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葉曉明一個有能力沒格局的人,不敢承擔風險,最終一事無成
《天道》中“音響發燒友”葉曉明、馮世杰、劉冰三人,一個是有能力沒格局、一個是有格局沒能力,一個是沒能力沒格局,從他們三個人身上可以看出格局決定了結局。
今天,我們先聊一聊有能力沒格局的葉曉明,因為習慣了“弱勢文化”的思維方式,才使得他不敢承擔風險,最終一事無成。
《天道》中葉曉明是一個聰明人,從他能夠只靠一面就判斷出丁元英是個深藏不露的高人這一點來說,他已經比大部分的普通人聰明多了,至少馮世杰和劉冰就沒有看出丁元英是個高人。
在古城這個小地方能夠遇到像丁元英這么一位高人,葉曉明當然不會輕易錯過,于是他攛掇馮世杰借芮小丹之手,牽線搭橋請丁元英出手扶貧王廟村,繼而成立了格律詩公司。
格律詩成立后,最有能力的葉曉明擔任總經理一職,在公司維持日常管理,在很多時候他都完美地預測了丁元英想法,足以見得他的聰明,他也是三個人之中最可能成大事的人。
但當格律詩出現危機的時候,葉曉明退縮了,逃跑了,仔細想一想葉曉明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舉動?
因為葉曉明的格局太小、認知太淺薄了,在他的認知范圍內一家剛成立不久的小公司與音響界的龍頭企業樂圣相比,無疑是以卵擊石,雖然格律詩有丁元英這樣的高人,但是樂圣總裁林雨峰也不是吃素的。
葉曉明只是一個有點小聰明的普通人,他承擔不起傾家蕩產的風險,于是在他的認知范圍內迅速做出判斷,選擇退股將自己損失降到最小,對當時的他來說是冷靜思考下的正確判斷。
當伯爵公司出650萬收購格律詩時,葉曉明恍然大悟,這才看到了自己與高人之間的差距,自己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只能說明自己的愚蠢。
三個人之中葉曉明的結局不好不壞,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他“愿賭服輸”,可以坦然地面對失敗,當格律詩勝訴后,劉冰第一個反應是找丁元英“算賬”,這一定是丁元英的圈套。

葉曉明卻說:“是你自己要退股的,人家也沒有逼著你退股,你還有什么不甘心的?”
葉曉明雖然也后悔退股,但是錯誤已經鑄成,后悔和自責將毫無價值,只能怪自己格局不夠,不敢承擔風險,最終一事無成吧。
看完電視劇《天道》后,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的能力再強,如果格局不夠大,依舊會與成功失之交臂。
如果,你想要顛覆自己以前的思維,擴展自己的認知邊界,那你一定要看一看《天道》的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
《遙遠的救世主》,比起電視劇,小說更加全面和精彩,因為小說影視化最大的弊端就是為了迎合觀眾的口味,將一些深刻而隱秘的內容進行了刪減,想要更全面的領悟高人智慧,只有看原著小說。
有人說看了《遙遠的救世主》也不過如此,并沒有想象中那么深奧,也根本不至于被眾人捧得那么高,這是因為你根本沒有讀懂這本書,當時你讀了兩遍三遍、九遍十遍,完全吃透了這本書,你就不簡單了。
同時,作者豆豆還有另外兩本經典作品《背叛》和《天幕紅塵》,你也千萬不要錯過,這三本書被稱為“豆豆三部曲”,里面有很多為人處世、思維、策略等具有啟發性的智慧,對于想要改變命運的我們非常有幫助。
“豆豆三部曲”告訴我們,為人處世我們雖然無意害人,但是也要有足夠的手段和智慧,在別人給你找麻煩的時候,你才能夠一眼看穿,不處在被動的局面,要知道菩薩心腸可以幫我們走的更遠,金剛手段可以幫我們立的更穩!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Q遙遠的救世主+背叛+天幕紅塵小說 豆豆三部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