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房價會怎么樣?專家預測,未來5年,房價或跌回白菜價,這是真的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房價的走勢。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17.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6%,商品房銷售額為17.36萬億元,同比增長8.7%。其中,住住宅銷售額為17.36萬億元,同比增長8.7%。
一:未來樓房價格什么趨勢
從2016年開始,調控重拳出擊,經過5年的沉淀之后,很多城市的房價終于被“降服”了,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重點監測的70個大中城市中,有48個城市的新房價格同比下跌,二手房有61個同比下跌,全國商品房平均房價比去年初降了一千多每平米。這種趨勢或許已經應驗了董明珠說的話,她早就預測,房價上漲已經沒有支撐,年輕人不用過早地背負房貸。
他們還沒有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就早早的被房子束縛住,董小姐說這話是有依據的,2022年樓市迎來三大巨變,足以說明房價上漲失去了支撐。第一個依據:樓市進入買方市場,其實從2020年開始,樓市就已經進入供大于求了,特別是三四線城市,空置率都在20%以上,到2022年更為明顯,之所以很多人感覺不明顯,是因為存在信息差的問題,市場一直都是報喜不報憂。
第二個依據:進入樓市的資金少了,為什么房價能夠無休止的上漲,歸根結底是有資金的支持,一方面是銀行的支持,另一方面是炒房客的支持。然而三道紅線的推出,讓房企失去了融資渠道,過去的高負債高周轉模式行不通了,樓市遇冷后,炒房客也手握資金選擇觀望,顯然會對房價形成利空。
第三個依據:舊改代替棚改,這和第二點有點相似,棚改是拆掉房子,增加購房需求,拆遷戶拿著資金進入樓市,在資金的支持下,繼續推動房價上漲。而舊改剛好相反,老房子改造是增加供給,抑制需求,這樣既能夠改善居住環境,又能穩定房價。
在了解了這些情況以后,能不能買房就很清晰了,如果確實是剛需,不買就沒地方住,完全可以趁著開發商打折促銷入手,選擇口碑好實力強的房企,如果是投資性買房,也不能說所有的房子都不能買,不管未來樓市如何發展,還是會有升值潛力的房子,這類城市往往占據人口、資源、區位等優勢。

二:未來房價走勢
鄭州還真不一定,在目前市場調控的情況下,房價不會出現明顯的上漲,但對于除一線城市外,價格上漲的空間還是有的。本次調控,在明年的年中可能會出現一定的截點。換屆選舉是一個很重要的截點。具體什么時候適合買房,要看你是自用還是投資,如果自用,我覺得遇到合適的就可以放心買了。如果投資,主要看房子的自身優勢,就目前一線城市地段較好的項目還是沒有下降,反爾在上漲。
三:未來三年房價會怎么樣
未來3年房價的趨勢是:第一,一二線城市房價會穩中有降,但不會大跌,因為政府有限購、限售令,遏制了房地產的成交量,也就使房價難以大起大落,但是每年以穩步下跌的途徑,去投機化。而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去庫存已接近尾聲,所以,國務院要求各取消棚改貨幣化安置,改為實物安置法。如今,貨幣化安置已宣告退出歷史舞臺,不過價格分化情況會很嚴重。對于產業結構單一,人口流出大于流入的城市,房價將會出現大跌。第二,未來三年房價走勢將會回居住屬性,各城市房地產市場將會迅速降溫。投機炒房者離開,而剛需性購房者將重新成為市場的主力。事實上,房地產也并非會一味的低迷,而是在去投機化后,房價回落到當地剛需能夠承受的區間時,會有更多的人買得起房,屆時房地產市場將會更加繁榮,而且這是可持續的發展。第三,未來三年內,房地產的長效機制將會逐步建立健全。未來居民解決居住問題,并不一定非要買房,也可以通過租房居住,或者共有產權房等途徑來解決。由于未來剛性需求被房地產長效機制分流。房地產投機性需求將退出,而商品房購買需求會被進一步分流。總之,未來三年內,國內房價走勢會呈現較大分化。總體上,一二線城市房價穩中有降,逐步回歸居住屬性。部分三四線城市房價可能會出現大跌。而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建立,使得人們解決居住問題的途徑更加多樣化。各城市房價將逐步由當地居民收入來決定。
四:未來五年內房價會怎么樣
現在一線城市北上廣房價基本到頂,能否支撐房價要看是否有外鄉務工人員進入并打工。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