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小編在網上收錄到的有關“股票指數是怎么算出來的?上證指數是怎么算出來的?”的主要內容,里面將有關“股票指數是怎么算出來的?上證指數是怎么算出來的?”的內容拆分成了幾小段,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上證指數是怎么算出來的?
1、上證指數系列均采用派氏加權綜合價格指數公式計算。
2.上證180指數、上證50指數等以成份股的調整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樣本股的調整市值/基期)×1000其中,調整市值=Σ(股價×調整股本數)。上證180金融股指數、上證180基建指數等采用派式加權綜合價格指數方法計算,公式如下: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樣本股的調整市值/基期)×1000其中,調整市值=Σ(股價×調整股本數×權重上限因子),權重上限因子介于0和1之間,以使樣本股權重不超過15%(對上證180風格指數系列,樣本股權重上限為10%)。
調整股本數采用分級靠檔的方法對成份股股本進行調整。根據國際慣例和專家委員會意見,上證成份指數的分級靠檔方法如下表所示。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總股本)為7%,低于10%,則采用流通股本為權數;某股票流通比例為35%,落在區間(30,40]內,對應的加權比例為40%,則將總股本的40%作為權數。流通比例(%)≤10(1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80加權比例(%)流通比例20,30,40,50,60,70,80,100
3.上證綜合指數等以樣本股的發行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成份股的總市值/基期)×基期指數其中,總市值=Σ(股價×發行股數)。成份股中的B股在計算上證B股指數時,價格采用美元計算。成份股中的B股在計算其他指數時,價格按適用匯率(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每周最后一個交易日的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折算成人民幣。
股市大盤指數是怎么計算出來的?
大盤指數是由其成分股加權平均得出來的,它能很直觀地反映整個股票價格走勢等,如果大盤指數上漲,那么指數中多數成分股在上漲,如果大盤指數下跌,那么指數中多數成分股在下跌,要注意的是權重股對大盤指數的影響較大。
股市的“指數”是由什么決定的?
股市指數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指示數字。投資者據此就可以檢驗自己投資的效果,并用以預測股票市場的動向。同時,新聞界、公司老板乃至政界領導人等也以此為參考指標,來觀察、預測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形勢。由于股票指數計算復雜,同時種類眾多,因此人們常常從上市股票中選擇若干種富有代表性的樣本股票,并計算這些樣本股票的價格平均數或指數。用以表示整個市場的股票價格總趨勢及漲跌幅度。計算股票指數時,往往把股票指數和股價平均數分開計算。按定義,股票指數即股價平均數。但從兩者對股市的實際作用而言,股價平均數是反映多種股票價格變動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術平均數表示。人們通過對不同的時期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認識多種股票價格變動水平。而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期的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也就是將第一時期的股價平均數作為另一時期股價平均數的基準的百分數。通過股票指數,人們可以了解計算期的股價比基期的股價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于股票指數是一個相對指標,因此就一個較長的時期來說,股票指數比股價平均數能更為精確地衡量股價的變動。
指數是怎樣計算的?
【1】相對法:相對法也叫作平均法,先分別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求總的算術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
【2】綜合法: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后相比求出股票指數。公式為: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
【3】加權法:加權股票指數是根據各期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予以加權,其權數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發行量等。按時間劃分,權數可以是基期權數,也可以是報告期權數。
上證指數到底是怎么計算出來的?
上證指數是上海證券綜合指數的簡寫,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股票指數,它反映的是上海證券交易市場的總體走勢。
很多股民都關注上證指數,上證指數反映市場大趨勢,是股票買賣的依據,進行股票投資,可以分析查看上證指數觀看行情。
上證指數的前身是上海安靜指數,是由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信托投資公司靜安證券業務部于1987年11月2日開始編制的。而上證綜合指數是上海證券交易所于1991年7月15日開始編制和公布的,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期,基期值為100,以全部的上市股票為樣本,以股票發行量為權數進行編制。

了解了上證指數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我們再來看一下上證指數的計算方法:
上證指數計算公式為:本日股價指數=本日股票市價總值÷基期股票市價總值×100
具體計算辦法是以基期和計算日的股票收盤價(如當日無成交,延用上一日收盤價)分別乘以發行股數,相加后求得基期和計算日市價總值,再相除后即得股價指數。遇上市股票增資擴股或新增(刪除)時,則須相應進行修正,其計算公式調整為:本日股價指數=本日股票市價總值÷新基準股票市價總值×100式中:新基準股票市價總值=修正前基準股票市價總值×(修正前股票市價總值+股票市價總值)÷修正前股票市價總值
股市的大盤點數是怎么計算出來的,它代表了什么意義?
大盤點數即股票指數即股價平均數。但從兩者對股市的實際作用而言,股價平均數是反映多種股票價格變動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術平均數表示。人們通過對不同的時期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認識多種股票價格變動水平。而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期的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也就是將第一時期的股價平均數作為另一時期股價平均數的基準的百分數。簡單地說,點就是指大盤的點數,如今天收盤是5330點。是綜合每支股票市值的變化得來的,個股(特別是大盤權重股如:工商銀行、中國石化、中國石油等)上漲,大盤點數就會增加即上漲,反之就下降。大盤點數股票市場中,股票點數的實質就是利用一個投資組合的收益率來標識股市的漲跌趨勢,當這個投資組合的收益率相對為正時,大盤點數就上漲;當這個組合的收益率為負時,大盤點數就下跌。股票指數雖不是各種股票價格的一個簡單平均數,但股票指數的漲跌與股票價格密切相關,特別是當權數確定以后,股票價格是股票指數的唯一變量。毫無疑問,當股市上所有的股票價格都上漲的時候,股票指數必然上漲,當所有的股票價格都下跌時,股票脂數也必然下跌,但當絕大部分股票的價格上場的時候,因為權數的關系,股票指數不一定上漲;反之,當絕大部分股票的價格下跌時,股票指數也不一定就下降。股票指數的漲跌一方面與股票價格有關,更重要的是,它決定于指數投資組合中的權數,也就是決定于權數較高的股票。如在上海股市中,其綜合指數計點的投資組合是所有的股票,并以各個股票的總股本為權數。這樣,總股本大的股票,其價格的變化對股票指數的影響就要大些。在1993年,上海股市上市公司的平均總股本也就1億多,而當時申能的總股本達到24億,是上海股市名副其實的“大哥大”。所以申能股票的漲跌就基本能左右股票指數的上漲或下跌,一些機構大戶就常常利用申能股票的這種特點來操縱股市。
大盤的點數是怎么計算出來的?
方法如下:
大盤前日收盤點位為Ma,對應總市值為Na;某股票總股本為Y,其價格變化量為n時,對應市值變化為n*Y,此時大盤對應的點位Mb={(Na+n*Y)/Na}*Ma=Ma+(Ma/Na)*n*Y,則,該股價格變化導致的點位變化=Mb-Ma=(Ma/Na)*n*Y。
股票的計算方法:選取有代表性的一組股票,把他們的價格進行加權平均,通過一定的計算得到,但是各種指數具體的股票選取和計算方法是不同的。
計算步驟如下:
1、抽樣,即在眾多股票中抽取少數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
2、加權,按單價或總值加權平均,或不加權平均;
3、計算方法,計算算術平均數、幾何平均數,或兼顧價格與總值。
一般來說對于指數只要了解它是反映整個股票市場上各種股票市場價格的總體水平及其變動情況的指標,至于計算方法只要稍有了解就行了。
以上就是有關“股票指數是怎么算出來的?上證指數是怎么算出來的?”的主要內容,如果沒法解決您的問題,可以直接在本文下方的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哦~或者您也可以點擊本站其他欄目,還有更多精彩干貨供你學習和參考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