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現貨黃金出現大幅下跌。北京時間2022年7月5日和7月6日兩個交易日國際現貨黃金累計下跌70美元,跌幅近4%,7月6日收盤于1737美元每盎司。而國內黃金首飾的價格近期也應聲回落,每克下跌10元左右。
黃金為什么大跌
國際黃金為何大幅下跌,主要原因在于近期美聯儲的緊縮貨幣政策,強烈的加息預期推動美元升值,美元指數上升至20年高點,突破107,對國際黃金構成沉重打壓。
今年3月16日,美聯儲首次加息25個基點,5月4日第二次加息50個基點,6月16日則瘋狂加息75個基點,創1994年以來美國最大幅度加息記錄。7月28日美國也很快迎來7月份美聯儲議息會議,市場預計2022年-2023年美聯儲將加息8次,其中2022年預計加息6次,2023年預計加息2次。
眾所周知,美元指數和黃金階段性負相關。一般來說,美元指數下跌,黃金上漲;美元指數上升,現貨黃金下跌。近期黃金的大跌正是因為美元指數的大幅反彈,對黃金上行構成沉重打壓。
黃金怎么不避險?
但實際上,黃金的避險屬性被美元替代了。在美聯儲不斷加息下,美元走上快速升值通道。資本的逐利性帶動下,海外資本也開始追逐美元,提升了市場對美元資產的需求,從而帶動美元資產的水漲船高。
近期隨著美元的不斷走高并創下107的20年以來歷史記錄,美國股市也從前期的跌跌不休開始反彈,道瓊斯指數自6月8日以來連續暴跌后6月22日開始觸底反彈。市場資金也向股市分流。在流動性壓力下,黃金遭到不斷被拋售,也就不難理解。

本質上來說,當前的黃金已經不是貨幣之王,貨幣金融屬性退居次要地位,而是回歸商品屬性。伴隨著歐洲和美國經濟衰退的嚴峻形勢,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并不明朗,全球原油、銅等大宗商品受經濟前景黯淡和需求不足影響,開始出現大幅下跌。而同為大宗商品的黃金和原油、銅等也成為一起下跌的“難兄難弟”。
黃金失去抗通脹光芒
大家都說黃金可以抵御通貨膨脹。比如中國大媽曾經2013年在1300美元左右購入大量實物黃金,終于在七年后的2020年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現貨黃金上漲到2075美元高點而成功解套,絕對跑贏通貨膨脹。據計算或統計,從1300美元上漲到2075美元,現貨黃金漲幅59.6%,而這一期間國內CPI累計上漲18.6%。
但是如今,全球通脹形勢有目共睹,尤其是歐洲和美國均創歷史記錄高點。按理說黃金這時候應該抗通脹才對,但是黃金還是下跌了,而且是大跌了?事實上,黃金的抗通脹也是分階段分情況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黃金創下歷史記錄高點進入回調周期后,也沒有發揮抗通脹的屬性。更長的周期來看,在1980-2000年黃金熊市的20年間,黃金依然是沒有跑贏通貨膨脹。一般來說,黃金只有在處于牛市周期時候,才能發揮抗通脹的魅力。
黃金還會王者歸來嗎?
目前黃金破位下行,前期跌破了1800美元和1780美元重要支撐。目前暫徘徊于1740美元-1745美元,若后市跌破1700美元整數關口,則1690和1680美元重要支撐不保。今晚美聯儲會議紀要將公布,預計美聯儲官員講話或將產生較大的市場波動。
長期來看,黃金在全球資產配置中的魅力仍存。經過一定時期的下探,黃金仍會觸底反彈。黃金價格的漲跌取決于美元指數和美元實際利率。美元實際利率等于美國名義利率減去美國通脹率。風水輪流轉,后市美元的避險魅力下降,不乏被黃金代替的可能。美聯儲的加息也是有周期的,加息預期也在效用遞減可能。后市隨著加息周期結束或加息預期作用減退,美元指數也會沖高回落,黃金新一輪的反彈之路也未嘗不可。加上地緣政治、實物或投資需求復蘇和其他不確定性因素影響,黃金仍有王者歸來的可能。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