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依然是是亞洲四小龍,并沒有被剔除。 二戰以來70年的時間,亞洲東部大量的國家和地區,通過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從傳統的農業社會起步,成功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進入高收入或者中等偏上收入行列。亞洲四小龍和四小虎,就是由農業社會向工業化現代化轉型的代表。(出口導向型經濟戰略是亞洲東部國家和地區成功的關鍵) “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和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以上四個國家和地區,目前都進入了高收入行列。它們的2017年人均GDP分別是:新加坡5.8萬美元、香港4.6萬美元、韓國3萬美元、臺灣2.7萬美元,均遠遠超過了世界銀行對高收入行列的標準(12736美元)。(亞洲四小龍分布) 緊隨亞洲四小龍而來的四個國家被稱為亞洲四小虎,他們分別是: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這四個國家目前經濟水平達到了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四國人均GDP分別是:泰國6593美元、印尼9944美元、馬來西亞3846美元、菲律賓2988美元。 這四個國家的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都像80年代的亞洲四小龍一樣突飛猛進。可惜的是,隨著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打擊,這四小虎未能像四小龍一樣有穩健的經濟基礎。危機之后,經濟發展水平倒退了很多年,經濟增速斷崖式下降,至今都未能跨入高收入國家行列。(亞洲四小虎分布) 亞洲東部地區經濟發展有明顯的“雁陣效應”——先是日本經濟起飛,緊接著是亞洲“四小龍”,之后又是亞洲“四小虎”,90年代還是就是體量巨大的我國大陸地區。現在,越南、柬埔寨等國經濟開始加速了。其中,由于體量龐大,人口眾多,中國的崛起不僅對亞洲,對全球都有巨大的影響。 亞洲東部地區成為全球經濟發展最快,市場最具活力的區域。目前,東亞的中國(包含港澳臺)、日本、韓國GDP合計為19.6萬億美元,占亞洲的比重接近2/3,全球的1/4。10+3(東盟10國+中日韓)GDP合計超過了20萬億美元,總量超過了歐盟。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