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華為不上市,這是因為任正非認為上市不是企業發展的唯一方式,企業要做的是長遠的發展,而不是短期的利益。而且任正非還表示,如果華為上市,就就會被資本市場拋棄,所以華為不會上市。但是,任正非的這一說法,卻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畢竟,華為是一家世界500強企業,而且還是中國國唯一一家市值超過萬億美元的公司。如果華為上市,勢必會影響到國內的股市。因此,很多人認為任正非是在吹牛。
一:為什么華為不上市
(圖片
經濟觀察網
華為目前在很多基礎研究上走到了前面,包括5G大量使用的新技術,華為在全世界范圍處于領先。為什么華為遠遠走到了業界前面?余承東認為,因為華為12年前就已經在做5G的技術,很多芯片、材料、算法技術同樣提前了很多年在做。

他說,無論是國家還是公司,沒有基礎設施的核心投入,就不會有未來競爭力,所以基礎教育和基礎研究,是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非常重要的要素。
二:為什么華為不上市也可以發債
?? 分拆股權登記日:2007年12月25日 分拆對象:本次發行的63億元分離交易可轉債的持有人 分拆后公司債券代碼:126008 分拆后公司債券簡稱:08上汽債 分拆后權證交易代碼:580016 分拆后權證交易簡稱:上汽CWB1 權證行權標的證券代碼:600104 權證行權標的證券簡稱:上海汽車 權證行權方式:歐式 權證結算方式:證券給付結算 公司將按照上海證券交易所有關規則,盡快完成本次發行的公司債券和認股權證的上市交易手續。
三:為什么華為不上市,中信通訊上市
公司大股東創業過程中凝聚隊伍、留住人才共同創業打拼、推動企業快速發展的激勵方式。前者為股權激勵,用公司股權為紐帶,將大家與大股東捆綁在一起,讓人才共同入股公司,共享發展成果,共擔經營風險,讓人才留下來發揮極積性創造性。后者是分紅權的激勵,讓分享的人才可以按一定股份比例,參與公司盈利的分享,同樣可以達到激勵員工的目的。區別是:前者是受公司法律制度保護的股東權利激勵,在工商管理局有股權相關備案,按《公司法》《公司章程》確立入股員工的權利義務責任,公司上市前股份可以轉讓,上市后你的股份可以變現。后者是一種模擬前者激勵員工的方式,僅僅是股東的一種承諾或者管理制度安排,按授予的一定股比去分享紅利,但由于不是真正的投資入股,這種安排不受公司法律制度保護,容易因大股東變更承諾或修訂制度而改變或撒銷,兌現具有一定的脆性,取決于大股東的信用。而且不具有轉讓處置權,缺乏持續性。因為華為的股權結構非常特殊啊任正非創建華為的時候沒錢,想給銀行借錢銀行不借,嫌他是私營業主,沒有資產,給了錢不定能不能還上。當時華為現金流緊張,任正非在融資上一籌莫展,就差跳樓了。為了維持公司的運營不得已連哄帶騙洗腦員工,讓大家把自己的錢拿出來給公司用,公司給員工發虛擬股,將來盈利了再還給員工。華為就這么給撐下來了,才有了今天。所以華為的股權結構巨復雜,所有的員工都持有公司的虛擬股份,同時任正非借用華為工會來保持對公司的控制權。華為之所以成立,是任正非走投無路之下的孤注一擲。而華為復雜的股權結構又是當時時代不得已的特殊情況,所以華為不符合交易所的上市條件。更何況任正非不會允許華為被外來資本控制,影響公司決策。華為的產生是特殊時代的特殊產物,不能用一般意義上的上市公司來理解。虛擬受限股(下稱虛擬股),是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授予員工的一種特殊股票。擁有虛擬股的員工,可以獲得一定比例的分紅,以及虛擬股對應的公司凈資產增值部分,但沒有所有權、表決權,也不能轉讓和出售。在員工離開企業時,股票只能由華為控股工會回購。經過十多年的連續增發,華為虛擬股的總規模已達到驚人的134.5億股,在華為公司內部,超過8萬人持有股票,收益相當豐厚。華為沒有上市,而是把98.6%的股權開放給員工,創辦人任正非只擁有公司1.4%的股權。華為所掙的每一分錢都是大家的,都是合伙人的。分享華為股權的是現在的82000多名的合伙人。這些股東除了不能表決、出售、擁有股票之外,股東可以享受分紅與股票增值的利潤。并且,每年所賺取的凈利,幾乎是百分之百分配給股東。僅靠這些股份,任正非卻牢牢把控著華為!而不是像王石一樣陷入被動。作為一個世界級企業家,其領導力令人嘆服。華為不上市是因為華為不差錢,不需要用股民的錢來擴大經營;華為有股票是因為華為是股份制公司,不是任老板獨家公司;上市公司必須是股份制,但股份制公司未必都可以上市,未必都愿意上市,未必都需要上市,未必都在本國家上市;上市不上市是企業的自主權限范圍,不管是國家、行業還是個人都無權干涉過問。誰說不上市就沒有股票了,就是上市公司都還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分呢。多學習吧上市公司一定是股份制公司,但股份制公司不一定上市。
四:華為為什么不上市三大原因
【導語】華為是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ICT)解決方案供應商,專注于ICT領域,在全球知名度極高,公司也擁有不少高科技人才。那么,華為為什么不上市呢?下文小編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華為不上市的三大原因吧。企業上市是無數公司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也有企業不以上市作為最終目標。比如華為和老干媽,這些企業都屬于優秀的民營企業,在市場的表現也一直比較優異。1、華為市場表現良好,資金充足。早已完成了資本積累的華為不需要為了資金和融資需求而上市。另外,企業一旦上市,就要信息公開透明。對于華為來說,在信息技術領域有不少的商業機密,現在不便公開,因此也就毅然選擇了不上市;2、華為的股權比較分散,股權激勵是華為內部激發員工上進心的重要舉措。上市需要轉讓出一定數量的股權,華為如果要上市,就要對公司架構做出很大的調整,公司管理理念也會受到沖擊,可能會讓華為的員工無法靜下心來進行技術研究和開發,大家可能都只顧去**了;3、公司知名度非常高,不需要通過上市獲得認可。由于國內上市公司的名聲比較一般,不上市反而成了華為提高市場認可的一種方式。不少朋友可以發現,上市帶來的好處對于華為沒有太大吸引力,這就是華為不上市的主要原因。為了上市,華為必須清理員工持股。目前,華為員工約18萬人,8萬多名員工持有華為內部股份。這些持有股份的員工是華為的骨干力量或為華為的發展做出貢獻的員工。華為收回這些員工的股份顯然是一場大地震,員工的四分五裂是不可避免的。華為上市后,持股高管和骨干將成為千萬富翁,甚至億萬富翁,因此誰愿意留在華為努力工作。對于那些有實力和雄心勃勃的高管和骨干,在股票現金財富后,他們可以自己創業,建立第二個和第三個華為,華為也有可能崩潰。華為上市后,面臨著公司控股權旁落的問題,目前任正非只持有華為1.4%的股份,一旦上市,公司控股權的旁落不可避免。如此一來,任正非的位置能否保住都是一個問題。總結:綜上來看,企業是否要上市,其實,最終仍決定于企業創始人的創業理念。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