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灰犀牛是什么意思?股市灰犀牛是指市場上出現一些突發事件,引發股價大幅波動,從而導致投資者出現恐慌心理,甚至引發系統性風險。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市場經濟轉型期,一些企業由于產品競爭力不足,或者經營管理不善,面臨倒閉的風險。而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機構為了規避風險,通過拋拋售股票的方式進行保護,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
一:股市的灰犀牛是什么意思
“灰犀牛”究竟是什么意思?最近,“灰犀牛”一詞因高層對房地產行業重磅發聲,再次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有朋友可能不理解什么是“灰犀牛”,那么今天小財迷就給大家簡單解釋一下。這里的“灰犀牛”可不是字面意思:灰色的犀牛。實際上,“灰犀牛”與“黑天鵝”意思相對。“灰犀牛”一詞出自米歇爾沃克在2017年出版的一部金融著作《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概率危機》。因此,在介紹“灰犀牛”之前要先介紹一下“黑天鵝”,以便拋磚引玉,引出今天的話題。“黑天鵝”一詞想必大家已經見過很多次了。“黑天鵝”說的是發生概率極低,可一旦發生就危害巨大的風險。比如上世紀末的亞洲金融危機與今年的新冠疫情。相對來說,“灰犀牛”指的是發生概率很大同時危害很大的潛在風險。比如美國次貸危機與歐債危機。雖然“灰犀牛”與“黑天鵝”危害都很大,但好的是“灰犀牛”看得見,可以提前預防,不像“黑天鵝”那樣讓人措手不及。這么說“灰犀牛”風險一定可以消除?那倒不一定。因為如果有人真的看到一頭灰犀牛朝自己沖過來,他有三個選擇:第一,做正確的事規避傷害;第二,做錯誤的事沒啥效果;第三,什么也不做等著灰犀牛掀翻自己。很明顯,只有采取正確的選擇才能規避傷害,保全自己,而其他的選擇于事無補。那么如何做正確的事,或者如何才能規避“灰犀牛”的傷害呢?第一種,坦然面對,積極應對潛在的風險。比如全球氣候變暖,如果有公司能積極面對,做出低碳環保的產品,大家肯定更樂意選擇。這樣該公司就能化危為機,彎道超車。第二種,防微杜漸,避免量變引起質變。比如小時候大家都聽說過一句話:小時偷針,長大偷金。說的正是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壞習慣,可能釀成大錯。第三種,謹小慎微,小心駛得萬年船。這點玩過游戲的朋友肯定都知道一句話:穩住別浪,要不然再大優勢也會被翻盤。第四種,切斷聯系,避免多米諾骨牌式傳遞。比如最近信用債市場天雷滾滾,導致信用債市場出現信任危機。如果第一家公司債券違約時,相關方能承諾一定100%還本付息,信用債市場也不至于那么難。這點山西國資委的做法值得學習借鑒。第五種,勇于創新,謹防故步自封。這個就得說說曾經的功能機王者—諾基亞。當以蘋果為代表的智能手機引領時代時,諾基亞也應該跟上腳步,拿出自己的產品。而不是最后諾基亞被收購時,老總無奈地說了句:我們并沒有做錯什么,但不知為什么我們輸了。說白了,應對“灰犀牛”的關鍵之道在于事先行動,而不是事后諸葛亮。這也是為什么我們一直說亡羊補牢,已經晚了。當然,比“亡羊補牢”更糟糕的是不長記性,反復在一件事上吃虧。最后,如果真有一頭灰犀牛朝自己沖過來,一動不動是最愚蠢的行為。哪怕你稍微動一下說不定也能干擾到灰犀牛,從而改變其運動軌跡,讓自身免于傷害。
二:股市中的灰犀牛是什么意思
近期股市持續大漲,投資者又開始憧憬“A股春天要來了”。但在興奮之余,投資者不該忘記,春節前兩市曾有大批上市公司商譽爆雷。統計數據顯示,滬深兩市共有395家上市公司預計2018年度凈利潤虧損,其中有101家公司虧損額預超10億元。另外,上市公司商譽減值的后遺癥也在持續發酵,今年以來有超過20家公司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一家上市公司爆雷,就是A股市場中的一只“黑天鵝”。近年來,A股市場經常出現非理性波動,市場風險頻現,如場外**泛濫引發的高杠桿風險、股權質押引發的爆倉風險等,如果不及時預警與處置,“黑天鵝”很容易變成“灰犀牛”,引發資本市場系統性風險,導致股市大起大落。
A股市場屬于新興市場,市場化與法治化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難免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和風險。A股市場頻現“黑天鵝”只是顯性風險,相較于風險已暴露的“黑天鵝”事件,尚未引爆的“灰犀牛”風險反而更大,對股市穩定的潛在威脅和沖擊力也更大。
美國學者米歇爾·渥克將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比喻為“灰犀牛”,用以區別“黑天鵝”代表的小概率風險或厚尾風險。“灰犀牛”作為大概率風險,在出現風險苗頭時,人們往往視而不見或掉以輕心,一旦風險積聚如同狂奔的灰犀牛迎面撲來之時,危機就會瞬間爆發。
從宏觀層面看,目前A股市場“灰犀牛”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商譽減值過度,引發上市公司業績大面積爆雷。截至2018年三季度,上市公司商譽已累計高達14486億元,比5年前翻了8倍多。就目前兩市973家上市公司2018年業績預虧情況看,預告業績變動的原因中包含商譽減值的上市公司多達246家,占比25.28%。商譽減值已成擊垮上市公司業績的最冷“殺手”。二是股權質押過度。雖然目前A股市場股權質押的總體風險可控,但對股權質押過度的風險仍不可掉以輕心。質押比例較大、質押規模較大的上市公司,一旦遭遇股市異常波動,很容易引發平倉拋售甚至股東地位變更的風險,對股市形成強烈的負面效應,進而加速股價下行,形成惡性循環。三是上市公司債務風險。2018年以來,神霧環保、富貴鳥、ST中安、凱迪生態等多家民營上市公司出現債券違約,引發信用風險。四是杠桿過度。盡管目前的監管政策保持高壓狀態,但近期場外**卻有死灰復燃跡象,有一些**公司借助信托、銀行的渠道暗中為客戶提供**。五是限售股減持過度。限售股減持長期困擾A股,主要在于一二級市場估值瀑布形成的跨市場套利機會。

從微觀層面看,前一段時間各種上市公司風險暴露得較為頻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存貨信息披露風險。部分上市公司出現“業績巨虧”和“庫存離奇失蹤”相關聯的情況,如獐子島、皇臺酒業等。二是不當關聯交易風險。以利益輸送等為目的的不當關聯交易會讓上市公司遭受巨額損失,樂視網的危機就是明證。三是激進投資與理財不當的風險,比如上海萊士等“股神級”上市公司炒股導致巨虧、國民技術理財被騙等。
上市公司層面的風險與市場整體風險是交織在一起的,股權質押過度、商譽減值過度、債務違約等不但會給上市公司造成損失,也會引發市場系統性風險。而上市公司的風險管理現狀又確實令人擔憂。國資委從2006年開始在央企試點全面風險管理,并于2010年全面推行。自2007年以來,上市公司也開始
□朱邦凌(財經評論人)
三:股市灰犀牛事件是什么意思
美國次貸危機就是典型的“灰犀牛”事件。當時大家知道“次債”有風險,卻并未足夠重視。因為投資回報高,“次債”相當一段時期內受到投資者的追捧,表現穩定。2007年房價開始回落,“次債”市場風險爆發,風險被迅速傳導到其它市場,最終釀成了史無前例的全球性金融危機。
四:黑天鵝灰犀牛是什么意思
黑天鵝指突發事件,黑犀牛指影響大的事件。
五:灰犀牛效應是什么意思
灰犀牛事件是指太過于常見以至于人們習以為常的風險,比喻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灰犀牛是與黑天鵝相互補足的概念,“黑天鵝事件”則是極其罕見的、出乎人們意料的風險。在每一次、每一組黑天鵝事件的背后,都隱藏著一個巨大的灰犀牛危機。米歇爾·渥克在《灰犀牛》一書中給出了灰犀牛風險(危機)的應對策略:首先,要承認危機的存在。其次,要定義灰犀牛風險的性質。第三,不要靜止不動,也就是不要在沖擊面前僵在原地。第四,不要浪費已經發生的危機,要真正做到從災難中吸取教訓。第五,要站在順風處,眼睛緊緊盯住遠方,準確預測遠處看似遙遠的風險,摒除猶疑心態,優化決策和行動過程。第六,成為發現灰犀牛風險的人,就能成為控制灰犀牛風險的人。具體到中國市場,劉勝軍建議,在“灰犀牛”日益臨近的情況下投資者應當保持謹慎,盡量保持手中的流動性,不要急于做房地產市場的"接盤俠",且要遠離負債累累的大型公司和銀行股。第一,樹立堅定的風險意識,保持充足的流動性,資產組合保持合理的分散化。第二,踏空房地產大牛市的朋友們,這么多年的心理煎熬都挺過來了,再繼續堅持幾年吧,千萬別在泡沫破滅前沖進去當“接盤俠”。灰犀牛是犀牛的一個品種,生活在非洲草原,體型笨重、反應遲緩。看起來對人沒什么危害力:“那么笨重的家伙,等它過來我早就躲開了”,所以人們常年看得見成群結隊的犀牛在遠處吃草,卻從不擔心它靠近并造成傷害。但是,當灰犀牛群受驚狂奔時,卻是致命的殺手,一旦成群的灰犀牛向你狂奔而來,它們憨直的路線、爆發性的攻擊力,會讓你猝不及防,直接被踩倒在地。所以,灰犀牛在經濟學上,常用來比喻比喻“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灰犀牛”被用來說明,最大的問題不是問題本身,而是對問題的視而不見。貧窮的四個因素,意外、疾病、無規劃的支出與脆弱的投資系統,無不充斥著灰犀牛。傅盛說過,人與人之間本質差別在于認知,沒有認知到灰犀牛,貧窮或者財務緊張離你不遠。學校里從未教過我們財富課程,我們也并不可解如何去擁抱財富實現美好人生。我們需要一套符合適應時代的認知、邏輯思維,將機會、風險、價值加以認知了解實踐執行的操作系統,讓我們有可能體驗人生的各種自由。你去思考你去分析,你去拓寬認知維度,灰犀牛的事件太多太常見,不要認為自己就是那個被上帝選中的幸運兒,做好一切風險防范才能為你以后實現人生目標保駕護航。灰犀牛是壞蛋,他是一個黑客。它可以使你的手機黑屏。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