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盧布革命”沙皇奠定了貨幣基礎。
眾所周知的盧布在俄羅斯并不總是被廣泛使用的支付方式。直到1316年,歷史記載中才首次提到盧布。值得注意的是,作為貨幣,它在當時的俄羅斯也有一個強勁的對手,——“den ' ga”,這是一種用于日常支付的小硬幣。當時的盧布只是一根重約200克的銀條的名稱,其目的更多的是作為大額支付或投資保值的選項。而且“den'ga”雖然沒有作為一種支付方式流傳下來,卻演變成了“錢”,這個專有名詞流傳至今。
14至15世紀,仍以帶銀條的盧布作為等價交換“登加”等硬幣的基準,直到17世紀才首次出現流通用的盧布硬幣。1654年,在沙皇阿列克謝一世統治時期,第一枚盧布硬幣由在歐洲流通的泰勒硬幣制成(最初的泰勒硬幣在Joachimsthal,即現在的捷克共和國發行)。
俄羅斯工匠覆蓋了泰勒硬幣的原始設計,并用俄羅斯符號代替。新硬幣的一面是騎手的肖像,另一面是日期。這種幾乎完全脫胎于泰勒硬幣的新硬幣,當時被稱為“yefimki”。
18世紀初彼得大帝完成金融改革后,雷亞爾盧布成為俄羅斯貨幣體系的基礎。
“硬幣時代”結束新紙幣設計“失望”
大革命后的硬幣時代一直持續到1769年,凱瑟琳大帝發行紙幣。據悉,此舉是為了彌補因代價高昂的俄土戰爭(1768-1774年)造成的180萬盧布的預算赤字。
俄羅斯歷史上發行的最有價值的紙幣叫做彼得卡,上面印有彼得大帝的肖像。這張紙幣出現于1898年,面額為500盧布。
加上這張鈔票,再加上葉卡捷琳娜大帝印制的面額為100盧布的“卡滕卡”,是當時普通俄羅斯人的夢想。當時,一個普通工人要努力工作兩到三個月才能掙到100盧布。普通教師的工資,根據級別不同,一年也只有100到500盧布。
俄羅斯發行的最后一版盧布硬幣于1915年問世。1917年二月革命后,臨時政府在修改其表面圖案的基礎上將其重新投入流通。在新設計的盧布紙幣上,取消了雙頭鷹圖案中的王權象征(王冠、王座和權杖),并在背景中添加了萬(古代吉祥的象征)字樣。然而,新紙幣的設計讓公眾非常失望,因為國家的強大和偉大根本無法在其中得到體現。
紙幣超發“混亂時代”
同樣在1917年,紙幣開始取代硬幣,但紙幣繼續貶值。上世紀20年代,這種無擔保紙幣超發,導致通貨膨脹嚴重,以至于直接用這種紙幣生火比買木頭更理性。

隨后,臨時政府開始發行面額為20盧布和40盧布的紙幣。然而,公眾對這張郵票式的鈔票并不買賬,反而開玩笑地稱之為“克林”,以此來取笑時任臨時政府主席的克倫斯基。
原來,這種表面不打孔,很多硬幣不經過切割就印在一整張紙上的盧布,只是作為臨時支付紙幣發行的。然而,發行這種紙幣的臨時政府在1917年10月“倒臺”,但這種紙幣卻奇跡般地流通到了1922年。
隨著貨幣混亂時代的到來,多個版本的紙幣同時流通,包括購買面包和酒的專用券。就連舊版紙幣也在流通,比如“peten'ka”和“katen'ka”,早已退出市場。這種混亂一直持續到1922年。
“簡單”的盧布誕生了,10元紙幣第一次出現在列寧的腦海里。
1947年,蘇聯政府的貨幣改革禁止了所有以前發行的貨幣,但支持舊貨幣兌換成新的蘇聯盧布。新盧布的設計非常接近俄羅斯發行的紙幣。莫斯科錢幣博物館副館長埃琳娜認為這不是巧合。
“一個贏得了衛國戰爭,把世界一半人口從法西斯鐵蹄下解救出來的國家,自我感覺發生了變化:一個民族的自我認同感顯著提高,想要與歷史上偉大的國家——3354年的俄羅斯帝國區別開來。”伊蓮娜說。
1961年版的盧布影響深遠,有面值的變化,也有藏時代的變化。
1961年,盧布中出現了新的硬幣版本,但與歷史上的貴金屬材料不同,這個硬幣版本是由銅鎳合金制成的。這種版本的硬幣和紙幣一直流通到蘇聯解體,直到今天仍在一些地區使用。
蘇聯盧布只在本國流通,這種1961年發行的紙幣面值被翻譯成本國所有官方語言。蘇聯解體后,新發行的紙幣也基本保持了1961年版的設計風格,只是票面上除了俄語以外的語言和文字。
1992年,紙幣盧布上增加了新的圖像,但這種變化并沒有持續多久。今天人們數錢時看到的圖像出現在1995年。但是當時的面值和現在有很大的不同。由于通貨膨脹,當時的面值有1000、5萬、10萬盧布,甚至50萬盧布。
1997年,紙幣的面額再次降低到5、10、50、100和500盧布。進入21世紀后,在微調的基礎上,出現了1000和5000盧布的新面額。上一次貨幣調整是在2017年,新面額為200和2000盧布。兩張紙幣的設計分別是塞瓦斯托波爾和遠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