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與絲綢之路有關的歷史人物有誰哪些著名人物與絲綢之路有關絲綢之路上著名的人物
一、與絲綢之路有關的歷史人物有誰
1、張騫:張騫富有開拓和冒險精神,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漢武帝之命,由甘父做向導,率領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絲綢之路,漢武帝以軍功封其為博望侯。
2、班超:班超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但內心孝敬恭謹,審察事理。
他口齒辯給,博覽群書。
不甘于為官府抄寫文書,投筆從戎,隨竇固出擊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時間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個國家,為西域回歸、促進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貢獻。
3、玄奘:為探究佛教各派學說分歧,玄奘于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里,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前后十七年,遍學了當時大小乘各種學說,一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并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
4、甘英:甘英(生卒年不詳),字崇蘭,東漢人。
曾于漢和帝永元九年(97年)奉西域都護班超之命出使大秦(羅馬帝國),但僅到達波斯灣一帶,據《后漢書·列傳第七十八·西域》載:“其王常欲通使于漢,而安息欲以漢繒彩與之交市,故遮閡不得自達。
”
5、法顯:他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譯家。
在399年,法顯65歲的高齡從長安(今漢長安城遺址)出發,經西域至天竺尋求戒律,游歷30余國,收集了大批梵文經典,前后歷時14年。
二、哪些著名人物與絲綢之路有關
一、陸上與絲綢之路有關的人物:
1、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7月14日至公元前87年3月29日,社會經濟上,開辟絲綢之路,在輪臺、渠犁屯田等創舉,并置使者校尉,建立年號、頒布太初歷、興太學,影響極為深遠。

2、張騫,前164年至前114年,字子文,通了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絲綢之路,漢武帝以軍功封博望侯。
3、玄奘,602至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師,俗姓陳,名袆,世稱唐三藏。
二、海上與絲綢之路有關的人物:
1、明成祖,1360年5月2日至1424年8月12日,即明成祖,多次派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友好往來,加強對南海的經營。
2、鄭和,1371至1433年,明朝太監。
1405到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壯舉。
3、鑒真,688至763年,日文又稱鑒真,中國唐朝僧人,曾六次東渡,鑒真東渡的主要目的是弘揚佛法,傳律授戒。
三、絲綢之路上著名的人物
張騫(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今陜西省城固縣)人,中國漢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
故里在漢中城固縣城南2公里處漢江之濱的博望村。
張騫富有開拓和冒險精神,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漢武帝之命,由匈奴人甘父做向導,率領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絲綢之路,漢武帝以軍功封博望侯。
張騫是絲綢之路的開拓者,被譽為“第一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
他將中原文明傳播至西域,又從西域諸國引進了汗血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種到中原,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