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過程中,如何確認收入?
介紹
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算是納稅的一個常見話題。但企業在實際結算過程中往往不了解政策的準確性,導致納稅存在一定風險。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梳理一下,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過程中,如何控制收入確認的難點問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冒險一
買一送一組合銷售商品時如何確認收入?
商業案例:
我公司在銷售機械設備時,免費贈送客戶一批配件。贈送給客戶的配件,在企業所得稅收入確認中是否需要將收入確認為銷售額?
政策分析:
企業以買一贈一的方式組合銷售自有產品的,不屬于捐贈,應當將銷售總額按照各項目公允價值的比例分攤確認為各項目的銷售收入。(國稅函[2008]875號)
風險二
企業取得的股權投資收益何時確認?是免稅的嗎?
商業案例:
我公司是一家投資型企業企業所得稅10%怎么算,不僅投資入駐企業,還到公開市場購買股票。那么,我公司取得的投資收益何時才能確認為收益呢?是免稅的嗎?
政策分析:
1、企業股權投資取得的股利、紅利等收益,以被投資企業股東大會或股東大會作出利潤分配或股份分配決定之日確定收益的實現轉換。(國稅函[2010]79號)
2、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取得的股息、紅利等股權投資收益為免稅收益。
那么,需要滿足什么條件呢?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十三條:
1、直接投資于其他居民企業取得的投資收益。
2、不包括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上市股票不足12個月取得的投資收益。
風險三
企業發生股權轉讓,何時確認收入?
商業案例:
我司轉讓所投資A公司的股權,股權轉讓協議于2016年10月簽訂,但到相關部門辦理股權變更手續的時間為2017年3月,那么我司何時確認股權轉讓收入?
政策分析:
企業轉讓股權取得的收入,在轉讓協議生效、股權變更手續辦理完畢時確認收入的實現。股權轉讓收入扣除取得股權發生的成本后,為股權轉讓收入。企業在計算股權轉讓收益時,不得扣除被投資企業未分配利潤等股東留存收益中按股權可分配的金額。(國稅函[2010]79號)
因此,即公司應當在 2017 年度確認股權轉讓收入。
風險四
預收多年租金,什么時候確認收入?
商業案例:
我們公司有一棟辦公樓,最近租出去了。我們一次性向承租人收取3年的租金,并向承租人開具增值稅發票。那么,在企業所得稅收入的確認中,是一次性確認收入還是按照實際租賃期分期確認收入呢?確認收入?
政策分析:
根據《實施條例》第十九條的規定,企業提供固定資產、包裝材料或者其他有形資產的使用權取得的租金收入,按照承租方支付租金的日期確認為交易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其中,交易合同或協議約定租賃期為多年,提前一次性支付租金的,按照《實施條例》第九條規定的收支相匹配的原則辦理。 ,出租人可以在租賃期內將上述確認的收入分期平均計入相關年度收益。(國稅函[2010]79號)
那么也就是說,收入在增值稅中一次性確認,但在企業所得稅方面,則應在租賃期內分期平均計入相關年度收入。
風險五
小微企業免征增值稅,是否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
商業案例:
我公司2016年季度銷售額未超過9萬元,享受小微企業增值稅減免。那么,免征的增值稅是否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呢?
政策分析:
企業取得的各類財政資金,除國家投資和資金使用后返還本金外,均計入企業當年總收入。
財政資金,是指企業從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取得的財政補貼、補貼、貸款貼息等專項財政資金,包括直接減免增值稅、先征后退、先征后退、各種形式的財政資金。征收后退回的稅款,但不包括企業按規定取得的出口退稅;所謂國家投資,是指國家作為出資人對企業直接投資,并按有關規定相應增加企業的實收資本(股本)。投資。(財稅[2008]151號)
也就是說,小微企業免征的增值稅,需要計入收入總額,繳納企業所得稅。
風險六
核準征稅企業取得的銀行存款利息收入是否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
商業案例:
我單位是經批準的征收企業。我單位取得的銀行存款利息收入是否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
政策分析: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核定征收若干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377號)第二條,國稅發[ 〔2008〕30號文 收入等于收入總額減去免稅收入和免稅收入后的余額。表示為:
應稅收入=總收入-非應稅收入-免稅收入
其中,收入總額是指企業從各種渠道取得的以貨幣和非貨幣形式存在的收入。

即應稅企業取得的利息收入,也應計入收入總額,繳納企業所得稅。
風險七
超過三年未支付的未支付項目是否應作為收入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商業案例:
我公司的應付賬款中有幾筆應付賬款,已經超過三年了。超過三年未支付的應付賬款是否應作為所得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政策分析: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九)項所稱其他所得,是指企業取得的除以下各項以外的所得。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一)項至第(一)項。除第8項規定的收入外的其他收入,包括企業剩余資產收入、逾期未歸還的包裝押金收入、無法償還的應付款項、處理壞賬損失后收回的應收款項、債權債務收入重組、補貼收入、違約金收入、匯兌收益等。
目前稅法對不能償還的應付款確認其他收入,并沒有規定量化時間超過三年。如果企業有證據證明超過三年未支付的應付款確實是應納稅所得額,可以作為收入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風險八
企業利用產品進行營銷,是否需要在企業所得稅中確認收入?
商業案例:
我們公司是一家生產化妝品的公司。我公司為促進銷售和關愛員工,經常將產品用于營銷、應酬、員工獎勵或福利等,公司已在實際核算中計入相關費用,計入企業所得稅是否需要確認收入?
政策分析:
企業向他人轉讓資產的下列情形,因資產權屬發生變化,不屬于內部處置資產,按規定應作為銷售額確定收入。
(1) 用于營銷或銷售;
(2) 用于社交娛樂;
(3) 為獲得員工獎勵或福利;
(四)用于分紅;
(五)對外捐贈;
(六)改變資產所有權的其他用途。(國稅函[2008]828號)
風險九
企業向客戶收取的一次性入網費收入如何確認?
商業案例:
我們公司是一家供暖公司。首次安裝暖氣管道時企業所得稅10%怎么算,我司會向業主收取一次性初裝費,這筆初裝費無需退還,所以我司收取初裝費時,是收入在收取時一次性確認?
政策分析: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條,“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計算,屬于當期收支的錢款無論收到或支付,均視為當期收入和費用”。
根據《財政部關于印發的通知》(財會字[2003]16號)文件。
企業在取得入網費收入時,應當按照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收費標準和合同約定,借記“銀行存款”,貸記“遞延收入”。
計入“遞延收益”項目的金額應在合理期限內平均攤銷,分期確認為收益。在確認收入時,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
企業應當按照以下原則確定計入“遞延收益”項目的入網費適用的分攤期限:
1、企業與客戶簽訂的服務合同明確規定了今后提供服務的期限,應按合同約定的期限進行分攤。
2、企業與客戶簽訂的服務合同未明確約定未來提供服務期限,但企業根據以往經驗和客戶實際情況能夠合理確定服務期限的,應當進行分攤期間內。
3.企業與客戶簽訂的服務合同未明確約定未來提供服務期限,無法合理估計服務期限的,按期限進行分攤不少于10年。
提供公共服務的企業應當對向客戶收取的一次性入網費在受益期內分期確認收入。
風險十
我公司納稅采用核定征收,發生財產轉讓所得。如何確認企業所得稅前收入?
商業案例:
A公司采用“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法”征收企業所得稅。2016年,公司處置了一臺閑置的機械設備。固定資產原值100萬元,已計提折舊30萬元。公司作價80萬元處置。(不考慮增值稅和其他稅費)。
假設A公司經稅務機關核定的應納稅所得額率為10%,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
政策分析: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27號的有關規定,對已按照應納稅所得額法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的企業,轉讓股權(股)等財產所得取得的轉讓所得,應當全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照主營業務(業務)確定的適用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納稅。
———— 更多資訊請關注騷審核俱樂部——
結尾
轉載須知
內容僅供讀者學習交流。除已發表的文章無法追溯作者授權且無法確認原作者外,我們將注明作者及文章出處。如果作者看到,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會在得到您的授權后第一時間重新發布或刪除,謝謝!
放棄彼此的勇敢,一起走向同一個未來!
掃描下方二維碼,或添加“saao_club001”為微信好友
申請加入“騷屋”微信群
當你開始跑步,你會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一起風雨同舟……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