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一重工:從49.7元跌到20.5元,跌58.75%2.中聯重科:從15.53元跌到7.4元,跌52.35%3.恒力液壓:從137.06元跌到70.5元,跌48.56%4.徐工機械:從8.13元跌到5.7元,跌29.89%5.浙江鼎力:從140.0元跌到60.6元,跌56.71%工程機械行業公司,股價自2021年高位以來,大幅下滑,但苦日子還沒結束!挖掘機,工程機械皇冠上的明珠,國內銷量下滑非常嚴重!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對26家挖掘機制造企業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1月,各類挖掘機銷量15607臺,同比下滑了20.4%。——其中,國內銷售8282臺,同比下滑48.3%,出口7325臺,同比增長104.9%。國內銷量:國際銷量達到了53:47。從2021年4月份開始,國內市場挖掘機銷量已經連續10個月下跌了。——工程機械行業公司股價雖然大幅下滑了,但苦日子離結束還早!
一:徐工機械和三一重工
嘿嘿 你真厲害 要是換成你買的漲賣的跌舊更高了 選股要謹慎
二:徐工機械和三一重工哪個好
《號外財經》文 / 楊力
機械工程行業整體增長強勁,作為工程機械前“三甲”之一的徐工機械(000425)在第三季度延續著上半年的增長勢頭。《號外財經》從該公司剛剛發布的三季度業績預告中了解到,1-9月份徐工機械實現歸母凈利潤14.54-15.54億元,同比增加86.93-99.78%。其中,第三季度單季實現歸母凈利潤3.5-4.5億元,同比增加53.82-97.76%,增速相當“搶眼”。
機械工程“三強”中的另外兩家企業三一重工(600031)和中聯重科(000157),目前還沒發布三季度業績預告,但從上半年的增長情況來看,中聯重科的增長相對落后,營業收入同比僅增長了15.09%,凈利潤則下滑了23.63%;三一重工增長情況與徐工機械相當,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46.6%,凈利潤同比增長了192.09%。
不過,與三一重工不同的是,前三季度,徐工機械的增長主要歸功與起重機銷量的大增。
起重機銷量增長“撐起”徐工機械整體業績
事實上,徐工機械的增長勢頭在上半年就已顯現,1-6月份,該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39.44億元,同比增長65.81%;其中,實現海外收入37.04億元,同比增長68.73%;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11.04億元,同比增長100.62%。
從該公司主營產品的增長情況來看,銷量占比超過70%的起重機是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推手。1-8月份該公司的汽車起重機銷量為10437臺,同比增長了65.51%;履帶起重機銷量為552臺,同比增長了62.83%;隨車起重機銷量為6010臺,同比增長了40.55%,起重機總銷量為16999臺。除起重機外,同期該公司的壓路機銷量為3912臺,同比增長了9.49%,平地機銷量1266臺,同比增長了9.42%。
對于徐工機械起重機銷量大增,天風證券研究認為,三大驅動力推動了該公司起重機新機銷量增長,驅動力一:更新需求保底,預計2019年達高峰;驅動力二:基建刺激預期再起,大工程開工帶動新機銷售;驅動力三:排放標準迭代加速舊車淘汰,新機補量再增需求。結合三大驅動力,預計2018-2020年三年內,徐工機械的汽車起重機銷量將分別為3萬、3.6萬、3萬輛,履帶起重機銷量將分別為1500、1700、1650臺,隨車起重機銷量將分別為11500、12000、8500輛。
《號外財經》了解到,目前國內起重機格局總體相對穩定,前三季度,徐工機械汽車起重機銷量的市占率為46.85%,同比下降了1.98個百分點;履帶起重機銷量的市占率為44.05%,同比上升了3.31百分點;隨車起重機銷量的市占率為59.62%,同比上升了2.57個百分點。
由此可見,徐工在汽車起重機領域50%的市占率難以撼動,同時履帶起重機領域市占率穩步提升,隨車起重機領域穩定占據55%左右的市場份額。因此,機構投資者這認為,徐工在明年起重機景氣度高點期市占率有望維持穩定,在二手機與風險出清的有利條件下,利潤彈性將進一步釋放。
運營數據各有所長 工程機械三甲哪家最強?
目前,在A股工程機械板塊的上市企業中,三一重工一直處于龍頭地位,徐工機械和中聯重科緊隨其后,三家公司構成了中國工程機械領域的前三強。目前,三一重工的市值約為650億元,徐工機械的市值約為270億元,中聯重科的市值約為250億元;
從凈資產規模上來看,徐工機械的凈資產是三家公司中最小的。財報顯示,截止2018年6月30日,徐工機械的凈資產為249.7億元,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的凈資產分別為289.3億元和375.98億元。過去10年,徐工機械和三一重工的凈資產規模差距在不斷縮小,而中聯重科的凈資產規模則遙遙領先于前兩者。

在銷售凈利率上,三家公司的凈利率曲線走勢比較相似,這與工程機械行業的周期性相關。Wind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徐工機械的銷售凈利率為4.63%,中聯重科為5.8%,三一重工為12.5%。三家公司中,徐工機械的銷售凈利率最低,但與中聯重科差距不大,三一重工則處于主導地位。
Wind數據顯示,在資產負債率上,截止今年6月30日,徐工機械的杠桿倍數為2.13,中聯重科和三一重工分別為2.29和2.35。過去10年,徐工機械和中聯重科的負債率曲線彼此交錯,而三一重工負債率一直高于前兩者。不過,三家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都沒有超過60%,控制在了合理區間內。
在凈資產收益率上,截止今年6月30日,徐工機械的凈資產收益率為4.52%,中聯重科和三一重工的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2.32%和12.67%。徐工機械的凈資產收益率略高于中聯重科,但遠落后于三一重工。
從以上的比較中可以看出,三家公司中,徐工機械在運營能力和盈利狀況上并不突出,不過在增長情況上與三一重工相當,將中聯重科遠遠甩在身后。上半年,徐工機械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65.81%,凈利潤同比增長了100.62%;三一重工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46.6%,凈利潤同比增長了192.09%,而中聯重科的營業收入同比僅增長了15.09%,凈利潤則下滑了23.63%。
號外財經(ID:haowaicaijing)
號外財經網 經網 經網 http://www.haowaicaijing.com/
三:三一重工 徐工機械 中聯重科
前兩個純國企,中聯半國企,三一私企,前兩個除了大沒啥優點,自己都養活不了自己,后兩個將來會是中國機械類企業的驕傲,當然抗跌。總體來說,近年來重工企業都不錯,因為國家天天修路鋪橋解決內需,對設備需求量超大。徐工終有一天會被后兩個企業超越。
四:三一重工與徐工機械對比
我國被稱呼為基建大國和強國,被世界稱之為"基建狂魔"。隨著建設工程項目的快速發展,工程機械行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國內工程機械行業的龍頭公司——徐工機械。在開始分析徐工機械前,我整理好的工程機械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進入這條鏈接:寶藏資料:工程機械行業龍頭股一覽表徐工機械股份是國內工程機械行業中起重機的龍頭企業,公司的主營業務不僅僅是工程起重機械、鏟運機械、混凝土機械等的研發,還包括制造和銷售;主要產品包含起重機械、壓實機械等。分析完徐工機械的公司情況,學姐再跟大家科普一下徐工機械公司的長處,值不值得我們投資?亮點一:完善的全球布局與強大的國際化擴展能力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探索,公司的眼光更加長遠了,已經不在局限于國內市場了,而是志存高遠、放眼看世界,已經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國際化道路,形成了"四位一體"的國際化發展模式,包括出口貿易、海外綠地建廠、跨國并購和全球研發,為全球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產品營銷服務和整體解決方案。公司的發展不斷面向世界,同時不斷地輸出許多比較有優勢的產品,以及含金量很高的專業技術,大幅度地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亮點二:混改方案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為公司未來發展注入新活力通過向控股股東徐工集團的全體股東以發行股份等實施吸收合并,是公司普遍會采用的方式,讓更多戰略投資者加入進來,是可以進一步完善公司的治理和員工持股等工作的。其實這樣一動作將有利于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改變和完善產業布局,以及提高徐工機械的綜合競爭實力和盈利能力。等到本次的重組完成了以后,接下來就是徐工集團核心資產將集中到上市公司徐工機械中,提高公司的競爭優勢,而且還能更好地參與全球化競爭,新征程的開啟更加有望了。基于篇幅的受限,更多關于徐工機械的深度報告和以及一部分風險提示,學姐已經為大家整理好了,寫成了一份研報,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鏈接:【深度研報】徐工機械點評,建議收藏!疫情恢復后的中國,全市場都在復工復產,基建工程建設等也處于重啟階段,行業目前整體的景氣度在延續、需求也是持續旺盛,面對如今的高景氣,有機會大幅度提高業績。與此同時行業內的競爭提高不少,從而讓落后產能的出清速度也加快了很多,使得龍頭企業的優勢愈發明顯、市場占有率得以提升。在疫情全球擴散,還是沒有消失的情況下,基建作為純內需行業,將是政策發力的重點。其實處于這大框架中,徐工機械憑借其突出的競爭優勢,有望脫穎而出、業績更上一層樓。通過上文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身為國內名氣相當的工程機械行業中起重機設備公司,徐工機械始終保持著在行業里的領先地位,從國內市場轉向海外市場,在世界的舞臺上不斷吶喊著。憑借其特有的核心競爭力,將在行業中實現自身價值,未來一片光明。但是文章不一定是可以準時提供大家的,如果想更準確地知道徐工機械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可以向專業的投顧專家咨詢股票,看下徐工機械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徐工機械還有機會嗎?應答時間:2021-09-28,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準,請點擊查看
五:三一重工和徐工機械哪家實力強
三菱重工是一家軍工企業,而徐工集團則是一家工程機械企業,兩家企業分屬于不同行業,可比性不強。但是要輪實力和知名度,三菱重工越遠強于徐工集團。
從規模上講,三菱重工早就是世界500強企業了。在2018年世界500強榜單中,三菱重工以371億美元(折合約2500億人民幣)的營業收入排名全球第311位。
徐工集團2017年的營業收入大約是在1000億元左右,旗下最為知名的子公司徐工機械2017年營業收入約為291億元。不管是徐工集團還是徐工機械,在規模上和三菱重工比起來,都是小的多。
三菱重工的業務涵蓋機械、船舶、航空、交通電力、原子能。日本自衛隊有大量的軍事裝備,都是由三菱重工生產的,包括潛艇、驅逐艦、坦克、戰機。包括現在日本擁有的F35戰斗機,有一部分就是由三菱重工生產組裝的。
而我國的徐工集團,完完全全是一家民用機械企制造企業,生產的產品包括吊機、推土機、挖土機,和軍工產品扯不上半點關系。因此在產品上,徐工集團和三菱重工沒有一點可比性。
在技術上,三菱重工在全球來說都是一家較為知名的軍工企業。單憑組裝生產f35戰斗機這一點,就說明三菱重工有兩把刷子。我相信徐州重工是遠遠做不到,能夠組裝生產戰斗機,尤其是生產目前全球最先進的第4代戰斗機。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