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自身基本面壓力較大以及大宗商品系統性下跌影響,乙二醇表現弱勢,價格下跌至年內低點。當前來看,乙二醇在底部振蕩已有時日,虧損狀態下表現出一定的抗跌性。隨著悲觀情緒的緩和,在盤面的移倉換月、成本支撐以及供需邊際好轉等因素的影響下,乙二醇有望反彈。
供給量處于低位
乙二醇供應持續收縮,主要是生產效益低下,企業檢修意愿較強,推遲重啟現象較多。截至7月14日,國內乙二醇整體開工負荷在55.99%,較上期上漲1.2個百分點,其中煤制乙二醇開工負荷在50.64%,較上期下降1.7個百分點。截至7月中旬,7—8月檢修計劃新增天盈、永城二期及兗礦,8月檢修計劃的裝置體量增至220萬噸,煤制開工會進一步下滑,8月即將開啟新一輪集中檢修。除煤制外,其余工藝效益也不佳,部分轉產別的品種,乙二醇總體產出偏低。自3月起,乙二醇國內產量逐月下滑,預計7—8月產量有望降至100萬噸以下。
需求有環比提升預期
終端需求持續低迷始終是壓制乙二醇價格的重要因素。目前處在下游消費淡季,滌絲工廠庫存壓力大,現金流低,近期幾家滌絲大廠減產幅度不斷加碼,聚酯負荷下滑至76.7%,處在歷史低位水平。終端織造開工徘徊在50%的低位。不過近期需求端環比有一些積極的因素顯現。隨著上游原料價格的快速下跌,聚酯和坯布的利潤都有所修復,而下游原料庫存一直很低,現金流修復后具備一定補庫潛力,聚酯產銷從上周五開始出現階段性放量,聚酯工廠庫存得以階段性去化。聚酯工廠的高庫存、低現金流現狀有所緩解,開工觸底后有望小幅提升。從終端的情況來看,8—9月份也有望環比走好,主要是前期開工降得很低,季節性上8—9月是旺季。因此,乙二醇需求有望環比提升,但長期仍然不樂觀。

從期貨盤面的角度來看,乙二醇2209合約自7月初開始減倉,進入主力合約移倉換月階段,在此期間大宗商品處在系統性下跌的行情中,乙二醇表現出一定的抗跌性,主要是空頭獲利主動離場對乙二醇價格形成一定支撐,生產利潤大幅虧損下乙二醇處在跌無可跌的狀態中。
綜合以上分析,隨著悲觀情緒的緩和,在盤面的移倉換月、成本支撐以及供需邊際好轉等因素的影響下,乙二醇有望反彈。(作者單位:新湖期貨)
?
?來源:期貨日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