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股票的貝塔系數怎么算股票的β系數股指期貨β系數如何計算
一、股票的貝塔系數怎么算
Cov(ra,rm) = ρamσaσm。
其中ρam為證券 a 與市場的相關系數;σa為證券 a 的標準差;σm為市場的標準差。
貝塔系數利用回歸的方法計算: 貝塔系數等于1即證券的價格與市場一同變動。
貝塔系數高于1即證券價格比總體市場更波動,貝塔系數低于1即證券價格的波動性比市場為低。
如果β = 0表示沒有風險,β = 0.5表示其風險僅為市場的一半,β = 1表示風險與市場風險相同,β = 2表示其風險是市場的2倍。
擴展資料
金融學運用了貝塔系數來計算在一只股票上投資者可期望的合理風險回報率: 個股合理回報率 = 無風險回報率*+β×(整體股市回報率-無風險回報率) *可用基準債券的收益率代表。
貝塔系數=1,代表該個股的系統風險等同大盤整體系統風險,即受整體經濟因素影響的程度跟大盤一樣; 貝塔系數>1則代表該個股的系統風險高于大盤,即受整體經濟因素影響的程度甚于大盤。
貝塔系數越高,投資該股的系統風險越高,投資者所要求的回報率也就越高。
高貝塔的股票通常屬于景氣循環股(cyclicals),如地產股和耐用消費品股;低貝塔的股票亦稱防御類股(defensive stocks),其表現與經濟景氣的關聯度較低,如食品零售業和公用事業股。
個股的貝塔系數可能會隨著大盤的升或跌而變動,有些股票在跌市中可能會較在升市具更高風險。
二、股票的β系數
目錄
·貝塔系數( β )
·β系數計算方式
·Beta的含義
·Beta的一般用途
貝塔系數( β )
貝塔系數衡量股票收益相對于業績評價基準收益的總體波動性,是一個相對指標。
β 越高,意味著股票相對于業績評價基準的波動性越大。
β 大于 1 ,則股票的波動性大于業績評價基準的波動性。
反之亦然。
如果 β 為 1 ,則市場上漲 10 %,股票上漲 10 %;市場下滑 10 %,股票相應下滑 10 %。
如果 β 為 1.1, 市場上漲 10 %時,股票上漲 11%, ;市場下滑 10 %時,股票下滑 11% 。
如果 β 為 0.9, 市場上漲 10 %時,股票上漲 9% ;市場下滑 10 %時,股票下滑 9% 。
β系數計算方式
(注:杠桿主要用于計量非系統性風險)
(一)單項資產的β系數
單項資產系統風險用β系數來計量,通過以整個市場作為參照物,用單項資產的風險收益率與整個市場的平均風險收益率作比較,即:
β=http://www.szacc.com/Files/BeyondPic/20051214201206830.gif
另外,還可按協方差公式計算β值,即β=http://www.szacc.com/Files/BeyondPic/20051214201207148.gif
注意:掌握β值的含義
◆ β=1,表示該單項資產的風險收益率與市場組合平均風險收益率呈同比例變化,其風險情況與市場投資組合的風險情況一致;
◆ β>1,說明該單項資產的風險收益率高于市場組合平均風險收益率,則該單項資產的風險大于整個市場投資組合的風險;
◆ β<1,說明該單項資產的風險收益率小于市場組合平均風險收益率,則該單項資產的風險程度小于整個市場投資組合的風險。
小結:1)β值是衡量系統性風險,2)β系數計算的兩種方式。
Beta的含義
Beta系數起源于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模型),它的真實含義就是特定資產(或資產組合)的系統風險度量。

所謂系統風險,是指資產受宏觀經濟、市場情緒等整體性因素影響而發生的價格波動,換句話說,就是股票與大盤之間的連動性,系統風險比例越高,連動性越強。
與系統風險相對的就是個別風險,即由公司自身因素所導致的價格波動。
總風險=系統風險+個別風險
而Beta則體現了特定資產的價格對整體經濟波動的敏感性,即,市場組合價值變動1個百分點,該資產的價值變動了幾個百分點——或者用更通俗的說法:大盤上漲1個百分點,該股票的價格變動了幾個百分點。
用公式表示就是:
實際中,一般用單個股票資產的歷史收益率對同期指數(大盤)收益率進行回歸,回歸系數就是Beta系數。
Beta的一般用途
一般的說,Beta的用途有以下幾個:
1)計算資本成本,做出投資決策(只有回報率高于資本成本的項目才應投資);
2)計算資本成本,制定業績考核及激勵標準;
3)計算資本成本,進行資產估值(Beta是現金流貼現模型的基礎);
4)確定單個資產或組合的系統風險,用于資產組合的投資管理,特別是股指期貨或其他金融衍生品的避險(或投機)。
對Beta第四種用途的討論將是本文的重點。
組合Beta
Beta系數有一個非常好的線性性質,即,資產組合的Beta就等于單個資產的Beta系數按其在組合中的權重進行加權求和的結果。
三、股指期貨β系數如何計算
我們以某投資者持有某一投資組合為例來說明賣出套保的實際操作。
這位投資者在8月1日時持有這一投資組合收益率達到10%,鑒于后市不明朗,下跌的可能性很大,決定利用滬深300股指期貨進行套期保值。
假定其持有的組合現值為50萬元,經過測算,該組合與滬深300指數的β系數為1.33.8月1日現貨指數為1282點,12月份到期的期指為1322點。
那么該投資者賣出期貨合約數量:500000÷(1322×100)×1.33=5.03,即5張合約。
12月1日,現指跌到1182點,而期指跌到1217點,兩者都跌了約7.8%,但該股票價格卻跌了7.8%×1.33=10.37%,這時候該投資者對買進的5張股指期貨合約平倉,期指盈利(1322-1217)×100×5=52500元;股票虧損500000×10.37%=51850元,兩者相抵還有650元盈利。
如果到了12月1日,期指和現指都漲5%,現指漲到1346點,期指漲到1388點,這時該股票上漲5%×1.33=6.65%。
兩者相抵還有250元盈利。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當做了賣出套期保值以后,無論股票價格如何變動,投資者最終的收益基本保持不變,實現了規避風險的目的。
投資者擁有的股票往往不止一只,當擁有一個股票投資組合時,就需要測算這個投資組合的β系數。
假設一個投資組合P中有n個股票組成,第n個股票的資金比例為Xn(X1+X2……+Xn)=1,βn為第n個股票的β系數。
則有:β=X1β1+X2β2+……+Xnβn
買入套期保值
下面以三只股票的投資組合為例對買入套期保值加以說明。
假設某機構在10月8日得到承諾,12月10日會有300萬資金到賬,該機構看中A、B、C三只股票,現在價位分別是5元,10元,20元,打算每只股票各投資100萬,分別買進20萬股,10萬股和5萬股。
但該機構資金要到12月份才能到位,在行情看漲的情況下等到資金到位時股價會上漲很多,面臨踏空的風險,機構決定買進股指期貨合約鎖定成本。
12月份到期的滬深300期指為1322點,每點乘數100元,三只股票的β系數分別是1.5,1.2和0.9.要計算買進幾張期貨合約,先要計算該股票組合的β系數:
該股票組合的β系數為1.5×1/3+1.2×1/3+0.9×1/3=1.2
應買進期指合約為3000000÷(1322×100)×1.2≈27張
假設保證金比例為12%,需保證金:1322×100×27×12%≈43萬
到了12月10日,該機構如期收到300萬元,但這時期指已經上漲15%,漲到1520點,A股票上漲15%×1.5=22.5%,漲到6.12元;B股票上漲15%×1.2=18%,漲到11.80元;C股票上漲15%×0.9=13.5%,漲到22.70元。
如果分別買進20萬股,10萬股,5萬股,則需資金:6.12×200000+11.8×100000+22.7×50000=3539000,資金缺口為539000元。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