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7月我國吸收外資同比增長17.3%-商務部8月18日發布數據顯示,1-7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983.3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7.3%,折合1239.2億美元,增長21.5%。-專家表示,吸收外資保持兩位數增長,表明我國對外資“磁力”不減,跨國公司看好中國發展前景。同時,得益于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的持續增長,我國對外投資實現穩步發展。-吸收外資結構持續優化-前7個月,我國吸收外資結構持續優化。-從行業看,1-7月,我國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989.2億元,同比增長10%。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32.1%,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長33%,高技術服務業增長31.8%。-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教授崔凡表示,制造業和高技術產業實現“雙提升”表明我國利用外資結構不斷優化。近年來,我國制造業由大變強進程加快,我國制造業體系完整、配套齊全、潛力大,對外資的吸引力越來越強。-從區域分布看,中西部地區吸收外資增長較快。數據顯示,1-7月,我國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分別增長15.2%、30.0%和41.2%。-近年來,引導鼓勵外資投向中西部地區的政策不斷出臺。比如,《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2年版)(征求意見稿)》提出,持續鼓勵外資投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中西部目錄根據各地勞動力、特色資源等優勢和招商引資需要,新增或擴展了有關條目。-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政策不僅支持東部地區,也持續支持中西部地區,吸引更多外資參與中西部地區投資。此外,中西部地區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等建設,不斷提升對外開放水平,逐漸成為吸引外資的重要區域。-對外投資發展勢頭較好-商務部數據顯示,1-7月,我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4242.8億元,同比增長4.4%(折合650.6億美元,同比增長3.6%)。其中,流向租賃和商務服務業223.8億美元,同比增長24.5%;流向批發和零售業、制造業、建筑業等領域的投資均呈增長態勢。-白明認為,我國對外投資呈現較好發展勢頭,主要得益于兩方面因素。一是近年來,境外經貿合作區投資建設的基礎設施更完備,主導產業更明確,公共服務功能更健全,產業園區集聚和輻射效應更顯著,為國內企業對外投資合作“走出去”提供重要載體。二是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合作項目落地見效,產生良好經濟社會效益。-數據顯示,前7個月,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18.7億美元,同比增長5.1%,占同期總額的18.2%。-“得益于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的持續增長,我國對外投資得到穩步發展。”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王碧珺說。-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王曉紅認為,加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可以為我國傳統產業發展開辟新空間,還可以為新興服務業的海外發展提供廣闊市場。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 倪銘婭)原文超鏈接 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3559950" qid="6585855047068816653" mention-index="0">財通資管對本材料所載信息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不作任何擔保或保證,財通資管可發出其他與本資料所載信息不一致或不同結論的研究資料和報告。
一:財通基金管理規模排名
(原標題:剛剛,重磅出爐!基金公司最新業績50強榜單來了!)
最兩天都是在迎新年中度過,大家都將正式開啟2022年的征程。在這一特別的日子里,總結下基金公司投資能力能作為一個較好的開端。
市場永遠都存在不確定性,最近10年牛熊更迭中,究竟哪家基金公司脫穎而出?大基金公司中誰最領先?
最近5年市場由熊轉牛風格變化較大,哪家公司能迅速抓住機會?
最近3年市場結構性機會突出,究竟哪家公司最能獲得超額收益?
2021年基金公司是最強王者?
海通證券日前發布的最新業績統計揭開了這些疑問的答案。
10年“王者”銀河、興證全球、中歐位居前三
10年,真的是非常之漫長,A股市場極大的波動對每個基金經理來說都是極大考驗,10年可謂是經歷了多輪市場牛熊、風格輪轉,這一長期業績可以說驗證基金公司長期投資能力的最重要指標之一。這也值得每位投資者重視,這體現的是基金公司投研平臺的實力。
海通證券數據顯示,2012年1月4日至2021年12月31期間市場波蕩起伏,先是自2012年是中小盤成長股逐漸騰飛的開始,在這一期間表現突出,尤其是2014年四季度至2015年上半年出現大牛市,上證指數創出歷史性第二高峰。
然而,2015年下半年牛市嘎然而止,2016年初還出現熔斷,經過2016年至2018年的調整,價值風格逐漸顯現優勢,市場更在意企業內生價值,各大行業龍頭股明顯溢價,并在2019年、2020年迎來結構性牛市,消費、醫藥、科技等黃金賽道表現神勇。2021年市場波動及分化較2020更大,演繹一波結構性行情,新能源、光伏等領域表現出色。
這十年間“核心資產”逐漸被市場追捧表現突出,其中一批公司“長跑”能力突出。具體來看,銀河基金成為最近十年權益類基金絕對收益榜冠軍,最近10年權益基金平均收益達到562.34%,在64家基金中排名第一。也是目前唯一一家10年收益率超過500%的基金公司。
興證全球基金緊隨其后,以479.83%的收益在64家基金中排名第二。中歐基金則以436.14%的收益率在64家基金公司中位列第三。富國基金、匯添富、諾德、景順長城、匯豐晉信排名第四至第八,這些基金公司整體收益均超過400%。
此外,新華、中信保誠、國聯安、中銀、金鷹、萬家、國海富蘭克林、易方達、交銀施羅德等最近10年的權益基金絕對收益也超過340%。
從基金公司規模來看,海通證券專門設置了權益類基金大型基金公司、中型基金公司和小型基金公司絕對收益排行榜。
從最近10年的業績來看,大型基金公司的平均收益高于中小型基金公司,其中最近11年大型基金公司平均收益為349.7%,而中型和小型的僅為268.18%、262.24%。這也說明大型基金公司較為強大的投研實力,能讓基金公司更及時地把握市場機遇獲取較好收益,“馬太效應”明顯。
從近兩年看,易方達、興證全球、富國、中歐、匯添富、景順長城、交銀施羅德等頭部基金公司擁有較好感召力,新基金發行較強,資金正流向此類“頭部公司”。
7年“牛熊周期”之下萬家、民生加銀、諾德領跑
A股市場往往“牛短熊長”,而7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段,因為A股一輪牛熊周期往往在七八年左右。因此7年業績考驗的是一家基金公司在一輪牛熊周期之下的表現。
從7年期(2015年1月5日到2021年12月31日)來看,2015年正是成長股市場走強之際,是一波成長股結構性牛市,而2016年至2018年市場震蕩之后,2019年以來又出現一波結構性行情,隨后一直是這一結構性行情的演繹。
在這7年市場震蕩之中,一波抓住了市場機遇的基金公司獲得較好收益。絕對收益排名看,萬家旗下權益類基金平均收益率達到394.56%,在73家公司中排名第一,顯示出該公司在最近7年市場中抓住了市場機遇。
民生加銀、諾德、財通、興證全球旗下權益類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別為309.53%、290.65%、289.9%、280.9%,排名第二至第五,收益率均超過280%。
而交銀施羅德、景順長城、銀河、銀華、中歐、新華7年期絕對回報也超過250%,顯示出較強的中期投資能力。這些公司核心投研穩定,較好地把握住了機會。
從基金公司規模來看,同樣是大中型基金公司業績更好。11家大型基金公司7年收益平均值為226.28%,而8家中型基金公司的平均收益則為192.65%;納入統計的54家小型基金公司這一業績數據僅161.81%。
5年長期業績領先信達澳銀、農銀匯理、景順長城名列前三
其實最近5年A股往往經歷了一次由熊轉牛的更迭,能夠業績領先的通常是能在熊市中抗跌、牛市里抓住機遇的長跑優秀者。因此,從長期業績來看,基金公司5年期業績排名最受
海通證券數據顯示,從2017年1月3日到2021年12月31日的5年間,股市起伏較大。2017市場風險偏好明顯較低,隨后整體市場起起伏伏,而在2019年市場逐漸回暖,逐漸開始了3年的結構性行情。

這五年間一批公司“長跑”能力突出。具體來看,信達澳銀成為最近五年權益類基金絕對收益榜冠軍,最近5年權益基金平均收益達到313.87%,在101家基金中排名第一。信達澳銀也是5年期業績中唯一一家超300%的基金公司,并和后來者拉開差距。
農銀匯理基金緊隨其后,以196.78%的收益在101家基金中排名第二。景順長城基金、中歐、財通、諾德、易方達、銀河、工銀瑞信、萬家排名第三至第十,這些基金公司整體收益均超過165%。
從最近5年的業績來看,大中型基金公司的平均收益高于小型基金公司,其中最近5年大型和中型基金公司平均收益為142.75%、132.93%,而小型的僅為105.95%。這也說明大中型基金公司較為強大的投研實力,能讓基金公司更及時地把握市場機遇獲取較好收益。
3年結構性行情之下信達澳銀、農銀匯理、創金合信領跑
3年期業績同樣是基金投資者
從3年期(2019年1月2日到2021年10月31日)絕對收益排名看,五年期冠軍的信達澳銀繼續領跑,旗下權益類基金平均收益率達到289.88%,在123家公司中排名第一,顯示出該公司在最近3年、最近5年市場中均抓住了市場機遇。
農銀匯理、創金合信、紅土創新旗下權益類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別為273.52%、264.09%、263.39%,排名第二至第四,收益率均超過260%。此外,鵬揚、匯豐晉信、寶盈、上投摩根、恒越、工銀瑞信旗下權益類基金3年期絕對回報也進入前十,顯示出較強的中期投資能力。
從基金公司規模來看,11家大型基金公司3年收益平均值為156.3%,而9家中型基金公司的平均收益則為153.53%,納入統計的103家小型基金公司這一業績數據為137.72。
2021年10家公司收益超30%
“分化”是2021年A股市場的關鍵詞,這是一個行情極端分化的年份,不僅不同行業間的分化明顯,如景氣度比較高的新能源全年表現突出,偏上游的強周期個股全年走勢比較強,但過去兩年漲幅較大、估值較高的消費、醫藥等核心資產2021年以來的調整時間和調整幅度較大;而且,2021年小市值個股整體表現明顯優于大盤藍籌股;產業結構上,上游大宗原材料類個股2021年表現較好,而偏下游的消費類個股表現較差。
用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2021年不少主流指數都呈現上漲態勢,上證指數時隔28年后再次收獲年線三連陽。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全年分別上漲4.8%、2.67%、12.02%,均連漲三年。但是滬深300則下跌了5.2%,上證50更是大幅下跌10.06%,凸顯指數表現的較大分化。
從行業表現來看,中信一級行業中,2021年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表現最好,全年漲幅達到50.41%,基礎化工、有色金屬、煤炭、鋼鐵的漲幅也超過40%。此外,電力及公用事業、建筑、汽車、綜合等也表現不錯。但消費者服務、非銀行金融、家電、房地產等表現較差。
在這一結構性行情之下,整體公募基金抓住了“黃金賽道”的機遇,整體表現要好于主流指數。海通證券數據顯示,122家基金公司2021年獲得正收益,更有10家基金公司收益超30%。
數據顯示,2021年表現最好的是中庚基金,年內業績達到48.27%,排名第一。緊隨其后是東方阿爾法,2021年收益為43.68%。此外,江信、信達澳銀、東方、先鋒、恒越、農銀匯理等公司業績也不俗。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旗下有不少產品較多地配置新能源等領域,把握住結構性行情,表現較優。
數據說明:
1、基金管理公司絕對收益是指基金公司管理的主動型基金凈值增長率按照期間管理資產規模加權計算的凈值增長率。期間管理資產規模按照可獲得的期間規模進行簡單平均。
2、主動權益類基金包含主動股票開放型、強股混合型、科創強股混合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靈活混合型、靈活策略混合型和主動混合封閉型基金,不含指數型、生命周期混合型、偏債混合型基金、港股靈活策略混合型、港股偏股混合型、港股強股混合型和QDII基金,主動固定收益類基金包括純債債券型、準債債券型、偏債債券型基金、可轉債基金、短債基金和非攤余成本法的封閉債基,不包含貨幣基金、理財債基、攤余成本法封閉債基和指數債基。
3、大、中、小型公司的劃分:按照海通證券規模排行榜近一年主動權益(主動固收)的平均規模進行劃分,按照基金公司規模自大到小進行排序,其中累計平均主動權益(主動固收)規模占比達到全市場主動權益(主動固收)規模50%的基金公司劃分為大型公司,在50%-70%之間的劃分為中型公司,其余為小型公司,小型公司還包括旗下存續時間最長的產品成立不滿1年的公司。
數據
二:財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規模
財通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是2014-12-15在浙江省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白云路26號143室。
財通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30000325549093Q,企業法人馬曉立,目前企業處于開業狀態。你要的資源大牛時代股票**都有
財通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證券資產管理業務,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于一般。
財通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對外投資3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百度企業信用查看財通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三:財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在逐步完善產品線的同時,財通基金堅持走差異化、特色型路線,從主動和被動方式率先專注于可持續發展投資領域,并積極探索商品期貨等各類型創新領域。同時,財通基金更在專戶業務中勇于突破,截至2013年6月底,已成功發行71單專戶產品,累計規模超58億元,包括主動管理型專戶以及創新型的期貨類專戶和定增類專戶等類型,正在成為期貨和定增等領域的行業領跑者。
四:財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排名
據銀河證券本周發布的中國證券投資基金2009年行業統計報告顯示,按照管理基金資產凈值排名,截至2009年12月31日,前十大基金公司為1華夏2易方達3嘉實4博時5南方6廣發7大成8華安9交銀施羅德10銀華。
五:財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怎么樣
答:您好,證券公司都是經國務院、證監會批準設立的;投資者股票資金是通過三方存管由銀行監管;不論哪方面看,安全性都是能得到保障的。財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創立于1993年的浙江財政證券公司,2003年6月改制成立財通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2007年6月明確為省直屬國有企業,2017年10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601108。經二十余年積淀,公司已發展成為功能完備、牌照齊全的綜合型券商,參控股6家子公司,業務涵蓋期貨、基金、資產管理、股權投資、境外業務等多個領域,為集團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進入發展新階段,公司大力推進“集團化發展”戰略,整合內部資源,提高綜合服務能力;完善集團化管控機制,有效防控風險。公司經營證券經紀、證券投資咨詢、證券自營、證券承銷與保薦、融資融券、證券投資基金代銷、代銷金融產品等業務以及中國證監會核準的其他業務。此外,公司下屬財通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經營證券資產管理業務;浙江財通資本投資有限公司經營私募基金管理等業務;財通證券(香港)有限公司經營境外證券經紀業務和資產管理等業務;浙江財通創新投資有限公司經營股權投資、金融產品投資等另類投資業務;永安期貨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經營商品期貨經紀、金融期貨經紀、期貨投資咨詢、資產管理等業務;財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經營基金管理業務。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