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發現不少網友在網上搜索武漢劉大洪是什么人?武漢人究竟說的是什么話這類內容,所以小編也是為此幫大家整理出了下面這些相關的內容,不妨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真正的武漢人是漢口為中心。隔壁王奶奶一家有五個人都是武漢的退休人員(工人),每個人都情況斗不一樣,每個人的退休金也相差甚遠,5000元退休金在武漢是個什么水平?從王奶奶一家人的情況來看,5000元應該是一個中上等退休金。
1、武漢人究竟說的是什么話?
作為我在武漢生活了68年的老武漢人,我談點對武漢話的了解。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真正的武漢人是漢口為中心,而漢口是指黃埔路到漢正街一帶。這一帶是解放前武漢的商業文化中心,包括江漢路到漢口長春街的各國租界,武漢的百年民校如市一男中,即今天的二中。市一女中,即今天的市16中,我在1954年起生活在大智門活車站附近的天聲街。
先后在一元路小學,市16中,市二中讀書,我只知道那時武漢人是以黃埔路以上稱為漢人口,黃埔路以下為鄉下。因此正宗的漢口話是黃埔路以上的,而黃埔以下因靠近黃陂。很多黃陂人融入其中,因而話中融入黃陂話,被中心城區即黃埔路以上的人稱為鄉里話,而武昌話又與漢口話不同。我們老武漢人一聽就分得出來,而漢陽話因漢陽蔡甸人多,話音帶有濃重的菜甸音。
2、退休金5000元的人,在武漢是什么水平?
隔壁王奶奶一家有五個人都是武漢的退休人員(工人),每個人都情況斗不一樣,每個人的退休金也相差甚遠,王奶奶本人已經過了九十,由于退休已經四十年了,當初的退休金幾十塊錢,后來每次國家增加退休人員養老金,她都少不了;連漲十幾年以后,現在有兩千五百塊錢。加上九十以上的“高領津貼”每個月兩百,差不多兩千八百元了,
王奶奶的女兒可沒有那么幸運了——一個區辦“集體企業”,下崗再就業的女工,今年已經六十多了,但是退休金才勉強兩千塊,而且從下崗到再就業的十級年時間里,沒有任何經濟補償或者收入來源。王奶奶的兩個兒子也都是工人退休,熬到現在,盡管也是每年都增加10%或者不等的養老金,每個人差不多都是三千五百左右,而這個水平可能就是武漢市退休工人的平均水平了。
王奶奶的女婿也是工人退休,但是退休金已經七千多了,根本原因就是他是從某國有大型上市公司退休的;在崗時工資就很高,一線產業工人。再加上每年都漲了養老金,所以在王奶奶家里成了“冠軍”,再來回答題主的問題:5000元退休金在武漢是個什么水平?從王奶奶一家人的情況來看,5000元應該是一個中上等退休金。另外,還有根據在哪一個單位或者哪一個區退休的,

一般來說,在漢口地區退休的,養老金不會很高,因為那里小廠比較多,區辦企業比較多。相比之下,青山區退休人員的退休金一般要高得多,因為那里有武鋼這樣的企業,另外,還有武昌或者洪山區退休的高校教師,比如教授退休,一般一萬左右,和工人沒法比。另外,還有人數占少數的公務員(中小學教師),他們的養老金當然要超過五千塊錢,
3、有些人期待鄂州并入武漢,對此武漢人是怎么想的?
鄂州體量很小,無論人口還是面積,以及生產總值。,但有一點,鄂州主城離黃石城區更近,隔江更是黃岡老區城區。而鄂州西邊的葛店及廟嶺鎮離武漢光谷開發區又比較近,南邊的梁子湖又跟武漢江夏南部生態區山水相連。,理想的方案是將葛店,華容,廟嶺三個鄉鎮并入武漢光谷區。將梁子湖,東溝幾個鄉鎮與武漢江夏南部幾個鄰近梁子湖的湖泗,保福,舒安合并為武漢市梁子湖生產保護區,
將鄂城區及東邊的花湖,楊葉,燕磯幾個鄉鎮劃入黃石為黃石市鄂城區,做大黃石為鄂東副中心。將鄂城東南邊的碧石,汀祖兩鎮并入黃石鐵山區,鐵山區實在太袖珍了,再者,以上二鎮均講大冶話,其與黃石鐵山,山相連,音相通,俗相近,,此類方案,對于做大做強武漢,鄂州及黃石都是利好!同時更有利于輻射黃岡革命老區!更有利于保護梁子湖自然生態環境!可見,一舉多得!!。
以上就是有關“武漢劉大洪是什么人?武漢人究竟說的是什么話”的主要內容啦~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