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
產品更新升級價格戰等,暫告一段落。
這些新出的產品,保障價格方面都這么優秀。
“那我要不要退保買新的呢?”
關于退保
是什么條件下,我才一定要去退保?
首先,要明確退保時,價格先不作為我們第一要點。
關鍵點應該在于,你買的這份保障,是不是一份真正有效的保障?
例如:買了一款基礎保障全面的產品,現在的產品只是在價格上便宜了一點點。
那我沒必要折騰了,畢竟年紀增長了,按現在的年齡去算的話,價格也沒差多少。
要是,我買了一份保障存在嚴重缺失的產品。
如:高發輕癥缺失,輕癥占重疾保額,等保障不實用的產品。
這時候,我就要認真考慮要不要退。
除了保障缺失,還有一種情況,我需要考慮。
那就是,之前買的保額太低,可是保費卻不便宜。
隨著家庭人口的增加,以及未來醫療費用的上漲,這份保障明顯不能很好的幫我抵御風險,卻占用了不少的家庭開支。
這時候,我也需要考慮一款性價比高的產品來幫我省錢。
除了以上兩種碰到的情況,多數情況下都不建議大家盲目退保。
假如一沖動,把之前的保險退了,
現在想買新的,就要面臨一些風險。
之前買保險的時候,還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健康體,可是經過時間無情的摧殘后,身體漸漸有了一些小毛病,重新購買時在第一步的健康告知就被卡住。
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結果。
所以,在退保前,一定要清楚這其中的利害關系;
以及就算要退,我該如何無風險,做過渡性的退保。
這其中有兩種風險是一定要注意:
1.身體條件的限制
2.新的保障重新計算等待期
買新的保險,大家都知道除了身體條件有限制之外,
還有一個未知的因素,就是等待期內萬一出險怎么辦?
先控制第一個風險,然后再考慮退保重買的事情。
第二個風險比較好控制,退保時,先購買新的產品,等待期過了再去退,或者直接不續保即可。
好了,以上前提條件都搞清楚了。
接下來再聊聊,關于“錢”的事情。
退or不退?做個算術題
這道算術題的根本,我們可以用一個概念來解釋:
所謂沉沒成本,就是指過去已經發生,但是目前決策先不考慮的成本。
但是,這個成本卻時時刻刻都在影響我們的決定。
簡單舉下栗子
為了一個不值得的人付出太多,分開的話就浪費了這幾年的時間,不分開就要忍著一直下去......
搞懂了沉沒成本,接下來就可以具體問題分析退保的問題。
那下面給大家再簡單舉個對比栗子
算明白之后,就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現在的保障有無退保必要。
這里以線下跟平安福和國壽福一樣有名的,單次賠付返本太平洋金諾優享為例。
線上,選了同樣是大公司的代表新作,多次賠付返本的嘉多保為參照。
兩款產品的形態都是返還型。
不過嘉多保的優勢在于重疾多次賠付,含中癥以及輕癥的賠付比例高。

以同樣保障為基礎:30歲男性,50萬的保額,保障終身。
▎金諾優享只能19年繳費,每年保費14100元。
為了凸顯公平性,把嘉多保也設置為每年1萬多的繳費,這種情況下。
▎嘉多保只需要繳費15年,每年13515元。
既然是已有保障,退保重新購買的前提下。
小王30歲那年買了金諾優享,保障終身,19年繳費,14100元/年。累計總保費267900元。
第二年,看到了光大嘉多保,這一看保障這么好,想想自己身體狀況很ok,就趕緊算算買新的保障劃不劃算。
買金諾優享的第二年,小王已經31歲了,這時候就得按照新的年齡計算。
為了每年的保費差距不算太大,我們把嘉多保繳費年限,設定為15年。
小王31歲保終身,則每年需要13975元,總保費209625元,加上第一年損失的保費14100元,累計總保費223725元。
在原有保障第二年退保重新購買,不僅沒有損失,累計總保費比原來省下44175元。
之后以此類推,根據年齡增長來重新計算,直到第五年,退保重新購買,在價格上顯得沒那么有優勢。(其中的現金價值部分因人而異,因此表格中沒有加進去。)
不過更多的價值在于,新的這份保障更加全面。
如果,一款產品保障比之前好太多,價格還能便宜,身體狀況允許,你可以考慮一下。
以上的推算演練僅作為參考,實際想退保時,還要結合自身的情況來綜合考慮。
如果是已有返還型保障,想換成消費型的,還需要考慮到期返還等相關問題。
退保也可以經過演算得出最佳結果,而不是一時沖動的行為。
其實,一款產品的保障是否適合自己,我們可以有簡單的判斷方法。
重疾險創立,初衷的保障其實就是為了重大的疾病。
隨后,在保險行業發展的進程中,重疾險的保障也跟著發展,隨之有了輕癥的概念,再之后又有了中癥的相關賠付。
重疾險產品形態的變化,一直都是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給我們選擇的空間也很寬泛。
但是,如果你花了大價錢,買了一份保障不夠產品,就需要思考一下是哪里出了問題?
以重疾產品類型發展來看,基本可以分為6種。
1.重疾單次賠付
2.重疾單次+輕癥單次
3.重疾單次+輕癥多次
4.重疾單次賠付+中癥多次+輕癥多次
5.重疾多次賠+輕癥多次
6.重疾多次+中癥多次+輕癥多次
同樣,我做了一組簡單的參考栗子
以下價格,還是以30歲男性為例,50萬保額保終身,20年繳費為例:
目前主流的重疾產品,是3-6類的保障。
其代表的產品,也是我們比較耳熟能詳的幾個。
綜合來看,第六種的價格目前最貴,主要是保障非常全面,重疾多次賠,輕癥和中癥也都可以多次賠付。
我發現,很多人用了第六等級保障的價格,卻買了一個第三等級的保障。
花的錢沒有落到實處的用到保障上,因此才會有“要不要退保”這種問題出現。
今天這篇文章的主要是針對已經買了一款不合適的保障后,如何科學的應對它!
如果,你已經覺得現在保障非常不合適,想要退保買新,把手機的計算器打開,對比一下前后的方案成本。
當然,這是基于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買到合適的保障,不再為退保而費心費財力。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