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叫中國人民銀行?而不叫中國人民金行?金不是比銀貴嗎?
1、金行號是什么?
金行號是全國各大銀行的行號。
2、中銀金行吊墜黃金表面不光滑是真的嗎?
是銀行的嗎?反正都能回購,真不真,是不是實貨都一樣
3、中銀金行黃金是真的嗎?
中銀金行黃金是真的,因為中銀金行是正規金店。
中銀金行全稱為中銀金行有限公司,在1992年成立,注冊資金為3000萬元,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出資設立的大型黃金批發國家企業,具有央行背景,主要經營國內為數不多集鉑金、黃金等大類流行珠寶首飾的研發、設計、生產、加工、銷售以及品牌加盟和服務等。
4、人民金行AU9999黃金是真的嗎?
是的。畢竟是國家銀行,就算私人銀行也不敢弄假的,放心好了
5、中銀金行有限公司是國企嗎?
是國企
中銀金行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注冊資金3000萬元,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早期出資設立,為獨具央行背景、國內為數不多集鉑金、黃金等大類流行珠寶首飾的研發、設計、生產、加工、銷售、品牌加盟和服務于一體的大型的黃金批發國家企業。
6、金也是貨幣,為什么不叫“金行”,而都叫“銀行”?
哈哈,這個問題倒是有趣。為什么叫銀行不叫“金行”或者“錢行”?
其實也很簡單,古代中國雖然金子是最貴重,但是在流通中的貨幣主要是銀子和銅錢,經營貨幣的就叫錢莊、銀號,錢莊和銀號等經營貨幣業務的商行,經過多年的發展,到了清代末期,中國有了一家取名銀行的第一家銀行,叫做中國通商銀行,取名的原則應該就是出自這里,“銀”字成了貨幣的代詞,而“行”來自商行。
這道理就像我們常常出門旅行時住在酒店或者飯店一樣,不是專門買酒的卻取名酒店,不是專門賣飯的卻取名飯店一樣。沒有什么特別的理由,有了第一家,大家便約定俗成,照樣取名字就是了。
“銀行”一詞始于意大利文Banca,原意是商業交易所用的桌椅。英語轉化為Bank,原意為存錢的柜子。在中國歷史上曾以白銀為主要的貨幣材料,經商的店鋪稱為“行”,故譯為“銀行”。在我國古代,白銀是我國主要的貨幣,而黃金既貴重又稀少,主要用于制造裝飾品和作為財富收藏,很少進入流通領域。
7、銀行股是否有投資價值?
銀行股具備投資價值,一般來說指的是估值低,跌破凈資產,分紅率高。所以,如果站在類債券角度去看銀行股,多數人和價值投資派會堅持認為,銀行股具備巨大和長期的投資價值。而我并不這么認為,我認為,真正認為銀行股具備投資價值的人,一定是偽價值投資派!
為什么?
因為,所謂真正的價值投資,其前提必須是一個自由和充分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必須是財務真實和可持續創造現金價值的企業,當然,也必須是透明和持續分紅的企業。
那么,銀行是真正充分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嗎?肯定不是!!!
不論08年金融危機之后,銀行奉命放貸,還是去年底以來,銀行新增考核向小微放貸,應該說,如果是美國,沒有國企存在,向民企或者小微企業放貸再正常不過了。而我國是什么情況?有國企存在誰愿意向小微放貸?沒有抵押品,沒有流水,沒有不動產抵押?

而奉命放貸,就說明了我們銀行體系的非市場經濟條件。因此,不是標準或者正常的企業行為。
第二,財務真實。
銀行的財報,誰能看到各地的分行明細,每一筆的貸款進度和抵押品價值波動,以及每一筆的還本付息的進度狀況?
作為非金融企業,當然不需要每一筆交易都在財報上披露,銀行當然也不需要。但是,銀行作為杠杠率巨大的企業,其每一筆,每一個地區分行的資產差異巨大到無法想象。那么,既然不可能看到每一筆每一個地區分行,如何能夠接受超越我們感知的銀行壞賬率和財報或者人行公開的壞賬率為1.45%的數據?
如果數據不可靠或者不真實,你投資于銀行怎么談得上是價值投資?
這就是,為什么多數時間,尤其是經濟持續失速期間,銀行股價長期和大面積低于凈資產,因為市場對于公開公布的財報或者真實的壞賬率給了一個自己的折扣!!!
第三,銀行持續創造現金價值嗎?持續高分紅嗎?
銀行因為資本充足率的國際協議標準要求,必須保持8-12%的充足率,且因為放貸和壞賬的變化產生流動性風險或者資產流動性不足風險。從而表現為放貸增速下滑,或者抓緊吸收存款。
事實上,無法判斷,銀行是否持續產生現金價值!因為每一家上市銀行都常年補充資本,常年增發補充資本,或者通過新股發行補充資本。試問,是否存在募集資金卻拿來分紅?是否存在這個龐氏騙局?有可能,未必是真實真事。
所以,如果說,你把銀行股當做是債券,長期投資拿分紅,毫無問題,只要在熊市股價低迷時買入長期持有每年分紅,我認為,如果是債券,算是價值投資。而如果是股票,從上述角度去看,如果你認為投資銀行股是價值投資,我覺得你一定是偽價值投資者!因為這些不符合價值投資者需要必須具備的條件!!!
銀行股有沒有投資價值,市場一直爭議不斷,李大霄同志可以說是力挺價值投資的多頭,應該包含銀行股在內。
從銀行股盈利水平來看,銀行板塊盈利能力驚人,占到上市公司利潤的40%左右,因為年報沒有公布,具體數據沒有出來,只能說是一個大概。
銀行在去年年初股價見頂下跌以來,目前股價離高點大致有20%左右空間,從股價最佳布局時機看,已經喪失,因為我個人建倉成本比目前點位適當低一點的,但機會應該還有,股價沒有上漲結束,具體盈利空間就目前看,也不會太大了。
銀行最大特色就是低市盈率,高股息率,一般股息率會在3-5%之間,而一年期存款是1.95%,股息率高于存款利率。這就可以封殺部分調整空間。
目前看,地產價格平穩,對銀行沖擊不會大,貿易摩擦基本通過談判解決,對銀行影響降低,制造業大概率平穩觸底、不良貸沒有見底但也不會失控,銀行資產質量大致會穩定下來。
銀行是可以通過逢低買入等待上漲的,但是選擇銀行還是有一點講究的,一個是選擇低市盈率的大銀行,像四大行,另一個是選擇股價彈性大的城商行,但回避風險大的次新股,尤其是市盈率偏高的堅決回避,有兩家個股難判斷,寧波銀行和招商銀行,成長性好估值偏高,另外回避有監管風險的個股。
銀行重在長期持有獲得穩定收益,像一年有5_10個點就很不錯了,是打新最佳的基礎性資產配資,如果能中到一個新股收益直線上升。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