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發現不少網友在網上搜索什么是雙逆差?逆差是什么意思這類內容,所以小編也是為此幫大家整理出了下面這些相關的內容,不妨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1,逆差是什么意思
逆差在對外貿易中,一定時期內(一般是一年)若一國的進口額大于出口額,稱為入超,即貿易逆差,或叫貿易赤字。國際貿易的逆差,在金本位制貨幣條件下,需要向出口順差國輸出黃金,以清算負債,否則,就無法達成貿易。在信用貨幣制度下,根據使用貨幣的不同產生截然相反的經濟利益關系。貿易順差就是在一定的單位時間里(通常按年度計算),貿易的雙方互相買賣各種貨物,互相進口與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額大過乙方的出口金額,或甲方的進口金額少于乙方的進口金額,其中的差額,對甲方來說,就叫作貿易順差,反之,對乙方來說,就叫作貿易逆差。 一般就貿易雙方的利益來講,其中得到貿易順差的一方是占便宜的一方,而得到貿易逆差的一方則是吃虧的一方。 可以這麼看,貿易是為了賺錢。而貿易順差的一方,就是凈賺進了錢;而貿易逆差的一方,則是凈付出了錢。
2,美國資本項目和經常項目雙逆差什是么
資本項目與經常項目都是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內容。逆差意味著這個項目中貸方發生額減借方發生額為負,順差則反之。經常項目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一般貿易與投資收益。本國貨物出口則記貸方發生額,進口外國貨物則記借方發生額。出現逆差則意味著進口多于出口,本國是資本凈輸入國。資本及金融項目則包括FDI,證券投資,其他投資etc,資本從外國向我國轉移則記貸方發生額,比如投資一臺機器設備到廣東,從我國轉移到外國則記借方發生額,比如投資非洲鐵路建設,出現逆差則意味著資本自國內想國外凈轉移。美國出現雙逆差則是復雜的諸多原因綜合的結果....一般來說,經常項目逆差是由于美國人儲蓄率低,過度消費,同時配合美元的匯率高估,使得美國人總能打折購買海外商品,而同時又總有人愿意打折賣。資本項目逆差則由于美元承擔國際貨幣的職能,給別國提供流動性的同時即是資本的向外轉移,而且又有很多跨國企業...經常項目是指貿易和服務的狀況,也就是進出口貿易和服務導致外匯的變動,逆差就說明進口大于出口資本項是非貿易的外匯變動,比如對外投資,外商對內投資,順差就表示外商投資大于本國企業對外投資
3,什么是雙順差
即國際收支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都呈現順差。 其中,國際收支經常項目指貨物進出口收支、服務收支、收益項目收支、經常轉移收支等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指各種形式的投資項目,如直接投資、證券投資等。 雙順差指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順差 其中, 經常項目: 是指國際收支中經常發生的交易項目,經常項目反映本國與外國交往中經常發生的項目,包括貿易收支(也就是通常的進出口)、勞務收支(如:運輸、港口、通訊和旅游等)和單方面轉移(如:僑民匯款、無償援助和捐贈、國際組織收支等)。是最具綜合性的對外貿易的指數。 資本項目: 包括長期資本往來和短期資本往來兩個子項目。 長期資本往來指償還期超過一年或未確定償還期的資本往來。主要包括: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外國政府貸款、銀行貸款、地方部門借款、延期收付款、加工裝配補償貿易中應付客商作價設備、租賃、對外貸款等。直接投資是指外國和港澳臺地區在我國內地以及我國內地在外國、港澳臺地區的投資。證券投資是指外國、港澳臺地區購買我國內地在境外發行的或在境內發行的以外幣計價的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以及我國內地購買外國、港澳臺地區發行的有價證券等。 短期資本往來是指即期付款或償還期為一年以內的資本往來,主要有短期銀行借款、地方部門借款、延期收款付款等。 “雙順差”是一種不合理的國際收支格局,中國的“雙順差”更是同各種制度缺陷、價格扭曲、宏觀經濟不平衡相聯系的。“雙順差” 已經并且正在給中國帶來巨大的福利損失。作為世界的第三大資本凈輸出國,中國的投資收益一直是負數。

4,什么是順差什么是逆差
貿易逆差 在對外貿易中,一定時期內(一般是一年)若一國的出口額大于進口額,則稱為出超,即貿易順差,表明一國外匯有凈收入,外匯儲備增加,該國商品國際競爭力強,在國際市場上處于有利的地位;若進口額大于出口額,稱為入超,即貿易逆差,或叫貿易赤字。表明一國的外匯儲備減少,該國商品國際競爭力弱,在國際市場上處于不利的地位。 貿易順差 究一國對外貿易發展情況,主要借助于政府定期公布的對外貿易平衡表。一般而言,平衡表比較系統地載有表明出口和進口的數字統計,大體可反映一國在特定時期內對外貿易乃至國民經濟發展狀況。一國對外貿易按出口大于、小于或等于進口等情況,分別構成貿易順差、貿易逆差或貿易平衡。 1 .貿易順差( Favorable Balance 0f Trade )。所謂貿易順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國出口貿易總額大于進口貿易總額,又稱 “ 出超 ”.表示該國當年對外貿易處于有利地位。貿易順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國在特定年份對外貿易活動狀況。通常情況下,一國不宜長期大量出現對外貿易順差,因為此舉很容易引起與有關貿易伙伴國的摩擦。例如,美、日兩國雙邊關系市場發生波動,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方長期處于巨額順差狀況。與此同時,大量外匯盈余通常會致使一國市場上本幣投放量隨之增長,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貨膨脹壓力,不利于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2 .貿易逆差( Unfavorable Balance 0f Trade )。所謂貿易逆差是指一國在特定年度內進口貿易總值大于出口總值,俗稱 “ 入超 ”,反映該國當年在對外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同樣,一國政府當局應當設法避免長期出現貿易逆差,因為大量逆差將致使國內資源外流,對外債務增加。這種狀況同樣會影響國民經濟正常運行. 3 .貿易平衡( Balance of Trade )。貿易平衡是指一國在特定年度內外貿進、出口總額基本上趨于平衡。縱觀世界各國 ( 地區 ) 政府的外貿政策實踐,這種現象并不多。一般來說,一國政府在對外貿易中應設法保持進出口基本平衡,略有結余,此舉有利于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簡單地說:兩個國家進行進出口貿易,A國家從B國家進口的貿易額是3000,出口給B的貿易額是4000.那么對于A,他在和B貿易中有順差1000.B有逆差10001 .貿易順差( favorable balance 0f trade )。所謂貿易順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國出口貿易總額大于進口貿易總額,又稱 “ 出超 ”.表示該國當年對外貿易處于有利地位。貿易順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國在特定年份對外貿易活動狀況。通常情況下,一國不宜長期大量出現對外貿易順差,因為此舉很容易引起與有關貿易伙伴國的摩擦。例如,美、日兩國雙邊關系市場發生波動,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方長期處于巨額順差狀況。與此同時,大量外匯盈余通常會致使一國市場上本幣投放量隨之增長,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貨膨脹壓力,不利于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2 .貿易逆差( unfavorable balance 0f trade )。所謂貿易逆差是指一國在特定年度內進口貿易總值大于出口總值,俗稱 “ 入超 ”,反映該國當年在對外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同樣,一國政府當局應當設法避免長期出現貿易逆差,因為大量逆差將致使國內資源外流,對外債務增加。這種狀況同樣會影響國民經濟正常運行.
5,國際收支雙順差什么意思
國際收支概念 1、狹義國際收支:是指該國的對外外匯資金收支。2、廣義的國際收支:是指一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地區)之間由各種經濟往來而發生的收入和支付,既包括涉及外匯收支的國際經濟往來,也包括不涉及外匯收支的國際經濟往來;既包括國際間的交換行為,也包括那些單方面轉移及其他諸如黃金貨幣化、特別提款權分配與取消、債權債務再分類等行為,它們被統稱為對外交易。目前各國通用的國際收支平衡表就是按照廣義國際收支概念編制的,反映一國對外經濟狀況的平衡表。國際收支是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從國外收進的全部貨幣資金和向國外支付的全部貨幣資金之間的對比關系。收支相等稱為國際收支平衡,否則為不平衡。收入總額大于支出總額稱為國際收支順差,或稱國際收支盈余;支出總額大于收入總額稱為國際收支逆差,或稱國際收支赤字。逆差表示對外負債,一般要用外匯或黃金償付。 全球統一的國際收支制度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立后著手建立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于1948年首次頒布了《國際收支手冊》第一版,以后又先后于1950年、1961年、1977年和1993年修改了手冊,不斷地補充了新的內容。目前,基金組織各成員國大都采用基金組織1977年第四版的國際收支概念和分類,并著手按新制定的第5版的分類和要求修改和充實本國的國際收支統計體系。編制和提供國際收支平衡表已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國的一項義務,并成為參與其他國際經濟組織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 國際收支平衡表是一個國家對一定時期(如一年、半年或一個季度)內,該國與他國居民之間所進行的一些經濟活動進行系統記錄的一種統計表,按復式簿記原理編制。一些收入項目或負債增加、資產減少的項目都列為貸方,一些支出項目或資產增加、負債減少的項目都列為借方。每筆經濟交易同時分記有關的借貸兩方,金額相等。因此,原則上國際收支平衡表全部項目的借方總額與貸方總額相等,其凈差額為零。但是在現實中,國際收支平衡表中某一具體項目的借方與貸方都經常是不平衡的,收支相抵后,總會出現差額。具體項目上出現的差額稱為局部差額。收入大于支出,稱為順差,支出大于收入,稱為逆差。各項局部差額的總和便是國際收支總差額,稱為國際收支順差或逆差,亦稱國際收支盈余或赤字。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定的方法和內容,國際收支平衡表包括經常項目、資本項目、錯誤和遺漏三大項。 您好! 國際收支雙順差 是指經常項目順差和資本項目順差,在理論上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是互補的,所以不可能同時出現順差,但在我國卻出現了雙順差的現象:經常項目順差,指進出口貿易、出口大于進口。 資本項目順差,指入出境投資、外資流入大于本國資本輸出。 原因分析; 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順差的擴大,既有主觀因素的影響,也有客觀因素的作用。 2005年上半年,我國國民經濟較快發展,對外貿易快速增長,外國直接投資保持較大規模。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673億美元,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383億美元,6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7110億美元。上半年,經常項目順差673億美元,同比增長801%。 經常項目順差增加主要是因為貨物貿易順差大幅上升。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按國際收支口徑,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為6307億美元,同比增長24%。其中,出口3425億美元,進口2882億美元,分別增長33%和14%;貨物貿易順差542億美元,增長823%。 擴大因素 是貨物貿易進出口順差的擴大,既有主觀因素的影響,也有客觀因素的作用。 主觀因素如下: 一是我國處在特定的歷史發展時期,生產力大幅提高,但消費需求有待進一步擴大。 二是全球制造業向我國轉移,形成了門類齊全、配套能力較強的制造業體系,對一般產品的進口需求減弱。 三是我國政府推進出口行業發展壯大,扶持進口替代產業日趨成熟。 四是國家為了保護某些相對較弱的行業,從而對其在關稅壁壘方面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貿易保護。 客觀因素如下: 一是世界經濟增長勢頭良好,外部需求強勁,拉動我國出口增長。 二是國內投資增長趨緩,國際市場石油等資源性產品價格上漲影響了進口,卻帶動了出口。 三是一些發達國家對中國的技術出口多重限制,進一步擴大了中國貿易順差。 四是我國的人民幣匯率被低估。
以上就是有關“什么是雙逆差?逆差是什么意思”的主要內容啦~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