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邊際好轉
8—9月,國內紡織服裝需求逐步走出淡季,進入傳統旺季,短纖需求偏弱的狀況將會出現明顯改觀。在此背景下,短纖期貨有望擺脫弱勢。
圖為短纖期現價格及基差走勢
前期,短纖開工率回升,短纖產量上升,疊加原油和PTA大幅回調,在下游需求未出現明顯好轉的情況下,市場對短纖期貨的悲觀預期強烈。7月中旬,短纖期貨跌至本年度低位,現貨價格則相對抗跌,基差一度超過1100元/噸。
成本端負反饋弱化
截至8月5日當周,美國EIA原油庫存增加545.8萬桶,預期增加7.3萬桶,前值增加446.7萬桶。上周,美國戰略石油儲備庫存減少529.7萬桶,至4.646億桶,降幅1.13%。截至8月5日當周,美國EIA汽油庫存減少497.8萬桶,預期減少63.3萬桶,前值增加16.3萬桶。盡管美國商業原油庫存連續2周出現累積,但由于美國持續釋放戰略儲備,從美國包含戰略儲備的原油和石油產品的庫存數據來看,庫存處于低位。原油市場存在現實強、預期弱的矛盾,前期價格下跌已經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對未來的悲觀預期。
與此同時,PTA和乙二醇的開工率均降至本年度最低水平,且維持在低位。據統計,PTA開工率一度降至66.5%,目前小幅回升至68%;乙二醇綜合開工率最低降至44.2%,目前回升至47%附近。PTA和乙二醇的供應處于偏低水平,價格表現有望偏強,從而使得前期對短纖成本端形成的負反饋轉弱。
開工率回升空間小
新增產能方面,盡管今年預期新增產能規模較大,但投產時間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短期供應壓力并不大。5月,新鳳鳴30萬噸/年的棉型短纖生產裝置順利投產。8月,另外一套30萬噸/年的中空及差別化短纖生產裝置有望如期投產。在生產利潤較低的情況下,其他新增裝置投產延后的可能性較大。
今年上半年短纖產量348.5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29.7萬噸。7月,短纖產量63.9萬噸,環比回升明顯。上半年短纖表觀消費量304.2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47.7萬噸。4月底,短纖開工率一度降至62.5%的低位。5月以來,短纖開工率持續回升,目前在81%附近,接近往年正常開工水平。由此看來,短纖開工率進一步回升的空間不大。
終端消費逐漸向好
受疫情影響,3—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國內服裝鞋帽紡織品消費連續3個月出現同比負增長,國內紡織服裝消費降幅更為明顯,3—5月分別為-12.7%、-22.8%、-16.2%。隨著國內疫情形勢好轉,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國內服裝鞋帽紡織品消費環比大幅回升,同比轉正。隨著國內紡織服裝消費逐步走出淡季,預計8—9月國內終端消費將延續逐步好轉態勢。
基差得到一定修復
從長期的短纖現貨價格來看,現貨價格長期在6000元/噸之上運行,僅2020年由于疫情因素,短纖現貨價格短暫跌破6000元/噸。7月15日,在悲觀市場氛圍的作用下,短纖期貨2301合約最低跌至6650元/噸附近,十分接近歷史低位區域。從相對價格來看,前期由于期貨價格持續大幅下跌,現貨價格跌幅相對較小,短纖基差一度擴大至1000元/噸以上。
除了基差外,還可以通過短纖工廠加工費和原生與再生短纖的價差來確定短纖估值水平。若短纖現貨加工費低于800元/噸,全行業將陷入虧損;若短纖現貨加工費超過1500元/噸,加工利潤狀況則較好。一般來說,原生與再生短纖的價差低于500元/噸時,兩者價差偏低;高于2000元/噸時,兩者價差偏高。截至8月15日,短纖現貨加工費940元/噸,原生短纖和1.5D仿大化短纖價差為1370元/噸。短纖基差在330元/噸左右。從期貨價格的角度來看,短纖期貨價格略被低估。
綜合以上分析,前期,短纖市場的悲觀情緒濃厚,短纖基差一度拉大至1100元/噸以上,目前已經得到修復。此外,國內PTA和乙二醇供應處于偏低階段,預計上游價格對短纖的負面影響將會減弱。然而,隨著下游終端需求邊際好轉,短纖價格有望走出弱勢,出現持續反彈走勢。(作者單位:國聯期貨)
?來源:期貨日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