的預案,該預案采取控股股東增持股份、公司回購已公開發行的股份、公司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增持公司股份等順序措施,以穩定公司股價。
要點六:自愿鎖定承諾
控股股東四聯集團承諾: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個月內,不轉讓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購其持有的股份,在持股鎖定期滿后兩年內不減持。其他股東承諾: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2個月內不轉讓其持有的股份。
得高端制造業者得未來
中國制造2025,被稱為李克強“王牌計劃”,近期的風口已經刮得很強了,這個我認為是繼信息、互聯網+之后資金開始重點掘金的領域,因為整個產業其實已經在前期如機器人、匯川技術等長期走強的背景下,會涌現出非常多的機會,而我在工業4.0組合中也一直跟蹤這類產業的機會,只等風來。
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實施“中國制造2025”是推動中國制造業從大國向強國轉變的第一步。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制造業是我們的優勢產業,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課題組長、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去年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中國制造2025”更為深遠的意義在于,動員全社會力量建設制造強國的總體戰略。
“中國制造2025”規劃有望在月內正式發布,規劃此前已通過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同時,相關部委還將成立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制定“1+X”的實施方案和規劃體系。業內認為,“中國制造2025”將掀起傳統制造企業轉型智能工廠高潮。

在此背景下,深度挖掘個股。這次挖掘的標的便是川儀股份,這是一只次新股,去年8月初上市,但市值沒有被爆炒,目前價格20元不到,總市值近80億,屬于60系列的袖珍股。
公司是目前國內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備制造的領頭羊,下游需求中,石化、火電需求龐大,核電、環保等行業需求爆發在即。此外,公司借助沉浸多年的系統及成和總包服務能力在軌道交通裝備、環保裝備上都有延伸發展,2014年公司正在履行的軌交合同共計價值7億元。同時煙氣排放監測系統、新型生物轉盤集成化應用裝臵也均有推進。
在智能化和自動化的工業流程中,工業自動控制系統充當起了生產流程中“眼睛”和“耳朵”的重要角色,是工業流程自動化和智能化的基礎,擔任了工業流程中傳感、信號采集和監測、調節控制等必須職能。無論是自動化升級還是智能化改造,工業自動控制系統都面臨市場需求的增長以及政策面的大力扶植。川儀股份以領先的技術優勢,不可撼動的行業地位站在了中國工業自動控制裝置生產的第一線。
川儀股份通過了核電HAF0400質量認證,是我國第一家能夠提供核電自動控制設備的廠商,通過近20年的發展,在核電工程領域擁有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術、一流的質保體系、一流的工程經驗和自動化整體解決方案,建立了一支從事核電工程項目優秀的專業隊伍。子公司川儀十七廠為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的合格供方,具備向其提供1E級穩壓器加熱器和非1E級溫度儀表產品及服務的資格。
作為前身四川儀表總廠的川儀股份,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下設研究開發部和九個專業研究所,現有研發人員575人,其中博士、碩士及本科學歷占90%以上。采用CAD/CAT開發手段,建有綜合技術經濟信息網絡平臺。川儀目前已全面掌握了高精度智能變送器核心技術和制造技術,全套設備實現自制并優于國外同行,同時還依托成本及服務等優勢,在市場上受到廣泛認可。
現在制造業重新成為全球經濟競爭的制高點,可以說“得高端制造業者得未來”。
有投資者將川儀股份與同行業的自儀股份進行對比,來說明公司在行業內的龍頭地位和競爭優勢。數據顯示,我國原三大儀器儀表制造基地之一的自儀股份,2011年~2013年營收分別為10.27億元、10.44億元和10.7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28.34萬元、1009.11萬元和1204.26萬元。對比川儀股份2013年營收規模來看,川儀股份是自儀股份的2.95倍。2013年,自儀股份毛利率為17.58%,而川儀股份則為25.95%。
1.核概念。2008年10月28日,重慶川儀成為國內首家援外核電項目主控儀表供應商。
2009年,重慶川儀十七廠公司中標全球首座AP1000型核電站電加熱器合同,標志著川儀叩開第三代核電產業大門。
2.嫦娥奔月概念。2007年10月24日,重慶榮凱川儀儀表有限公司彈性元件產品成功裝配“嫦娥一號”奔月。
2008年9月25日,重慶川儀十一廠公司加工的推進/點火系統助推“神七”升空。
3.集成電路及芯片概念。2010年1月11日,重慶川儀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參與完成的“流程工業現場總線核心芯片、互操作技術及集成控制系統開發”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4.863概念。2010年11月29日,川儀首次獨立承擔的863項目通過國家科技部驗收。
5.城市軌道交通概念。2011年7月28,日,“川儀造”屏蔽門及安全門系統成功應用在重慶首條地鐵線。
職業投資者都上的網站--淘股吧(微信號taoguba168)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