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主動支出?
什么是主動支出?
生活當中,我們的支出分為兩個版塊,一個叫主動支出,一個叫被動支出,那主動支出是什么意思呢,比如,你自己的手機還能用,看到最近又出了款新手機,像素更高,音效更立體,待機時間更長,處理器更好,雖然你的手機還能用,于是你又花了大幾千塊錢換了一款手機,這就叫主動支出;或者你本來吃一碗面就能吃飽了,可是你卻想去更高級的米其林餐廳就餐,這個就叫主動支出;凡是增加了你原來不必要的消費都叫主動消費或享受式消費、奢侈性消費、炫耀式消費,這些都可以稱之為主動支出。
什么是被動支出?
被動支出通俗地講,就是指“你還沒做什么,但你的錢已經被花掉了”。滿足生存所需的衣食住行,交通、孩子的教育等等之類的必須要支出的資金叫被動支出,比如一個人一個月工資有1萬塊錢,但是其中的主動支出剛好1萬塊錢,但是如果他把全部的主動支出去除之后,只用被動支出來過日子的話,可能只花費3000塊錢,這就是主動支出和被動支出的區別,一個是滿足生存,一個是追求生活,一個是過講究的生活,一個是過將就的生活,所以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與主動支出和被動支出相對立的是主動收入和被動收入。
主動收入是什么?
什么是主動收入?
你用時間、精力、體力、腦力換來的收入就是主動收入。如果時間、精力、體力、腦力一停,收入就會立刻終止,也就是說你賺到的收入是你付出行動,必須要做一次來一次,不做就立刻清零,這就叫主動收入,所以說主動收入有很大的局限性,絕大多數人都是賺這樣的錢,都是上一天班賺一天錢,這個收入都是上班得來的,還有一些小生意也是一樣,開一天店賺一天錢,不開店就沒錢,比如你開了個手機維修點,一天能賺幾百幾千塊錢,一個月賺幾萬塊,你也是要付出技能、腦力、體力換來,你明天不開店就立刻沒有收入,這個叫主動收入
什么是被動收入?

什么是被動收入?
被動收入怎么來呢?
被動收入怎么來的?
很簡單要不你有很多資產或者有很多錢,如果你有一千萬可以玩信托,讓錢生錢,銀行會有專門的理財顧問為你服務,那樣你的收益會更高一些,所以你有了錢之后,錢生錢是很快的,但是前提的一千萬不太容易實現。
第二個是房產,這個也是要有前期的積累,才能賺很多的房產,你有一套還不行哦,有一套只是自己住,所以至少得有兩套以上,作為投資回報,買漲買跌,才能做到漲價了賣掉,或是出租收租金,雖然錢不多每個月幾千塊錢,但是如果你有10套房呢?那每個月就是幾萬塊錢了,如果你在北京有10套,那就了不起了相當于在北京有好幾億。還有的人賺到版稅收入,著名的搖滾天王邁克爾杰克遜,他在世的時候賺了很多錢,這毋庸置疑,但他死了還能繼續賺錢呢,靠的是他那么多年的版稅幾百張專輯都是白金銷量,那些電影的版稅,歌曲的版稅,都是錢啊,他的后代即使不工作也夠生存好幾輩子。
上大學,在學校里只會教你知識,不會教你怎么賺錢,不會教你當老板,因為老板是少數人,大學是一個普世化的教育機構,培養多數技能型人才,當然那些頂尖的名牌院校才會有更高的使命,但大多數院校都是如此,所以至于怎么當老板,如何整合資源整合人才,跟對人做對事,是很重要的。我們真正要的是個人財富的提升,能力的提升,所以一定要認識優秀的人。
做好人生規劃和財務加減法是實現財務自由的前提
實現財務自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財務自由也僅僅適用于少數人,但希望我們的終極目標是財務自由,讓資產產生被動收入,當我們不工作的時候,也不必為金錢發愁,因為我們還有其他渠道的現金收入。當工作不再是獲得金錢的唯一手段時,我們也獲得自由了。可以有足夠的金錢、時間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例如:旅游、攝影、寫書、或者參與公益事業等。選擇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而不是為生活所迫地做那些你不樂意卻又無可奈何要做的事。腳踏實地,做好人生規劃和財務加減法是實現財務自由的前提。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