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效應,拼音xiào yìng,是指由某種動因或原因所產生的一種特定的科學現象,通常以其發現者的名字來命名
2.如“法拉第效應”。
3.▼效應是什么意思?效應(Effect),在有限環境下,一些因素和一些結果而構成的一種因果現象,多用于對一種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描述,效應一詞使用的范圍較廣,并不一定指嚴格的科學定理、定律中的因果關系。
4.例子如溫室效應、蝴蝶效應、毛毛蟲效應、音叉效應、木桶效應、完形崩潰效應等等。
5.簡單的理解就是“一種現象”。
6.如某事某物引發的現象。
7.▼應用領域作用 《后漢書·方術傳下·郭玉》:“ 和帝 時,為太醫丞,多有效應。
8.”物理的或化學的作用所產生的效果。
9.如光電效應、熱效應、化學效應等。
10.或是對初始條件敏感性的一種依賴現象,如蝴蝶效應。
11.藥物引起的機體生理生化功能或形態的變化成為效應(effect)。

12.▼效用指商品或者行為滿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評價,或者說效應是指消費者消費商品時感受到的滿足程度
13.效應是分析經濟學上分析消費者行為的基礎,按照對其度量,又可分為基數效應論和序數效應論兩種理論,兩者區別在于效應是否可以加總。
14.▼一般定義指一定劑量的外源化學物與機體接觸后所引起的一個生物個體、器官或組織的生物學變化。
15. ▼學術定義效用(Utility)港譯功用,是經濟學中最常用的概念之一。
16.一般而言,效用是指對于消費者通過消費或者享受閑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滿足的一個度量。
17.簡單的來說,效用在經濟學及心理學當中,很大的概念是指滿足人需要的心理作用。
18.比如描述說,吃一個面包的效用比吃連5個面包的效用要高。
19.效用的概念是丹尼爾·伯努利在解釋圣彼得堡悖論(丹尼爾的表兄尼古拉·伯努利故意設計出來的一個悖論)時提出的,目的是挑戰以金額期望值作為決策的標準。
20.丹尼爾·伯努利對這個悖論的解答在1738年的論文里,主要包括兩條原理:1.邊際效用遞減原理一個人對于財富的占有多多益善,即效用函數一階導數大于零;隨著財富的增加,滿足程度的增加速度不斷下降,效用函數二階導數小于零。
21.2.最大效用原理在風險和不確定條件下,個人的決策行為準則是為了獲得最大期望效用值而非最大期望金額值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