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機的意思是什么?如果你想買一只股票,你必須知道這只股票的基本面,并且在買入之前,你必須了解該股票的價格。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因為如果你你買的股票不好,你可能會虧錢。所以我們今天談論的是如何識別一只股票的基本面。讓我們看看它是否符合你的要求。如果你想買一只股票,,你不能只看它的價格,因為它不是你的目標。你必須了解它的基本面,然后才能決定是否購買它。
一:投機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民眾日常購買彩票、股票等利用所獲信息根據自有資源所作出的交易選擇,都屬于投機的一種。投機的目的很直接---就是獲得價差利潤。但投機是有風險的。 進行投機交易,涉冒高于平均水平以上的風險,冀能賺取預期回報。是否有利可圖視乎投機者是否長期所從事投機的專業人士,他們往往會做好風險管理,如止虧、通過使用各種對沖技術,包括期權交易、賣空、止損指令和期貨合約。
二:投機需求是什么意思
宏觀經濟學復習
1.消費的決定:家庭的消費支出主要由什么因素決定?
答:主要由家庭的當年收入決定。某個家庭當年收入越高,其消費支出就會越大。這主要從消費函數c=a+by中可以看出。
其他影響因素還有:1、家庭財富擁有量,財富越多則當年的消費就越高。2、家庭成員一生中的總收入,一生中的總收入越大則任何一年的消費量都會增大。3、周圍人群的消費水平,周圍人群消費水平越高,則本家庭受影響越大,看齊的心理使得本家庭的當年消費越大。
2.平衡預算乘數在哪些情況下等于1?
答:平衡預算指 *** 預算收入等于預算支出。在國民收入決定理論中,平衡預算指 *** 支出G來自于等量的稅收T(即G=T)。 *** 支出G和稅收T對國民收入的影響作用可以通過乘數來反映。
在四部門經濟中,
要使平衡預算乘數=1,應當是,即是在只有消費者、企業和 *** 的三部門經濟中沒有內生變量的稅收。或者在消費者、企業、 *** 和國際市場構成的四部門經濟中,沒有內生變量的稅收和進口。
3.經濟學家認為輕微的通貨膨脹對經濟擴張有利,試說明理由?
答:堅持這種觀點的經濟學家認為,由于在經濟活動過程中,為節約交易成本,勞資雙方喜歡簽訂長期勞動合同關系,原材料供求中喜歡簽訂長期購銷合同,由于這種長期勞動合同和原材料供求合同存在,使廠商工資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相對穩定,而通脹又使產品價格上升,從而使使廠商的實際利潤增加, *** 廠商增加投資,擴大生產,全社會產量和就業都增加。
4、試說明圖中A、B兩點的經濟涵義。
r% A 10% 2% B Msp=L2(r) 貨幣投機需求Msp
答:A點:利率處于最高點,未來利率只降不升,債券價格只升不降,人們只愿意持有債券,不愿意持有貨幣,此時貨幣投機需求為0。
B點:利率處于最低點,未來利率只升不降,債券價格只降不升,人們只愿意持有貨幣,不愿意持有債券,此時貨幣投機需求為∞。不管有多少貨幣人們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處于凱恩斯貨幣需求的流動性陷阱,貨幣政策實效。
5.向右下傾斜的菲利普斯曲線隱含的政策含義?
答:菲利普斯曲線反映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的反向變動關系。政策含義是 *** 在進行失業與通脹治理時,先確立一個“臨界點”(即失業率與通脹率的社會可接受程度)。如果失業率超“臨界點”,要求 *** 實行擴張性政策,以較高的通脹率換取較低的失業率;如果通脹率超“臨界點”,要求 *** 實行緊縮性政策,以較高失業率換取較低的通脹率。
6.什么是“內在穩定器”?具有“內在穩定器”作用的財政政策主要有哪些?
答:內在穩定器也稱自動穩定器,是指經濟系統(財政政策)本身存在的一種會減少各種干擾和沖擊的機制。能夠在經濟繁榮時期自動抑制通脹,在經濟衰退時期自動減輕蕭條,無須 *** 采取任何行動。是 *** “穩定經濟的第一道防線 ”。 具有“內在穩定器”作用的財政政策有:自動變動的稅收(特別累進稅制)、 *** 轉移支付和農產品價格維持制度。
7.簡述超額準備金產生的原因?并簡要說明市場利率變化如何影響商業銀行的超額準備金率。
答:超額準備金指“銀行實際貸款低于本身貸款能力”,其差額部分就是超額準備金。產生原因在于:銀行找不到可靠的貸款對象,或企業預期利潤率太低不愿意借款,或銀行認為利率太低不愿意貸出等等。對商業銀行而言,吸收存款是負債業務,如果不能放貸出去,同樣要付出存款利息,增加成本。所以當市場利率上升時,將 *** 商業銀行放貸積極性,從而超額準備金減少。反之,準備金增加。
8.畫圖用AD-AS模型簡要說明經濟滯脹的成因?
答:滯脹又稱為蕭條膨脹或膨脹衰退,即大量失業和嚴重通貨膨脹同時存在的情況。如發生在上西方資本主義世界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經濟滯脹,主要是由于石油輸出國組織限產提價,石油依賴程度高的國家進口原油價格上升,導致國內生產成本提高,總供給下降的沖擊。
如圖:
在總需求不變情況下,由于總供給 *** ,AS1移動到AS2,均衡點發生移動,這時國民收入下降,有Y1到Y2,失業率增加;同時價格水平也上升,有P1上升到P2,出現通脹。
第十二章 國民收入核算
一、國民經濟循環流動模型
1.兩部門(私人部門)經濟的循環流動模型
兩部門經濟是由居民戶部門和廠商部門構成的經濟(假設沒有 *** 和對外貿易部門)。居民戶部門與廠商部門通過產品市場、要素市場和金融市場發生聯系。
兩部門經濟循環模型的公式表達:從宏觀經濟來看,總需求(AD)是購買者購買所有生產的商品和服務的貨幣總值,它包括居民戶的消費需求和廠商的投資需求,它們分別用消費支出(C)和投資支出(I)來代表,即:
總需求(總支出)=消費+投資Y=C+I
總供給是全部產品和勞務供給的貨幣總值。產品和勞務由各種生產要素組合起來加以生產,因而可以用各種生產要素相應的收入總和(工資+利息+地租+利潤)來表示總供給。居民所得到的這些收入可分為消費(C)和儲蓄(S)兩部分,則,
總供給(總收入)=消費+儲蓄:Y=C+S
總需求與總供給的恒等式為:C+I=C+S,I=S
當總需求等于總供給時,國民收入實現了均衡。也即,I=S,是兩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均衡的條件。
2.三部門經濟的循環流動模型
在兩部門經濟的循環流動模型中加上 *** 部門,就成為三部門的經濟模型。為了保證三部門經濟的正常循環進行,不僅儲蓄等于投資,而且 *** 的稅收(T)等于 *** 的支出(G)。
三部門經濟中,總需求(總支出)=消費+投資+ *** 支出即 Y=C+I+G
總供給(總收入)=消費+儲蓄+稅收即 Y=C+S+T
三個部總需求與總供給的恒等式為:C+I+G=C+S+T,I+G=S+T
三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均衡的條件仍然是總需求等于總供給,即I+G=S+T
3.四部門經濟的循環流動模型
四部門的經濟模型由居民戶、廠商、 *** 和對外經濟活動所組成。要使四部門經濟正常運行下去,不僅儲蓄等于投資、 *** 稅收等于 *** 支出,而且要出口(X)等于進口(M)
四部門經濟中;總需求(總支出)=消費+投資+ *** 支出+出口Y=C+I+G+X
總供給(總收入)=消費+儲蓄+ *** 稅收+進口Y=C+S+T+M
四部門的總需求與總供給的恒等式為I+G+X=S+T+M
四部門經濟國民收入均衡的條件仍然是總需求等于總供給,即I+G+X=S+T+M
二、國民收入的概念
對國民收入的研究是宏觀經濟學的核心,也是宏觀經濟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點。
國民收入,從廣義上講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國所創造的最終產品及勞務價值的總和。它包括五個經濟總量指標:國民生產總值(或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生產凈值(或國內生產凈值)、國民收入(狹義國民收入)、個人收入和個人可支配收入。
1.國民生產總值(GNP)及國內生產總值(GDP)
GNP是指一個國家的國民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格總額。理解此概念需注意幾個問題:
第一,GNP是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和提供勞務的總值,它不包括以前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和勞務。所以GNP是一流量而不是存量概念。
第二,GNP看的是“生產”的情況,計算的是當年生產的產品。如果去年生產的產品,但在今年銷售,不能算進今年的國民生產總值。 第三,GNP測度的是最終產品的價值。因此計算時不包括中間產品的產值,以避免重復計算。
第四,GNP不僅包括各種最終物質產品的價值,也包括各種勞務的價值。
第五,GNP的統計都是按 當年的“市場價格”加以計算的。按市場價計算出來的GNP中包括價格變動因素,稱為“名義國民生產總值”。如果扣除價格變動因素,得出的是“實際國民生產總值。
第六,GNP不包括非市場交易(如家務勞動的價值)和非生產 *** 易(指純粹金融市場交易)
第七,GNP是一個以人口標準做基礎的概念,測度的是本國國民在國內和國外的生產產值。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采用GDP概念。
GDP是指在一個國家的國土上一年內所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格總額。它是一個以地理標準為基礎的概念。
GDP=GNP-本國國民在國外生產的部分+外國國民在本國生產的部分。
上而所述的七點注意事項除了第七點以外,其余六點也都適用于國內生產總值。
2.國民生產凈值NNP、國民收入(NI)、個人收入(PI)和個人可支配收入(PDI)
NNP=GNP-折舊(NDP=GDP-折舊)
NI=NNP-間接稅
PI=NI-(公司未分配利潤+公司所得稅+社會保險稅)+ *** 轉移支付
PDI=PI-個人所得稅
三、國民收入核算 ***
在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有異曲同工的三種核算GNP *** ,即支出法、收入法和增值法,其中前兩種是主要的 *** 。
第十三章 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一、消費函數
消費函數:消費和收入之間的關系稱為消費函數,可記為C=C(Y),這里C表示消費函數,Y代表收入,即個人可支配收入。如果其他條件不變,則消費隨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隨收入減少而減少。
消費又稱為消費傾向,凱恩斯把消費傾向分為邊際消費傾向和平均消費傾向
邊際消費傾向:是指消費增量與收入增量之比,以MPC表示。ΔC表示消費增量,ΔY表示收入增量,則MPC=△C/△Y
凱恩斯認為MPC隨著個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遞減,表示收入越增加,收入增量中用于消費增量的部分越來越小。MPC遞減是凱恩斯提出的解釋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心理規律之一。平均消費傾向:是指消費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以APC表示。C表示消費支出,Y表示收入水平,則APC=C/Y
在現實生活中當人們收入為零時,消費也要進行,或者動用儲蓄或者依靠社會救濟來保持一個起碼的消費水準。因此,該部分是個常數,它是不隨收入的變化而變化的消費,被稱為自主消費。這樣消費和收入的函數可表示為:
C=C0+bY
其中,C為消費支出,b為MPC,Y為可支配收入,C0為自主消費, bY是隨可支配收入變化而變化的消費,被稱為引致消費。
二、儲蓄函數
消費者可支配收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消費,另一部分是儲蓄,即:Y=C+S,S=Y- C由于消費是可支配收入的函數,因此,儲蓄也是可支配收入的一個函數,確立了消費函數,儲蓄函數也就確立了。
儲蓄函數:儲蓄與收入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被稱為儲蓄函數,或稱為儲蓄傾向。可表示為S=F(Y),如果其他條件不變,儲蓄隨收入增加而增加,隨收入減少而減少。
儲蓄傾向也分為邊際儲蓄傾向和平均儲蓄傾向。
平均儲蓄傾向:是指儲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公式為:APS=S/Y
邊際儲蓄傾向:是儲蓄增量與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以MPS表示。ΔS表示儲蓄增量,ΔY表示收入增量,則MPS=△S/△Y
從消費函數C=C0+bY中能夠得出儲蓄函數,即S=S=S0+sY
平均消費傾向與平均儲蓄傾向互為補數,如下式:APC+APS=1
邊際消費傾向和邊際儲蓄傾向互為補數,如下式:MPC+MPS=1
三、乘數效應
1、乘數:國民收入變動量與引起這種變動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
2、投資乘數:是收入增加量與投資增加量之間的比率。同KI表示投資乘數,△Y表示國民收入增量,△I表示投資增量,則KI=△Y/△I,投資乘數的計算公式為KI=1/1-MPC ,式中MPC為邊際消費傾向。
3、消費支出乘數:指收入增加量與消費增加量之間的比率。用KC表示消費支出乘數,則KC=△C/△I
第十四章 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
重點:1.IS曲線與LM曲線的含義。
2.IS曲線與LM曲線的移動。(熟記各變量乘數,如投資乘數,儲蓄乘數等)
3.IS曲線與LM曲線的推導。
4.IS—LM模型的均衡及調節機制。
難點: 通過IS—LM曲線理解最終產品市場與貨幣市場之間的關系,以及兩市場如何在相互影響 *** 同決定國民收入。
第十五章 宏觀經濟政策分析
一、 財政政策
1.含義:是指 *** 變動稅收和支出以便影響總需求進而影響就業和國民收入的政策。
2.財政政策手段:擴張性財政政策;緊縮性財政政策。
3.財政政策效果。
4.擠出效應:指 *** 支出增加(如某一數量的公共支出)而對私人消費和投資的抵減。
二、 貨幣政策
1.含義:是指 *** 貨幣當局即中央銀行通過銀行體系變動貨幣供給量來調節總需求的政策。
2.貨幣政策手段:擴展性貨幣政策;緊縮性貨幣政策。
3.局限性
(1)在通貨膨脹時期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可能效果比較顯著,但在經濟衰退時,實行擴張的貨幣政策效果就不明顯。
(2)從貨幣市場均衡的情況看,增加或減少貨幣供給要影響利率的話,必須以貨幣流通速度不變為前提。
(3)貨幣政策的外部時滯也影響政策效果。
(4)在開放經濟中,貨幣政策的效果還要因為資金在國際上流動而受到影響。
4.貨幣政策的效果
三、 兩種政策的混合使用
第十六章 宏觀經濟政策實踐
一、 充分就業

1、失業與充分就業的含義
失業指勞動力沒有就業,但積極地尋找工作或等待返回崗位的一種狀況,處于此狀況的勞動力被稱為失業者。
充分就業指在一個經濟中,在一定的工資率下,所有能工作而且愿意工作的人都能找到工作。
失業與充分就業的概念,并不單純指勞動力因素,也包括了對資本及其他資源的使用狀況。因為勞動力的使用總是和資本及其他資源連在一起的。
2、失業種類
(1)自愿失業;(2)摩擦性失業;(3)結構性失業;(4)非自愿失業。
前三種失業被認為是正常的失業現象,因而雖被計入失業率,但并不算真正的失業。這種失業率被稱為“自然失業率”,充分就業概念包含著一定程度的“自然失業率”。
種類
定義
原因
解決的途徑
摩擦性失業
由于工人在尋找工作時需要時間而產生的失業
信息不完全
構建與充實就業信息平臺
結構性失業
在經濟結構轉型時產生的失業。
技能不吻合:
由于從衰退產業退出的工人所擁有的技能與新興產業需要雇用工人所要求的技能不一致
對工人進行培訓
周期性失業
由于經濟衰退而產生的失業
短期周期進入衰退期
進行宏觀調控,擴大需求,防止經濟衰退
二、財政政策
1.自動穩定器:也稱內在穩定器,是指經濟系統本身存在的一種會減少各種干擾對國民收入沖擊的機制,能夠在經濟繁榮時自動抑制通脹,在經濟衰退時自動減輕蕭條,無須 *** 采取任何行動。
2.自動穩定器的三種作用途徑。
(1) *** 稅收的自動變化。
(2) *** 支出的自動變化。
(3)農產品價格維持制度。
三、貨幣政策
1.貨幣政策:是指調節整個經濟社會的貨幣供給量的政策。
2.貨幣政策工具:
(1)公開市場業務:指中央銀行在債券市場上購買或出售 *** 債券,以增加或減少商業銀行的準備金,從而調節貨幣供給的政策手段。
(2)是變動再貼現率:再貼現率是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借款時的利率。
(3)是改變法定準備金率:法定準備金率指中央銀行規定的各存款貨幣銀行必須遵守的存款準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率。
第十七章 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重點:
1、 總供給曲線圖。
2、 總需求曲線中包含的古典學派與凱恩斯主義的差異。
3、 總供給曲線中包含的古典學派與凱恩斯主義、新古典綜合派的差異。
4、 三重均衡模型:AS—AD(凱恩斯的AS曲線與古典學派的AD曲線)與IS—LM曲線的結合
難點:
三重均衡模型:AS—AD(凱恩斯的AS曲線與古典學派的AD曲線)與IS—LM曲線的結合
其他重點概念
5.奧肯定律:美國經濟學家阿瑟·奧肯發現失業率與實際國民生產總值之間存在著一種高度負相關關系,這被稱為奧肯定律。奧肯定律的內容是:失業率如果超過充分就業的界限(通常以4%的失業率為標準)時,每使失業率降低1%,實際國民生產總值則必然增加3%。(也有的經濟學家提出為2.5%),反之,失業率每增加1%,實際國民生產總值則會減少3%。以g代表代表超過自然失業率之上的失業率給實際GNP帶來損失的百分比,以U代表自然失業率,一般為4%,以u代表實際失業率,以a代表超過自然失業率之上的失業率和實際GNP之間負向關系的系數,按奧肯的計算,該系數為3。因此,超過自然失業率之上時每增加1%的失業率而使實際GNP下降的百分比的公式是:g=a(u-u)
簡答
1、簡述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答:宏觀經濟政策目標包括充分就業、價格穩定、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四個目標。
2、如何理解宏觀經濟學中的投資概念?國民收入核算體系中的投資應該是總投資,按照凈投資算的應該是NDP.他們都是實際投資.均衡概念里的投資是意愿投資,Y=C+I+G+NX中的投資是剔除了價格變動的實際投資.在投資債券里的投資就是老百姓普通意義的投資,在國民收入核算體系中應該算做儲蓄的.
3、 *** 支出對私人支出擠出效應的大小取決于哪些因素?(1)支出乘數的大小。(2)貨幣需求對產出變動的敏感程度。(3)貨幣需求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程度。(4)投資需求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程度。
4、邊際消費傾向與邊際儲蓄傾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為什么?
(1)邊際消費傾向是指每一收入增量中消費增量所占的比重。若以MPC表示邊際消費傾向,以ΔC表示消費增量,以ΔY表示收入增量則MPC=ΔC/ΔY.
(2)邊際儲蓄傾向是指每一收入增量中儲蓄增量所占的比重。若以MPS表示邊際儲蓄傾向,以ΔS表示消費增量,以ΔY表示收入增量,則MPS=ΔS/ΔY.
(3)由于整個社會的收入增量分為消費增量與儲蓄增量,所以:MPC+MPS=1
5、簡述消費函數和儲蓄函數的關系。(1) 消費函數和儲蓄函數互為補數,而這之和總等于收入。(2) 若APC(平均消費)和MPC(邊際消費)都隨著收入增加而遞減,但APC>MPC,則APS(平均儲蓄)和MPS(邊際儲蓄)都隨收入增加而遞增。(3) APC和APS之和恒等于1,MPS與MPC之和也恒等于1。
6、影響IS曲線移動的因素。(1) 投資需求的變動,即投資函數變動。(2) 儲蓄函數變動。(3) *** 支出及稅收的變動。(4) 凈出口額變動。
7、什么是LM曲線的三大曲線的三大區域,其經濟含義是什么?
LM曲線分為三個區域,分別是凱恩斯區域、古典區域、中間區域。
LM曲線水平狀態的區域被稱為“凱恩斯區域”,也成為“蕭條區域”,如果利率降低到這樣低的水平, *** 實施擴張性貨幣政策,增加貨幣供給,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因而貨幣政策無效,相反,擴張性財政政策會使利率在不提高的的前提下,提高收入水平,所以財政政策有效果。
8、LM曲線的移動主要取決于那些因素?LM的形式:y=hr/k+m/k;或者 r=ky/h-m/h取決于3個因素: h為貨幣的投機需求;k為貨幣的交易需求;m為貨幣的供給量。9、簡述擠出效應的影響因素
財政政策擠出效應的大小取決于多種因素。在實現了充分就業的情況下,擠出效應最大,即擠出效應為1.也就是 *** 支出增加的量等于私人支出減少的量,擴張性財政政策對經濟沒有任何 *** 作用。在沒有實現充分就業的情況下,擠出效應一般大于0而小于1,具體大小主要取決于 *** 支出增加所引起的利率上升的大小。利率上升的多,則擠出效應大;相反,利率上升的小,則擠出效應小。一般而言,擠出效應取決于S曲線和LM曲線的斜率,所以營銷IS曲線,LM曲線斜率的因素就是影響擠出效應的因素。
10、為什么說需求曲線是向右下方傾斜的?
總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的原因有四個:第一,利率效應。價格水平上升時,實際貨幣供給下降,貨幣供給小于貨幣需求,導致利率上升,投資下降,總需求量減少;第二,實際余額效應。價格總水平上升時,資產的實際價值下降,人們實際擁有的財富減少,人們的消費水平下降;第三,稅收效應。價格總水平上升時,人們的名義收入水平增加,會使人們進入更高的納稅等級,從而增加人們的稅收負擔,減少可支配收入,進而減少消費;第四凈出口效益。國內物價水平上升,在匯率不變的條件下,是進口商品的價格相對下降,出口商品的價格相對上升,導致本國居民增加對國外的商品購買,外國居民購買本國商品減少。因此凈出口減少。
11、試比較凱恩斯極端和古典主義極端。凱恩斯主義極端也叫凱恩斯極端,是指凱恩斯主義的一種極端情況。如果LM越平坦,或IS越陡峭,則財政政策效果越大,貨幣政策效果越小,如果出現一種IS曲線為垂直線而LM曲線為水平線的情況,則財政政策將十分有效,而貨幣政策將完全無效。這種情況被稱為凱恩斯主義極端情況。在凱恩斯極端情況下,貨幣需求利率系數為無限大,而投資需求的利率系數等于0。因此 *** 擠出效應為0,財政政策效果極大。反之,在古典主義極端情況下,貨幣需求利率系數為0古典主義極端指古典主義的一種極端情況。如果IS越平坦,或LM越陡峭,則財政政策效果越小,貨幣政策效果越大,如果出現一種LM曲線為垂直線而IS曲線為水平線的情況,則財政政策將完全無效,而貨幣政策將完全有效。這種情況被稱為古典主義的極端情況。古典主義極端情況下,貨幣需求利率系數為零,而投資需求的利率系數極大,即 *** 支出增加多少,私人投資支出就被擠出了多少,因此財政政策毫無效果。古典主義極端是指IS曲線(水平),LM曲線(垂直)的情況。
12、總供給曲線被區分為哪三種類型,呈現何種形狀作圖說明。答:宏觀經濟學中,根據貨幣工資和價格水平進行調整所需要的時間長短,將總產出和價格水平之間的關系分為三種,即古典總供給曲線、凱恩斯總供給曲線、常規總供給曲線。13、什么是貨幣需求?貨幣需求有哪些動機?答:貨幣需求,是指人們寧肯犧牲利息收入而將不能生息的、流動性最強的貨幣保存在身邊的心理傾向。貨幣需求包括:(1)交易動機。又稱交易需求是指企業和個人出于正常交易的需要而產生的持有貨幣的愿望。(2)預防性動。又稱謹慎動機,是指為應付意外事故或緊急情況的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貨幣的愿望。(3)投機動機。是指企業或個人出于購買有價證券的投機利益而手中持有貨幣的愿望。
14、 影響貨幣需求的因素有哪些?答:(1)收入水平。收入水平與貨幣需求之間呈同方向變動關系,即收入水平越高,對貨幣的需求越大。(2)物價水平。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貨幣需求量與物價水平成正比,即物價水平越高,對貨幣的需求量越大。(3)利率水平利率水平與貨幣的需求量成反向變動關系。利率水平越高,持有貨幣的機會成本越高,因而人們不愿意大量持有貨幣。(4)信用制度。一個信用制度比較完善的社會,信用工具多樣,人們可以比較容易得到貸款和現金,或者通過信用工具來支付,尤其是當前大力推行電子化貨幣的條件下,居民手持有現金的數量會減少。(5)貨幣流通速度。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貨幣需求量與貨幣的流通速度成反比,即貨幣的流通速度越快,對貨幣的需求量越少。(6)品供給總量。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貨幣需求量與整個社會商品的供給總量成正比,即商品可供量越大,商品流通對貨幣的需求就越多。(7)偏好與預期。有些人偏好手持貨幣,因而增加了貨幣需求,而另一些人則偏好其他金融資產,因而減少了貨幣需求。當人們預期物價下降,則會增加貨幣需求。此外,宏觀經濟政策、貨幣制度的變動以及居民的消費傾向等也會影響貨幣需求。
15、簡述貨幣政策的局限性。
1)在通貨膨脹時期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可能效果比較顯著,但在經濟衰退時期,實行擴張的貨幣政策效果就不明顯
2)從貨幣市場均衡的情況看,增加或減少貨幣供給要影響利率的話,必須以貨幣流通速度不變為前提
3)貨幣政策的外部時滯也影響政策效果
4)在開放經濟中,貨幣政策的效果還要因為資金在國際上流動而受到影響。
16、簡述貨幣政策的局限性。(1)在通貨膨脹時,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可能效果明顯,但是,在經濟衰退時期,實行貨幣政策效果就不明顯。貨幣政策的主要作用表現于反對需求拉動的通脹,而對于成本推進的通貨膨脹,貨幣政策的效果很小。(2)若要通過增加或減少貨幣供給來影響利率,就必須以貨幣流通速度不變為前提。如果這一前提不存在,貨幣供給變動對經濟影響就要打折扣。這時的LM曲線甚至有可能不移動~(3)貨幣政策的外部時滯也影響效果。 (4)在開放的經濟中,貨幣政策的效果還因為資金在國際上流動而受到影響。
17、簡述GDP的GNP的區別:
a GN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國民在一定時期內新生產的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B GNP是按國民原則核算的,只要是本國(或地區)居民,無論是否在本國境內(或地區內)居住,其生產和經營活動新創造的增加值都應該計算在內。比方說,我國的居民通過勞務輸出在境外所獲得的收入就應該計算在GNP中。C GDP是按國土原則核算的生產經營的最終成果。比方說,外資企業在中國境內創造的增加值就應該計算在GDP中。
18、說明GDP的三種核算 *** 并簡析儲蓄投資恒等式:
a支出法:通過核算在一定時期內整個社會購買最終產品的總支出總賣價。(經濟社會消費,投資, *** 購買,出口)b收入法:用要素收入亦即企業生產成本核算。(工資、利息、租金等生產要素報酬,非公司企業主收入,公司稅前利潤,企業轉移支付及企業間接稅,資本折舊)c生產法:從生產過程中生產的貨物和服務總產品價值入手,剔除生產過程中投入的中間產品的價值,得到增加價值的一種 *** 。
等式:在一國的一年的經濟總量中儲蓄量與投資量是處于恒等狀態的,也就是一年儲蓄量=一年投資量,只有維持這樣的恒等狀態才不會危及到一個國家經濟形式的正常運轉.
19、何為自動穩定器?簡述它對緩和經濟的作用。亦稱內在穩定器,是指經濟系統本身存在的一種減少各種干擾對國民收入沖擊的機制,能夠在經濟繁榮時期自動抑制膨脹,在經濟衰退時期自動減輕蕭條,無須 *** 采取任何行動。貨幣政策與收入政策中的自動穩定器利息率效應(凱恩斯效應)。由于利率變動能 *** 或抑制投資,所以在貨幣供應量不變的情況下,利率變動有自動調節社會總需求、調控與穩定物價的作用。根據前面已講過的內容可知,在貨幣供應量M不變的情況下,如果商品供給減少 → 使物價上升 → 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的貨幣需求L1上升 → 投機動機的貨幣需求L2下降 → 利率r上升 →投資下降 → 有效需求減少 → 自動抑制通貨膨脹;反之則反是。
20、簡述自動穩定器功能的發揮:a *** 稅收的自動變化b *** 支出的自動變化c農產品價格維持制度。
簡述斟酌使用的財政政策: *** 要審時度勢,主動采取一些財政政策,變動支出水平或稅收以穩定總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價穩定充分就業水平。及其手段的應用:擴張性財政政策及緊縮性財政政策。
簡述貨幣創造原理:由于商業銀行都想賺取盡可能多的利潤,它們會把法定準備金以上的那部分存款當做超額準備金貸放出去或用于短期債券投資,正是這種比較小的比率的準備金來支持活期存款的能力使得銀行體系得以創造貨幣。并指出貨幣創造成數等于法定準備率的倒數的限制條件:A商業銀行沒有超額儲備,即商業銀行得到的存款扣除法定準備金后會全部放貸出去B銀行客戶將一切貨幣收入存入銀行,支付完全以支票形式進行。
簡述中央銀行三大貨幣政策:a再貼現率政策是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放款利率b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公開買賣 *** 債券以控制貨幣供給和利率的政策行為c法定準備率指以法律規定的商業銀行對于存款所必須保持的準備金的比例。
簡述經濟周期的特征:主要兩個分為階段 衰退階段和擴張階段 衰退的特征1通常消費購買急劇下降2勞動的需求下降3產出下降導致通貨膨脹步伐放慢4企業利潤在衰退中急劇下滑 擴張階段和衰退相反
為什么投資需求對利率的變動越敏感,投資的利率系數d越大,財政政策效果越小
投資需求利率系數d越大,投資對于利率的變動比較敏感,IS曲線斜率的絕對值就越小即IS曲線越平緩,利率變動引起的擠出效應越大,財政政策效果越小
21、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有那些?答:貨幣政策目標是通過一定的貨幣政策工具來實現的,公開市場業務、法定準備金率、再貼現率是中央銀行間接調控金融的三大貨幣工具。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通過在金融市場上公開買賣 *** 債券來調節貨幣供給量。公開市場業務是中央銀行最常使用也是最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公開市場業務分為兩類:一類是主動性的公開市場業務,主要是為了改變準備金水平和基礎貨幣;另一類是被動性的公開市場業務,主要是抵消影響基礎貨幣的其他因素變動所帶來的影響。當經濟處于蕭條期時,需要放松銀根 *** 經濟,中央銀行可以買進 *** 債券以增加貨幣供給量。反之,當經濟處于繁榮期時,需要抑制通貨膨脹防止經濟過熱,中央銀行可出售 *** 債券以減少貨幣供給量。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指中央銀行規定的應付提款需要的準備金在商業銀行存款中所占的比例。存款準備金制度是指中央銀行通過集中存款準備金和調整存款準備率來影響商業銀行信用規模的程度。提高法定準備金率會使商業銀行的超額準備金縮減,從而縮小銀行的信用創造能力貨幣供給量,利率隨之上升,投資、消費和國民收入隨之下降。反之,在經濟蕭條時期,當貨幣流通量不足時,中央銀行就降低法定準備金率,使商業銀行準備金增加,從而擴張銀行的信用創造能力,并通過貨幣乘數效應,來增加貨幣供給量,使利率下降, *** 投資、消費和國民收入上升。再貼現率是商業銀行及其它金融機構向中央銀行借款時的利率。再貼現率政策是中央銀行通過制定和調整再貼現率來干預、影響市場利率和貨幣供應量,間接影響投資和消費需求的宏觀經濟政策。當經濟過熱時,貨幣流通量過多,中央銀行就提高再貼現率,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的借款會減少,使商業銀行準備金減少,信貸規模縮減,從而貨幣供應量會減少。商業銀行的貸款利率隨之提高,進而使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減少,有效地抑制了總需求。反之,當經濟衰退時,降低再貼現率,可以 *** 經濟發展。其他貨幣工具還有選擇性信貸控制和道義勸告。
計算
1、假設一個只有家庭和企業的二部門經濟中,消費c=100+0.8y,投資i=150-6r,貨幣供給m=150,貨幣需求 L=0.2y-4r,(單位:億美元)
(1)求IS和LM曲線 (2)求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的利率和收入。
(1)①產品均衡的條件是y=c+i y=100+0.8y+150-6r 0.2y=250-6r
IS曲線:y=1250-30r
②貨幣市場均衡條件m=L, 150=0.2y-4r LM曲線:y=750+20r
(2)聯立IS和LM得,1250-30r=750+20r r=10 把r代入IS,LM得y=950
同時均衡的利率為10,收入為950
2、假設消費函數c=100+0.75y,投資函數i=20-2r,貨幣需求函數L=0.2y-0.5r,貨幣供給M=50,價格水平為P (單位:億元)求
(1)總需求函數 (2)當價格為10和5時,總需求分別為多少 (4)貨幣供給增加20時的總需求函數(3) *** 購買增加50時的總需求曲線并計算價格為10和5時的總需求水平
(1)y=c+i=100+0.75y+20-2r m=L,,m=M/p 0.25y=120-2r M/p=L
① 60-y/8=r 50/p=0.2y-0.5r ② r=0.4y-100/p
聯立 ① ②得 60-y/8=0.4y-100/p 60+100/p=0.525y y=60/0.525+(100/p)/0.525
(2)當P為10時,y=133 當P為5時,y=152
(3) *** 購買增加y=c+i+g=0.75y+100+20-2r+50 0.25y=170-2t
IS: y=680-8r r=85-y/8 ③ LM: m=L r=0.4y-100/p ④
聯立③ ④得 y=(85+100/p)/0.525 當P為10時,y=171 當P為5時,y=200
(4)貨幣供給增加20 m=L+20 50/p=0.2y-0.5r+20 r=0.4y+40-100/p ⑤
聯立 ① ⑤得60-y/8=0.4y+40-100/p y=(100/p+20) /0.275
3、已知資本增長率為g(k)=0.2%,勞動增長率g(t)=0.8%,產出增長率g(y)=3.1%,資本的國民收入份額α=0.25, 在這些條件下,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多少?
G(A)=G(Y)-αG(L)-βG(K) ,α+β=1 G(A)=3.1%-0.75*0.8%-0.25*2%= 2%
4、在新古典增長模型中,生產函數為y=2k-0.5k^2,儲蓄率s=0.1,人口增長率n=0.05,資本折舊率δ=0.05,求(1)穩態下人均資本(k),人均產量(y),人均儲蓄(sy),人均消費(2)黃金分跟驢的人均資本和人均產量
(1)sy=(n+δ)k 0.1(2k-0.5k^2)=0.1k 0.2k -0.05k^2=0.1k k=2
y=2*2-0.5*2^2 y=2 sy=0.1*2=0.2
人均消費=人均產量-人均儲蓄=y-sy=2-0.2=1.8
(2)n=f ' (k*) 0.05=(2k-0.5k^2) ' 0.05=2-k k=1.95
y=2*1.95-0.5*1.95^2 y=2.028
三:投機性是什么意思
做投機交易、投機倒把、冒一定風險從事證券和商品買賣。即購買股票、商品后希望價格迅速增長,然后賣掉獲利,如此周而復始[1]。2.利用不對稱信息和時機在市場交易中獲利的行為。尤指甘于承擔風險,在市場上以獲取差價收益為目的交易。投機行為將著眼點放在價格變化上,很少考慮交易品種的實際價值。其手法多為賤買貴賣、快進快出。資本市場上投機行為和投資行為是互為依存的,在投機交易的驅動下,市場才更富于活力。投機指根據對市場的判斷,把握機會,利用市場出現的價差進行買賣從中獲得利潤的交易行為。投機者可以"買空"(Long),也可以"賣空"(Short)。更為通俗的一個定義是:投機就是投資機會(投資行為中的一種),沒有機會就不進場交易,就如同打獵,不看見獵物絕不開槍。民眾日常購買彩票、股票等利用所獲信息根據自有資源所作出的交易選擇,都屬于投機的一種。投機的目的很直接---就是獲得價差利潤。但投機是有風險的。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