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轉讓怎么做賬?企業股權轉讓怎么做賬?一般來說,企業股權轉讓需要進行會計核算,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很多公司并沒有按照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導致賬務出現問題。那么,如何才能避免這種情況呢?下面,筆者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企業股權轉讓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具紹如下:1、股權轉讓前要做好準備工作。
一:股權轉讓怎么做賬務處理
根據股東會議決議和股權轉讓協議(復印件也可),就被轉讓的股權金額(不是作價金額)作: 借:實收資本——A,貸:實收資本——B; 借:實收資本——C,貸:實收資本——E。
二:股權轉讓怎么做賬有利息
承債式股權轉讓是指轉讓?和受讓?約定對某?時間節點之前的全部或部分債權、債務由原股東承擔,該時間節點之后的債權、債務由新股東承擔的股權轉讓?式。收購方要求轉讓方承擔轉讓基準日之前公司隱含的負債,以規避原股東隱藏債務繼而由新股東間接承擔公司資產減值風險的一種交易行為。自然人股東或法人股東以“承債式”股權轉讓方式如何計算所得?以及如何會計處理?
一、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股權轉讓收入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7〕244號)規定,原全體股東通過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以轉讓公司全部資產方式將股權轉讓給新股東,協議約定時間以前的債權債務由原股東負責,協議約定時間以后的債權債務由新股東負責。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原股東取得股權轉讓所得,應按“財產轉讓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有兩種方式:
一是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原股東股權轉讓總收入-原股東承擔的債務總額+原股東所收回的債權總額-注冊資本額-股權轉讓過程中的有關稅費)×原股東持股比例。該種計算方式適用于一人公司或各個股東按出資比例并按出資比例承擔債權債務的情況。
二是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原股東分配取得股權轉讓收入+原股東清收公司債權收入-原股東承擔公司債務支出-原股東向公司投資成本。該計算方式適用不按出資比例分配,并各股東各自承擔債權債務的情況。
注意:上述兩種不同計算方式,對原股東承擔的債務均不包括應付未付股東的利潤。對應付未付的利潤應當單獨按照“利息、股息、紅利”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企業所得稅的計算
法人股東股權轉讓所得應當并入應納稅所得額。承債式股權轉讓企業所得稅是對于原股東取得轉讓收?后,根據持股?例先清收債權、歸還后,再對每個股東進?分配的,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所得額=(原股東股權轉讓總收?-原股東承擔的債務總額原股東所收回的債權總額-注冊資本額-股權轉讓過程中的有關稅費)×原股東持股?例。
舉例:A公司出資800萬,持有B公司80%股權,張三出資200萬,持有B公司20%股權。2022年5月,A公司將50%股權以2000萬元轉讓給C公司,根據股權轉讓協議,原股東同意對股權轉讓之前的債權、債務由原股東承擔,其中可以收回的債權500萬元,債務2100萬元。則100%股權轉讓折合收入為4000萬元,計算A公司的股權轉讓所得=(4000+500-2100-1000)*50%=700萬元。

注意:根據國稅函【2010】79號文規定,企業在計算股權轉讓所得,不得扣除被投資企業未分配利潤等股東留存收益中按該項股權所可能分配的金額。
三、會計處理
以上述為例,對于被投資企業B公司來說,無實質的業務變化,變化的只是B公司的股東由A公司和張三變作了A公司、C公司和張三,其賬面的債權和債務由原股東承擔,相應要銷賬,其差額部分計入資本公積。
1、被投資企業B公司的會計處理:根據轉讓協議內容、相關股東收據、工商變更手續:
借:其他應付款2100(原債務)
貸:其他應收款500(原債權)
貸:資本公積1600
借:實收資本-A公司500
貸:實收資本-C公司500
2、C公司的會計處理:C公司的股權收購價2000萬元,根據轉讓協議、相關股東收據:
借: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2000
貸:銀行存款2000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