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限越長,收益越高”,這是銀行存款多少年以來的默認規則,但是最近卻發生了一些奇怪的現象,部分銀行的定期存款,3年期的利率居然高于5年期的,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來這里面暗藏著玄機,那么我們老百姓該如何應對呢?咱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最近去一些國有大行存定期的朋友可能發現了,3年期和5年期的存款利率既然出現了“倒掛”,比如某家銀行3年期的定期利率為3.15%,而5年期的定期利率卻只有2.75%,這樣的事情確實非常的少見,仔細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利率下行周期的影響
那么這樣的情況下,作為銀行,如果按照現在的利率推出長期限的定期產品,那么幾年以后肯定是那個時候的高利率啊,也就是說幾年以后會出現高成本的存款提高了銀行的付息成本,怎么算都不劃算啊,所以大家可能發現了,現在很多銀行都喜歡讓你存1年期的存款,而不是3年甚至5年,那么降低長期限的存款利率,意圖也就很明顯了。
那有人問了,難道銀行不缺錢了嗎?想多在你家存幾年還不好嗎?這就引出了我們的第二條理由。
二、銀行不缺錢了
這幾年隨著疫情的持續、房地產的低迷、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人們投資的風險在逐步增加,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將錢存入銀行定期,而不是選擇投資,那么這樣的情況下,銀行的存款確實較之前要穩定不少,因此攬儲的壓力也小了很多,在不缺錢的情況下,降低利率以減少成本,也在情理之中了。
三是釋放流動性
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加的情況下,如何激活經濟、刺激消費、增加投資是各地政府部門的“頭等大事”,但是人們都把錢存到了銀行,而且一存就是3年甚至5年,這誰受得了,因此才會采取降低利率,以減少存款吸引力,達到增加流動性的目的。
那么我們老百姓該如何應對這樣的狀況呢?
首先,在沒有其他穩定投資渠道的情況下,存款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千萬不要盲目投資以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其次,在利率下行期的當下,盡量選擇長期限的產品,還是比較靠譜的,但是如果出現利率倒掛的情況下,還是選擇高收益的產品為好。
最后,在存款利率持續走低的情況下,大家可以嘗試著多選擇一些理財投資工具,以提高整體收益率,比如低風險理財、基金定投、貨幣基金等等,都是不錯的投資產品。
總之,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增加,銀行存款利率水平也在持續走低,直接影響著我們對于投資產品的選擇,大家只有多學習、多了解,在充分分析判斷好當前和未來的形式之后,才有可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那么大家對于存款利率出現“倒掛”的現象,怎么看呢?
感謝大家的支持和認可。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