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國的GDP總量高達17.73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但是我國有14.1億人口,人均GDP為12556.3美元。2021年世界人均GDP為12262.9美元,比我國低300美元,所以我國屬于中等收入國家。我們的鄰居印度,GDP總量為3080億美元,位居世界第六,但是印度有13.9億人口,人均GDP只有2300美元,比世界人均GDP少1萬美元,屬于低收入國家。
美國是世界上的頭號強國,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一,GDP總量高達23萬億美元,但美國有3.33億人口,人均GDP為6.93萬,屬于高收入國家,但和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相比,還要差一點。
世界上人均GDP 最高、最富裕的5個國家。
一、摩納哥
摩納哥位于歐洲西南部,三面被法國包圍,南部瀕臨地中海,國土面積2.02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小國家。
摩納哥的蒙特卡洛,和我國的澳門,美國的拉斯維加斯,并稱世界三大博城。博彩業也為摩納哥帶來了巨額的收入。摩納哥全國只有3.835萬人,但人均GDP高達19萬美元,位居世界第一。
二、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是歐洲中部的內陸袖珍國家,位于瑞士和奧地利之間,國土面積只有160平方公里。
列支敦士登是個小國,但是他的工業很發達,主要有金屬加工、機械、儀表制造、陶瓷、化工、醫藥、電子、紡織和食品加工。列支敦士登生產的真空鍍膜產品、用于造船工業和建筑業的射釘槍、鉆孔機以及假牙產品,享有國際聲譽。工業是列支敦士登的支柱產業,該國95%以上的工業產品用于出口,這給列支敦士登每年帶來了大量的外匯收入,讓其成為高收入國家。
列支敦士登利用低稅收政策和銀行保密法,大力發展金融業、保險業。同時,列支敦士登還是著名的避稅天堂。列支敦士登的旅游業也很發達。金融業和旅游業每年能給列支敦士登帶來大量的收入,這讓只有3.9萬人的小國列支敦士登,人均GDP超過了18萬美元,位居世界第二。
三、盧森堡
盧森堡位于歐洲西北部,被法國、德國和比利時包圍,是個內陸國。盧森堡的國土面積只有2586.3平方公里,人口為63.4萬,也是個小國。盧森堡自然資源貧乏,市場狹小,經濟對外依賴性大,但是盧森堡大力發展鋼鐵工業、金融業和衛星通信業,讓他們成為了自己的支柱產業。
盧森堡的工業以鋼鐵為主,化工、機械制造、橡膠、食品工業也比較發達。盧森堡90%以上的工業產品用于出口。盧森堡的金融業很發達,國內銀行林立,是歐元區內最重要的私人銀行中心,盧森堡的首都盧森堡市被稱為“金融之都”,是全球第十二大、歐盟第一大金融中心。盧森堡還是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歐洲最大的基金管理中心,管理著大約4000支基金。
盧森堡的衛星通信業很發達,著名的歐洲衛星公司,總部就設在盧森堡。通過工業、金融業和通信業,盧森堡人能獲得大量的收入。2021年,盧森堡人均GDP為12.32萬美元,位居世界第三。
四、愛爾蘭
愛爾蘭是大西洋上的一個島國,和英國隔海相望,國土面積只有7萬平方公里,人口有498萬。
愛爾蘭的天然氣、泥煤、銅、鉛、石墨、鋅等礦產資源豐富,愛爾蘭是歐洲最大的鉛鋅生產國。愛爾蘭的國內經濟,原本以農牧業為主,導致愛爾蘭經濟落后,被人稱為“歐洲農村”。后來,愛爾蘭開始大力發展軟件和生物工程等高科技產業,讓愛爾蘭成為了著名的“歐洲軟件之都”。
愛爾蘭的工業也不錯,化工、電子工程、計算機軟件產業、機械制造、采礦、紡織、制衣、皮革等,都是愛爾蘭的優勢產業。愛爾蘭國內四分之三的土地是草地和牧場,所以愛爾蘭的畜牧業也很發達。愛爾蘭的稅率很低,是世界上著名的避稅天堂,世界上不少大公司的總部,位于愛爾蘭,這又給愛爾蘭人帶來了大量收入。愛爾蘭的人均GDP為9.9萬美元,位居世界第四。
五、瑞士
瑞士是個中歐國家,和德國、法國、意大利接壤,國內土地以高原和山地為主,被稱為“歐洲屋脊”。

瑞士的國土面積為41284平方公里,人口為860.6萬。
瑞士國內礦產資源匱乏,無法像卡塔爾等國一樣,僅靠出售資源,就過上富裕的生活,但瑞士在本國,建了一套安全的金融體系和銀行的保密體系,這讓瑞士成為了避稅投資者的安全避風港,很多重要人士,都將自己的錢存在了瑞士銀行。同時,瑞士由于稅收低廉,金融業發達,營商環境好,很多國際大公司,將自己的總部設立在瑞士,瑞士人也能從中分得一杯羹。
瑞士的工業和服務業很發達,其中工業是瑞士國民經濟的主體。機械制造、化工、醫藥、高檔鐘表、食品加工、紡織業是瑞士的主要支柱產業。瑞士是世界上最大的鐘表生產國之一,有眾多著名的鐘表品牌,被稱為“鐘表王國”。瑞士的人均GDP高達9.37萬美元,位居世界第五。
瑞士之后的挪威、新加坡、美國、冰島、卡塔爾、丹麥等國,都是人均GDP超過6萬美元的高收入國家。
世界上人均GDP最低、最貧窮的5個國家。
五、馬拉維
馬拉維是非洲的一個內陸國家,國土面積為11.84萬平方千米,人口有1760 萬。馬拉維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嚴重依賴外國的援助。馬拉維的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的經濟作物是煙草、咖啡、茶葉、棉花和甘蔗。煙草是馬拉維最主要的經濟作物,吸納了全國70%的勞動力,而且馬拉維60%的外匯收入,來自煙草出口收入。馬拉維的人均GDP為431.58美元。
四、莫桑比克
莫桑比克是非洲南部國家,國土面積為79.93萬平方公里,人口為3040萬。莫桑比克境內河流眾多,最大的是贊比西河和魯伏馬河,南部地區和東部沿海地區,有不少平原,而且國內大部分地區是熱帶草原氣候,降雨量充沛,非常適合種植和發展農業。同時,莫桑比克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煤炭儲量超過了320億噸,鈦600多萬噸,鉭礦儲量居世界首位,約750萬噸,天然氣儲量5.5萬億立方米。莫桑比克還有著豐富的鐵、銅、金、鉭、鈦等礦產資源。
莫桑比克國內51%的土地被森林覆蓋,森林資源豐富。同時水資源也很豐富,還有很多天然良港。莫桑比克自然條件優越,礦產資源多,足以支撐莫桑比克人過上好生活,但莫桑比克缺乏資金、技術和管理人才,無法將資源合理利用起來,導致國人貧困,人均GDP只有424.91美元。
三、索馬里
索馬里是位于非洲大陸最東部的索馬里半島上的一個國家,擁有非洲最長的海岸線,國土面積63.76萬平方公里,人口為1544萬。索馬里靠近海洋,漁業資源多,其他的自然條件就比較差了。礦產資源少,國內干旱少雨、土地貧瘠,不適合發展農業,索馬里人生存環境惡劣。
索馬里國內戰亂不斷,導致原本脆弱的社會、醫療、教育體系全面崩潰,造成了社會的惡劣循環,國內各種傳染病肆虐,百姓失業率居高不下,糧食等物資短缺,百姓生活十分艱苦。正因為如此,很多人做了海盜,搶劫過往船只,又讓世界深受其害。索馬里人均GDP只有346.68美元。
二、南蘇丹
南蘇丹是東非的一個內陸國,國土面積61.9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為1300萬。19世紀,英國和埃及共管蘇丹的時候,將蘇丹分為南北兩個實體分而治之,這給蘇丹的內亂和分裂埋下了隱患。1955年,蘇丹獨立之后,南北就爆發了第一次內戰。1983年,南北爆發了第二次內戰。
2005年1月,南北雙方簽署了《全面和平協議》,內戰結束。同年,南蘇丹獨立了。獨立之后,南蘇丹還是動蕩不安。常年的戰爭,讓南蘇丹人非常貧困。南蘇丹國內,擁有著豐富的石油、鐵、銅、鉻、鉛、鋅等礦產資源。南蘇丹國內的礦藏資源,因為缺乏人才、資金和技術,大多沒有開發。南蘇丹的收入主要依賴石油,這導致南蘇丹很貧困,人均GDP 只有314.64美元。
一、布隆迪
布隆迪位于非洲中東部赤道南側,國土面積為2.78萬平方公里,人口為1190萬。布隆迪國內大部分是高原和山地,平均海拔1600米,有“山國”之稱。布隆迪是個以農牧業為主的國家,國內87%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農村地區,國家70%的收入,來自農業。高原、山地這類地形,都不適合發展農業,所以布隆迪雖然是個農業國,但農業很落后,產出不高,百姓收入不高。
布隆迪國內,能用上電的人,不足10%,是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人均GDP只有265.18美元。
世界上收入最高的國家,人均GDP高達十幾萬美元,最低的只有幾百美元,相差幾千倍,非常懸殊。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