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豫期怎么算,如果不滿足條件,就不能參加考試。這個時候,你需要注意的是,你的駕駛證還沒有到期,不能直接換證。那么,到期后,你還能繼續開車車嗎?首先,我們要知道,駕駛證的有效期是6年,也就是說,如果你的駕駛證已經超過6年,那么就不能再開車了。但是,有些情況下,可以延期。比如,你的駕駛證過期了,但是你沒有及時更換駕駛證,那么你的駕駛證就可以繼續使用。
一、保險的猶豫期到底是從什么時候算起?
優質答案1:
保險的猶豫期通常是指保險受理生效之后,客戶簽收保險回執核銷之日算起一般是10-15天。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有些事捆綁銷售的,那么猶豫期撤單有些要求捆綁的全部保單一起撤掉;有些是主險(分紅型)配得有萬能險的,那么可能會出現萬能險猶豫期比較短的情況,具體可以翻看一下合同條款,或者咨詢自己的業務經理,當然,也可以直接撥打保險公司的官方客服電話咨詢。個人覺得自己看的話一般人還是不能確定,最好咨詢一下比較好,這樣不光是猶豫期可以確定下來,還可以確定所需的資料有哪些。
當然,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前,相信你已經經過了仔細的考慮,不到萬不得已還是給自己留一份保障比較好。
優質答案2:
從簽收保單的那天算起。
優質答案3:
謝謝邀請!
保險合同對猶豫期的認定是,當銷售人員將承保的合同交給你,你在回執上簽字并寫上日期,次日,即第二天開始計算,便是猶豫期的第一天。
猶豫期一般是10天,銀行保險渠道因糾紛較多,是15天,重疾險是20天。
不知給你解釋清楚了沒有?請詳細多讀幾遍,就理解了。
二、所有保險都有猶豫期嗎?
優質答案1:
謝邀,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保險條約中的猶豫期,是指投保人在收到保險合同后10天內,如不同意保險合同內容,可將合同退還保險人并申請撤消。在此期間,保險人同意投保人的申請,撤消合同并退還已收全部保費。該10天即通常所說的"猶豫期"。而銀行渠道的保險類目一般都有15天的猶豫期.
但是并不是所有保險類目都有猶豫期,我們先看看《保險法》:2015年10月14日,國務院《保險法》第五次修訂公布,明確規定,保險期超過一年的,猶豫期不得少于20天。香港保險、國際上都是21天。也就是說超過一年期限的保險都有猶豫期,比如一般的壽險,長期重疾保險等等。而一些意外險,一年期限的健康保險類目都是沒有猶豫期的。不過相比較而言沒有猶豫期的短期保險性價比更高.
優質答案2:
您好!
希望我的回復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1、是的所有保險都有猶豫期。
2、通常都是10天。(有的財險是30天)
3、在猶豫期內可以選擇退保不會有損失(會扣掉10元的工本費)。
4、保險合同生效日期是30天后。
希望解決了您的問題……謝謝
優質答案3:
猶豫期是客戶免費退貨的權力,如果超過這個時間退貨則有損失
1.長期保險一般是10或者15天
2.短期保險一般沒有猶豫期,但是怎么退可以沒有損失?
比如:今天剛剛買了一份意外險,今天晚上24:00 生效,那么咱們可以在今天24:00前都可以沒有損失退保

所以買保險提前問好猶豫期,最短的當天退沒損失~~
三、保險猶豫期是什么?
優質答案1:
顧名思義:猶豫期就是給一段讓你用來猶豫一下,并最終做出決定的時間。在實際應用當中,主要是保險公司的客戶購買完保險產品后,保險公司會在保險合同或投保須知中注明,允許該客戶在某段時間(一般為收到紙質保險合同后10天內)可以做出退保或者繼續投保的決定。
1.猶豫期的設置,主要是為了維護保險客戶的權益。保險屬于特數據商品,很多客戶在咨詢購買保險的過程中,代理人展現給客戶的始終是自制的保險計劃書,與正式的保險合同相比,必然會有出處。所以保監會要求保險公司允許客戶在收到保險合同后某短時間內,如果發現合同中某些權益與保險代理人前期跟自己溝通的不一致或者存在較大分歧時,可以選擇猶豫期退保,從而維護保險客戶的權益。如果沒有猶豫期,估計很多保險客戶會被別有用心的保險代理人套路,白白遭受損失。
2.珍惜猶豫期,切實維護好自己的切身利益。既然保險公司給出了猶豫期,那作為保險公司的客戶就要好好“猶豫猶豫”。其實說起來猶豫期就是一個審查的過程,審查保險合同中載明的保險權益是否跟代理人之前描述的一樣:保費、保額、交費期限、保險條款等,其中最重要也最難懂的就數保險條款。因為它由專業詞匯和術語構成,尤其是對于一些病情的界定。遇到類似不懂的地方建議求助于網絡或身邊其他的保險代理人,畢竟是資訊時代。如果確實發現保險合同中載明的保險權益跟代理人之前描述的存在很大差異,甚至受到了代理人的誤導,就可以選擇猶豫期退保,保險公司只收取10元的工本費,繳納的所有保費扣除10元后剩余部分在規定工作日內全部打入投保時的銀行賬號。
猶豫期又被戲稱為:后悔期、反悔期,不管叫什么名字,總之它的設置和出現,是為了保障保險客戶的權益。如果哪天你成為了保險公司的客戶,一定要珍惜利用好猶豫期,畢竟這是唯一一次可以反悔而且不會損失的機會。
優質答案2:
一. 猶豫期在合同條款當中的表述
關于猶豫期(Cooling-off Period),在保險合同或者產品條款里,我們常常會看到下面的文字:
二. 關于猶豫期,你應該知道的幾件事
通過上述文字,可以大概了解猶豫期的幾個要點。以下以比較常見的人身保險產品為例,來分別闡述和猶豫期相關的幾個要點:
1. 猶豫期是什么?
猶豫期內,投保人如果不滿意所牽的保險合同,可以要求退換除工本之外的全部保險費。是一段客戶“可以反悔”的時間。過了猶豫期退保,就可能會有保費上的損失了。 猶豫期,是保障客戶/投保人權益的一段時期。
2. 猶豫期從何時起算?
猶豫期從拿到合同簽字回執——合同簽收的次日起開始計算的。兩年期以上的人身保險產品,一般設置了猶豫期的規定。上圖1當中,可以看到不同渠道猶豫期不同。銀保渠道猶豫期通常為15天。經代渠道10天。個別險種規定如果是老年人投保,猶豫期為30天,港險多為21天。而有些團險、卡單等短期險種,則是沒有猶豫期的。如果猶豫期截止恰逢周末或者法定節假日,大部分可以順延至次日,但穩妥起見,還是需要跟保險公司確認。
另外,實操過程中,如果是電子合同,則大多猶豫期從電子合同簽收之/次日起算。遇到只有電子合同或者電子合同和紙質合同同時并存的情況,大家務必問清起算時間。
以上,險種不同,渠道不同,猶豫期不同。大家務必了解清楚條款細則,保障自己的權益。
3. 猶豫期退保,將會有何損失?
除了前面提到過的工本費,還有可能有體檢等費用。因為監管部門有相應規定:如果投保時,被保險人已經在保險公司進行了免費體檢,則猶豫期退保需要扣除相應的體檢費用。
三. 猶豫期退保的流程
猶豫期退保一般需要填寫退保申請單,提交退保申請;有的保險公司可能會要求投保人攜帶身份證、保單(保險合同)及繳費收據、銀行卡前往保險公司柜臺辦理退保。當然,現在很多保險產品通過線上投保或者通過經紀人協助在保險公司App等線上平臺投保。很多情況下,可以在猶豫期直接點按“撤單”按鈕,或者根據保險公司的要求填寫退保單即可。
保險公司不同,流程不同。而且隨著投保平臺日益便捷和完善,退保的流程會時常更新,也會越來越便捷。在決定猶豫期退保之后,可以聯系相關的經紀人或者代理人,按不同保險公司的要求進行。
退保后,保費一般是3-7個工作日返還到消費者原劃款賬戶當中。具體時效,可以跟有關業務人員確認為準。
四. 投保須冷靜
最后提醒大家,即便有猶豫期保護,也一定謹慎簽字,簽字之前務必了解清楚所投產品的責、權、利。
更多相關問題,歡迎關注我。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