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新媒體 王小貝/文 蔣詩舟/編輯
信用卡代還業務迎來新一輪自查整改。近日,中國銀聯風險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開展收單機構信用卡違規代還專項規范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收單機構自11月18-29日應全面排查是否存在信用卡違規代還業務,自12月2日起,銀聯將對仍存在違規代還業務的平臺從重處置,包括但不限于全行業通報、暫停銀聯網絡內業務等。
何為“違規代還”?《通知》指出,其特點包括但不限于:使用特定應用程序及移動支付APP,利用信用卡賬單日和還款日時間差,通過違規存儲持卡人支付關鍵信息、系統自動化發起虛構交易,以較小的金額進行定期或不定期循環還款。
在去年5月發布的《“全國互聯網金融陽光計劃”第三十九周報告-互聯網金融新業態風險巡查公告》(下稱《公告》)中,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將上述代還模式稱為“套現貸”。

需要注意的是,在信用卡違規代還產業鏈中,第三方支付通道是不可缺少的一環,這也是此次整改自查的重點對象。信用卡代還APP “卡之家”推廣人員給《財經》新媒體記者提供的截圖顯示,其支付通道包括易寶支付、銀盛支付、通聯支付、合利寶等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但易寶支付及合利寶均表示,未為“卡之家”提供支付通道。
與此同時,目前還有不少消費金融公司通過“平臺代償”模式,將信用卡代還納入業務版圖。對此,卡卡貸、省唄、小贏卡貸等平臺均表示,新一輪整改對平臺沒有影響。業內人士則提醒,盡管如此,“平臺代償”模式仍可能存在用戶信息泄露、費率過高等問題,長遠來看亟需形成統一的行業標準。
“套現貸”平臺稱“影響不大”多家支付公司否認提供通道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