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上曾經流傳過一份九層階級表: 神秘層:財富背后的頂層投資人,一般神龍見首不見尾; 趨勢層:各大行業的風云領袖,是創造行業趨勢之人; 爆發層:創業成功的企業家,在各自的領域有一定建樹; 資源層:行業里有資源的名人,不經意的信息就能賺得盆滿缽滿; 資本層:不做實業,通過資本運作增值財富,譬如投資人,基金負責人等; 溢價層:靠能力、名氣賺錢,譬如知名的律師、醫生,稀缺職業者等; 中產層:即中產階級; 韭菜層:泛指工薪一族; 草根層:沒有穩定收入的人。 都說財富聚集在少數人手中,其實在生活中,大多數人屬于下面三層,即中產層、韭菜層及草根層。 所以,對于普通人而言,若要進行財富階級的劃分,小編覺得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級: 滿足日常消費 擁有足夠的資金,去滿足衣、食、住、行這類最基本的日常需求,就達到了第一階段,這也是最基本的階段。 而到達這一階段,一方面要擁有穩定的收入,讓收入覆蓋生活開支;另一方面,又要控制消費,制定預算,讓每一筆支出都能做到物有所值。 因此,收入=日常支出(即月光族),是這一階段的最低要求。 第二級: 搞定房貸、車貸 這一階段需要“收入>日常支出+負債”,也就是說每月除了滿足基本的生活支出,還要有足夠資金償還貸款,比如房貸、車貸等。 但隨著房價的上漲,月貸款從當初的2000元慢慢上漲到6000、1萬、2萬,這筆固定支出對于房貸一族來說只多不少。 因此,當你的收入能搞定房貸、車貸這項大額固定支出時,就意味著你擁有了購買房子、車輛的資格。 這時,我們在向中產階級邁進~ 第三級: 有學習、社交資金 物質生活得到滿足后,人們會越發追求精神世界的滿足,因此第三階段的基本要求就是擁有富余的學習、社交資金。 不論是職業技能、還是興趣愛好,亦或是財商知識,任何在學習上的投入都能回本。 譬如,工作技能可以提高工資;興趣愛好能增加開源機會;理財知識則能提高投資利潤空間;就連社交投入,也會給我們帶來人脈資源。 所以,當我們有時間、有金錢去承擔學習和社交的投入時,我們得到的資源和機會就會越多,從而促使階級的進一步提升。 第四級: 擁有一定的理財本金 財富的積累僅靠工資,遙遙無期!一個人在滿足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后,還需要擁有一定的資金去投資理財,獲取被動收入。 關于投資本金的積累并不難,可以從兩方面入手: 其一:每月工資日,將一筆固定資金轉入理財賬戶,積少成多,便能攢起一筆可觀的財富。又因理財時資金杠桿的作用,在攢足本金的過程中,還能讓財富增值。 其二:對于已有的投資本金,可利用“P2P+基金定投”的組合模式來增值。舉個例子,A有資金20萬,將其投入P2P。以皓添金融一年標15%的收益率為準,一年可獲得3萬元,即每月能得到2500元。再將2500元用于基金定投,便能以息養息,進一步增加收益。 第五級: 實現財務自由 當投資收入能滿足所有的支出時,我們便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財務自由。 這種情況下,人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不是為了生活開銷而被迫工作。 但若想實現財務自由,投資者不僅需要控制收支,積累本金;還要多多學習理財,提高收益率。 ——— 小編曾聽說過一種消費層次的劃分: 第一級:去菜市場買菜,不考慮價格; 第二級:去商場買東西,不考慮價格; 第三級:買奢侈品,不考慮價格; 第四級:買車買房,不考慮價格; 第五級:買公司,不考慮價格。 如此想想,自己連第一層都勉強~ 但即便沒有菜場自由又如何?愛生活,愛投資,生活總會往高處前行~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