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以來,由于下游需求及運輸受到顯著影響,特別是傳統下游開工率下滑嚴重,導致甲醇價格不斷下探,雖然近期受五一節前備貨支撐出現短暫反彈,但很快又轉向下行,整體走勢較弱。展望后市,筆者認為,產業與宏觀面雙重壓制,二季度甲醇難言走強。
供給端,受疫情影響,本年度春檢預期不強,多有延遲,進入4月中旬才陸續展開,預計5月結束,其對市場的影響也顯然被疫情發酵、煤價下跌等因素對沖和稀釋,預計后市很難再產生更大規模的供給收縮效應。進口方面,從歷史規律來看,二季度歷來是進口增量抬升階段,預估4月進口船貨計劃將提高至127萬—130萬噸附近水平。整體而言,國內春檢影響弱化疊加進口增量預期較強的情況下,二季度甲醇供應較為充裕,或至少趨于穩定。
需求端,傳統下游市場較為低迷,4月下旬的補庫需求短期抬升了開工率,但目前企業復工復產的不確定性仍強,且二季度也處于傳統淡季,從而使得需求前景并不樂觀。而新型下游烯烴企業一般為大型企業,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強,開工情況良好,4月以來,開工率始終為90%以上,但進一步向上抬升的空間也因此有限。整體而言,二季度總需求難言走強,或仍是略顯疲軟。
從成本端的煤價及運費兩個維度來看,2022年2月25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的通知,設定了重點地區煤炭出礦環節中長期交易價格合理區間,自2022年5月1日起正式執行。由此判斷,用煤淡季疊加國家發改委調控措施決定了二季度煤價趨弱。運輸方面,疫情影響下,各地的甲醇運力受限明顯,運費持續上漲。但自4月中旬開始,隨著各地疫情形勢的相對緩解,加之交通運輸部等對運輸的調控(加快推廣使用全國統一互認的通行證)等,情況有所緩和,后續運費預計隨疫情進一步得到控制而回落至正常區間。整體而言,成本端對甲醇價格的支撐力度在二季度應是有所減弱。
二季度宏觀面對大宗商品市場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貨幣政策、原油和疫情三個方面。其中,貨幣政策方面,美聯儲通脹問題持續嚴峻,二季度有兩次議息會議,分別在5月初和6月上旬,大宗商品市場壓力仍存。原油方面,俄烏局勢有望在二季度收尾,且美國釋放戰略儲備以及國際能源署的各種動作,決定了后市再次沖高的概率較小,相應對資本市場的邊際影響弱化。疫情方面,后期逐步緩解后,需求或有一定釋放,但報復性消費難以再現,在這個滯漲的當下時段,居民消費與企業復工都相對保守,謹慎成為常態。概括而言,宏觀面難以給大宗商品市場帶來明顯支撐。
綜上所述,疫情恢復節奏不定、春檢影響淡化的背景下,二季度供需結構或仍偏寬松,產業端驅動向下。展望后市,甲醇市場技術性及階段性的補漲不可避免,但判斷二季度行情整體或為振蕩偏弱。策略方面,建議單邊逢高做空為主,跨期考慮2209與2301合約反套操作,后期密切關注疫情進展。(作者單位:中原期貨)
?來源:期貨日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