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單位為了降低社保成本,會給農籍職工繳納“三險”,雖然“三險”也是國家規定的社會保險,但是待遇與“五險”還是有區別的。
“五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三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
“三險”繳費基數一般都低于“五險”繳費基數,各地對“三險”、“五險”的繳費基數都是有區別對待的,這個直接影響員工的退休養老保險待遇。但天津在2018年將兩項保險的繳費基數進行了統一,統一為3364元,部分地區目前仍沒有統一的。
無論是“五險”還是“三險”,養老保險繳納比例均為:單位19%,個人8%。
“五險”的醫療保險繳納比例為:單位10%,個人2%。
“三險”的醫療保險只有單位繳納,個人不繳納,比例為8%。
如果單位給員工繳納的是“三險”,那么個人在看病就醫時不能聯網結算,也沒有個人醫保賬戶。
“三險”應該說是專門為農籍人員繳納的,既然是農業戶口,就不存在失業的說法,所以國家規定“三險”不必繳納失業保險,員工失業當然也無法享受失業金。
可目前的問題是,好多農籍人員在長年城鎮工作的,老家早就沒有耕地了,因各地落戶政策不同,又沒有辦法在工作所在地落戶的,如果失業了,因為繳納的是“三險”,而不能正常領取失業金。
因為“三險”是不繳納生育保險的,如果女員工在孕期繳納的是“三險”,那么一系列生育待遇都無法享受,如生育津貼,孕檢,生產等費用。

目前國家正在逐步取消戶籍限制,各地的“三險”政策也都是有時限的,隨著戶籍制度的統一,“三險”制度也在逐漸消失。
天津在今年7月就對之前“三險”政策進行了調整,在未經員工同意的情況下,統一改為繳納“五險”,如果員工同意,可以按照“三險”中的醫療保險進行繳納醫療費用,但其他費用還是需要按照“五險”交的。可好多單位不會跟員工協商,還是按照之前的三險待遇繳納醫療保險,個人不使用醫保卡的話也不會知道,知道了也較難維權。
市人力社保局市財政局關于農籍職工參加社會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
各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各委辦局(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門,有關單位:
t為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維護農籍職工社會保險權益,降低企業勞動用工成本,按照《社會保險法》等有關規定,現就繼續促進農籍職工參加社會保險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t自2018年7月1日起,原按照《市人力社保局市財政局關于印發促進農籍職工參加社會保險若干規定的通知》(津人社局發〔2013〕40號)先行參加養老、醫療和工傷保險的企業及其農籍職工,恢復參加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和失業保險。單位和個人經協商一致,企業可繼續按農籍職工個人繳費基數之和的8%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農籍職工本人不繳費,只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不建立醫療保險個人賬戶。
t本通知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至2019年12月31日廢止。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