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簽訂新房認購書到交首付款,再到銀行放貸,家住深圳的畢女士完成這一套“全壘打”只用時1個月。
樓市信貸邊際向暖
畢女士稱,自己辦理的是組合貸款,相較于同小區辦理純商貸的房主來說,她的房貸周期還略晚了幾天。
不只是深圳,上海、北京等地部分銀行的放款周期也有所加快。
在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看來,因城施策是樓市調控差異化的直接表現,這一點同樣體現在信貸政策上。即各地房地產金融政策依照自身情況有保有壓、而非“一刀切”,體現了樓市調控的連續性與穩定性。
房貸余額仍有增長空間

政策“松動”的效果亦在10月份金融統計數據中得以體現。
央行周二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住戶部門貸款增加464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426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221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對于以房貸為主的居民中長期貸款來說,10月份不僅結束了此前連續五個月的同比少增,還較去年10月份同比多增162億元。
對此,貝殼研究院首席分析師許小樂表示,拉長周期看,近10年以來,該數據僅低于2016年10月份,高過其他年份同期數據。這間接表明居民購房的信貸環境在改善。結合貝殼研究院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10月份,其監測的90城主流首套房貸利率為5.73%,二套利率為5.99%,均較上月下調1個基點。
“在目前樓市整體降溫的背景下,后續針對房地產的調控政策持續收緊的動力已經偏弱,同時信貸層面微調的空間依然存在。”張波認為,各地房地產市場的分化態勢將持續,預計成交量快速下滑的城市,其房貸政策調整的節奏會進一步加快,包括針對個人和房企兩個層面,尤其是房貸審批和放款的提速將是重要趨勢。
張波同時強調,從信貸政策調整來看,可以肯定的是,不會進行全面放松,更大可能是階段性、區域性、有針對性的調整。一旦區域市場開始反彈,樓市調控政策大概率將同步出現調整。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