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滬鉛維持振蕩橫盤走勢,與其自身供需雙弱的基本面相吻合。下半年,筆者預計,滬鉛依然維持區間振蕩走勢,向上或向下突破均存在較大壓力。
原生鉛供給增量有限
鉛精礦緊缺一直是限制原生鉛放量的主要因素。上半年,滬銅和倫銅比價長期處于低位,使得鉛精礦進口數量偏低。從6月中旬到7月,隨著內外盤比價抬升,鉛精礦進口窗口打開,預計7月鉛精礦進口量環比將出現改善。近期,內外盤比價再度出現下滑,進口利潤已回歸至窗口附近。
盡管6月中旬礦端的進口窗口打開,但國內鉛精礦進口量依舊維持偏低水平。據國際鉛鋅研究小組(ILZSG)統計,5月,全球鉛礦產量為39.1萬噸,同比下降1.7%,環比增長2%。1—5月,全球鉛礦產量累計為177.74萬噸,同比下降4%,產量不及預期。海外礦端產量下滑限制國內鉛精礦的進口增量,預計原生鉛供給增量有限。
再生鉛產能逐步釋放
國內再生鉛市場仍處于擴張周期中。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可能投放產能139萬噸,若這部分產能完全釋放,將使得國內鉛市場過剩態勢愈發明顯。再生鉛生產從5月開始一直處于虧損狀態,限制這部分新增產能的釋放,但在淡季行情下,市場供需矛盾并不突出。
再生鉛生產出現虧損的原因,一方面,受財稅40號文的影響,規定符合條件從事廢電池回收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可選擇簡易計稅方法,依照3%繳納增值稅;廢舊電池拆解及加工企業退稅比例從前期30%提高到50%,這使得再生冶煉成本重心普遍上移。另一方面,受國內疫情的影響,人們出行需求下降,特別是換電需求較為集中的江浙滬地區,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門店難以回收或回收數量較少,導致廢電瓶供應偏緊,價格易漲難跌。然而,隨著近期疫情緩解,疊加炎熱高溫天氣,換電需求增加,廢電瓶到貨量較之前出現好轉,再生煉廠原料庫存上移的同時產量也有所提升。隨著旺季臨近,廢電瓶回收將繼續增加,部分緩解原料端的矛盾,新增產能將逐步釋放。

鉛蓄消費向旺季過渡
近兩周,下游鉛蓄消費有了較為明顯的抬升,電動自行車銷售明顯提升,電動自行車及汽車配套需求好轉,加之多地出現高溫天氣,廢電瓶更換需求增加。整體來看,下游鉛蓄電池消費出現明顯回暖,但仍未達到旺季水平。
進入8月,傳統旺季即將到來,預計下游消費將繼續回暖,但也不能忽視鋰電池對鉛蓄電池的迭代作用。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出現大幅提高,如果拋開新能源汽車,疫情后的汽車銷量也僅是恢復到了正常偏低水平,3—4月由疫情導致的滯后消費基本被新能源汽車所吸收。總體來看,下半年,鉛蓄消費環比有望出現改善,但同比增長較為有限,鉛蓄電池將被加速替代。
綜合以上分析,下半年,鉛市場供需都將有所增加,再生鉛市場處于擴張周期,廢電瓶回收量將是限制產能釋放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鉛蓄市場消費也將步入旺季,但鋰電池對鉛蓄電池的替代在加快,需求端的增速將低于供應端。(作者單位:東吳期貨)
?
?來源:期貨日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