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先股怎么算。先來看看什么是可轉債。可轉債是一種債券,可以轉換成股票,也可以轉換成公司債券。它的特點是,債券期限為一年,到期后可以無條條件贖回,也可以按照發行價贖回。這樣的好處是,可轉債的利息低,風險小,流動性強。不過,由于可轉債的發行規模有限,所以一般來說,可轉市場上的表現不如股票。但是,如果投資者能夠選擇一些優質的可轉債,那么收益還是非常可觀的。
一:財務杠桿系數有優先股怎么算
企業有兩種杠桿:經營杠桿和財務杠桿。
經營杠桿:指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由于存在固定成本,使得利潤變動率大于產銷量變動率的規律。
經營杠桿系數(DOL) = 經營利潤變動率 / 產銷業務量變動率
在求得經營杠桿系數以后,假定固定成本不變,即可用下列公式預測計劃期的經營利潤:
計劃期經營利潤 = 基期經營利潤 ×(1 + 產銷量變動率 × 經營杠桿系數)
財務杠桿又叫籌資杠桿或融資杠桿,是指由于固定債務利息和優先股股利的存在而導致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幅度大于經營利潤變動幅度的現象。
財務杠桿系數(DFL) = 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 / 經營利潤變動率
在知道財務杠桿系數以后,假定固定債務利息和優先股股利不變,即可用下列公式預測計劃期的每股收益:
計劃期每股收益 = 基期每股收益 ×(1 + 計劃期經營利潤變動率 × 財務杠桿系數)

由于,計劃期經營利潤變動率 = 基期經營利潤 × 產銷量變動率 × 經營杠桿系數
所以:
計劃期每股收益 = 基期每股收益 ×(1 + 產銷量變動率 × 經營杠桿系數 × 財務杠桿系數)
假設上市公司A,基期每股收益2元,基期經營利潤為100萬,計劃期產銷里變動率為-20%,經營杠桿系數1.2,財務杠桿系數1.5,則:
計劃期每股收益 = 2 ×(1 +(-20%) × 1.2 × 1.5)= 1.28
計劃期每股收益較基期每股收益下降了36%。
也就是說,在保持市盈率不變的情況下,如果A公司產銷量下降20%,那么股票價格應該下調36%。實際中,由于產銷量下降,公司成長性降低,市盈率也會下降,所以股票價格下降比36%還要多。
二:優先股怎么算成稅前的
所得稅稅率越大,財務杠桿系數就越大。根據財務杠桿系數的簡化公式:財務杠桿系數=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稅前利潤-基期稅前優先股股息)=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稅前利潤-基期優先股股息/(1-所得稅稅率)}。由此可以看出,如果企業存在優先股,則所得稅稅率會影響財務杠桿,所得稅稅率越大,財務杠桿系數就越大。財務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為:DFL=(△EPS/EPS)/(△EBIT/EBIT)式中:DFL為財務杠桿系數;△EPS為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額;EPS為變動前的普通股每股利潤;△EBIT為息稅前利潤變動額;EBIT為變動前的息稅前利潤。為了便于計算,可將上式變換如下:由EPS=(EBIT-I)(1-T)/N△EPS=△EBIT(1-T)/N得DFL=EBIT/(EBIT-I)式中:I為利息;T為所得稅稅率;N為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數。在有優先股的條件下,由于優先股股利通常也是固定的,但應以稅后利潤支付,所以此時公式應改寫為:DFL=EBIT/[EBIT-I-PD/(1-T)]式中:PD為優先股股利。DFL表示當EBIT變動1倍時EPS變動的倍數.用來衡量籌資風險,DFL的值越大,籌資風險越大,財務風險也越大,在資本結構不變的前提下,EBIT值越大,DFL的值就越小。在資本總額、息稅前利潤相同的條件下,負債比率越高,財務風險越大。負債比率是可以控制的,企業可以通過合理安排資本結構,適度負債,使增加的財務杠桿利益抵銷風險增大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三:優先股怎么算資本成本
1250×12.5%/(1250-5)=12.55%
四:優先股怎么算資本成本率
??資本總額=債務資本 股本資本-在建工程調整說明:在建工程項目對應的資本金額之所以被扣除,是因為該部分占用的資本與本期的經營業績無關。在建工程要待完工后才會與當期的經營業績有關了。有觀點認為還應該將現金和銀行存款扣除。本文不贊成這種觀點。之所以不扣除,是因為這部分資本是維持企業運轉的必需資本,雖表面上沒參與本期的經營,但實質它是資金不斷周轉所形成的一定時點的余額,與本期的經營有關。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