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止市場大起大落!繼續科學合理保持IPO、再融資常態化,加強股市、債市、期市政策供給,這樣全體股民會“幸福滿滿"!從大局著想,IPO的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要結合市場的具體情況進行科學的推送。然后,配給多種資本市場的政策支持,研究更多的增量政策,不能因為發行股票太多而導致市場的大幅波動。lPO科學化、常態化!大部分股民今年虧損得只剩下褲衩!如果說股民追漲殺跌,沒有價值投資體系,炒股水平太低,那看看2022年上半年基金經理的水平:葛蘭虧損112.5億,謝治宇虧損98.3億,蔡嵩松虧損78.98億,楊銳文虧損76.25億,劉彥春虧損69.43億,劉格菘虧損67.18億,張坤虧損65.13億。lPO科學化、常態化!市場有再多的增量資金也被吞掉稀釋,如果市場每周發行一支,大家說大盤會是這樣么?
你知道嗎?在中國股市30年的歷史中,我們已經經歷過了8次牛市!暴漲暴跌已經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也是股民“大喜大悲”的真實寫照。
從2019年開始,市場又出現了一種慢牛的觀點,回頭來看似乎新一輪牛市正在向我們慢慢走來。在新一輪牛市的叫囂聲中,我們先來復盤一下A股歷史上的8次牛市情況:
第1次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
上證所取消漲停板,將牛市推至頂峰,當日指數狂飆到1266.49點,單日漲幅105%。這一記錄至今未破。但三天后,A股就開始收網。
第2次牛市: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
1992年鄧小平南巡,A股迎來牛市,三個月內快速上漲301%。但隨著股市急劇擴容,A股又轉牛市為熊市。
第3次牛市:1994年8月2日至1994年9月13日
市場在不到30個交易日的時間從325.89上漲至1052.94點。然后lPO遇到了國債期貨,國債期貨的火熱將A股資金抽干,牛市終結。
第4次牛市: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
績優股成為主流投資理念,行情火爆,直至印花稅由3‰上調至5‰,牛市才得以結束。

第5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
出現了兩大利好,一是人民日報指出中國股市會有很大發展,投資者踴躍入市;二是證監會決定試行向二級市場配售新股。后來隨著國有股市減持,A股進入了長達4年的熊市。
第6次牛市:2005年6月6日至2007年10月16日
股權分置改革啟動展開,開放式基金大量發行,人民幣升值預期,帶來的境內資金流動性過剩,一路沖高至6124點。然后接著在世界級的次貸危機帶動下,和著大小非減持、基金停止發行等利空影響下,A股一路向下。
第7次牛市:2008年10月29日至2009年7月29日
伴隨著四萬億投資政策和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上證指數從1664點漲至3478點,在不到十個月的時間里股價大漲109%。
第8次牛市:2014年7月22日至2015年6月12日
以南車北車大合并為開端,上證指數從2000點左右一路漲到5178點,成為2007年以來第二高點,這次漲幅不是最高,但是傷害性最大。
從滬指創下2440的低點之后,上證指數一路上漲,創業板漲幅最大。這次慢牛能持續多久,能不能突破一萬點,我們拭目以待!
從歷史經驗來看,判斷一段行情是不是牛市,往往只有事后才知道,沒有人能夠準確預測市場,更沒有人能預知未來。我們要做的是提升自己的投資能力,讓每一次投資都成為一次正確的選擇!
你覺得呢?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