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給大家細化一下金融行業三駕馬車“銀行、保險和證券”的投資邏輯。很多伙伴好奇說,昨晚不是公布了成立北交所這么大的利好,早盤證券大部分漲停,但為什么后來卻萎靡了?我來簡單講講這幾個賽道到底怎么投。
這幾個賽道不像醫藥、新能源和軍工,行業內部公司百花齊放。它們都有一個特別明顯的特點,就是業務“同質化”,說白了就是行業內的各家公司只有規模和業績的區別,干的活兒都是基本一樣的。銀行通過吸收存款后加杠桿把錢放出去做投資;保險通過收取原保費后做投資;券商收取股市參與者的交易手續費,也有自有資金來做投資,大家一起做投資其樂融融。
大家的模式一樣,成長性也就相對確定了,每個行業的平均增長受宏觀經濟的影響,相對確定穩健,每年也因為現金流好會給予不錯的派息。估值模型穩固不會有特別大的偏差,是比較穩健的防守型資產。

這幾個賽道里有市值巨大的巨無霸公司,也有很多新興成長的小票,發展并不均衡。券商也是一個特別“渣男”屬性的賽道,在沒有明確牛市預期的時候,不會普漲(有能力的伙伴當然還是可以配etf的,費用低能做波段)。所以主動基金擇優選取這三個賽道里面業績穩定有增長的公司是合理的配置方法。
大家再記住一個思路:短期的走勢受消息、政策和資金面影響,長期走勢還是要看自身的基本面成長。所以跟風炒作不可取,咱們都配置了量化策略基金,短線的交易機會是能吃到的不用擔心踏空,剩下的再用主動基金優選拿住,才是度過這段市場混沌期的正確姿勢。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