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24年,日本對匯市出手
此前,日本央行在當天結束的貨幣政策會議上宣布維持政策利率在-0.1%不變,維持1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目標在0%左右。目前日本是最后一個央行仍處于負利率區間的主要經濟體。
由于美聯儲剛剛宣布大幅加息75個基點,市場對日美間貨幣政策差異繼續加大、日元和美元間利差進一步擴大的預期加強。日本央行發布消息后,東京外匯市場日元匯率一度跌至1美元兌145日元,刷新24年來的最低點。
“世界第三”懸了
受日元持續貶值影響,日本以美元計價的GDP總量已跌回30年前。日前,《日本經濟新聞》援引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預測稱,日本今年名義GDP預計為553萬億日元,按照美元計算為3.9萬億美元,總量與排名第4位的德國大致相當。日本的經濟規模可能自1992年以來首次低于4萬億美元。如果日元繼續貶值或低位徘徊,明年日本GDP規模仍將在4萬億美元以下。
在1968年至2009年的42年間,日本一直在世界各國GDP排名中位居第二,僅次于美國。2010年,中國GDP總量超越日本,日本在此后的12年間一直保持著世界第三的位置。
日本經濟分析師鳥羽賢分析認為,目前,日本GDP排名第三的位置已岌岌可危。從2021年全球GDP排名來看,排名第三的日本同德國的經濟規模差距僅有17%。
鳥羽賢預測稱,歐洲央行在2022年下半年還將繼續加息,日本央行則一直保持寬松貨幣政策。在這種情況下,今后日元貶值、歐元升值的局面還將持續,如果日元貶值超過1歐元兌150日元的關鍵點,日本GDP跌落至全球第4位將成為現實。目前,德國的總人口約為8388萬,日本的總人口約為1.2558億,若比較人均GDP,德國已高出日本近1.5萬美元。
日本財務省9月15日發表的8月貿易統計數據顯示,由于能源價格高漲和日元貶值,8月日本貿易逆差額為28173億日元,為1979年以來的歷史最大單月赤字額。這已是日本國際貿易收支連續13個月出現逆差。

報告顯示,由于國際能源價格飆升和日元貶值,尤其是煤炭、液化天然氣、原油等能源進口額顯著增長,當月日本進口額同比增長49.9%至10.88萬億日元,連續19個月超過上年同期,創歷史新高。
零售業投資研究機構Gaitame.com部門負責人表示,目前,日本仍然維持著負利率,這是“一個非常有利于資金流向海外的環境”。
國家競爭力恐下降
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經濟學家木內登英21日評論稱,日本因歷史性日元貶值而飽受煎熬。通常日元貶值會有助于出口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但個人消費者將不得不承受物價高漲的痛苦。日美之間利息差所導致“日(元)賤美(元)貴”將長期持續,物價高漲也將成為長期態勢。
日本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證券的首席外匯策略師植野大作稍早前接受《日本經濟新聞》采訪時稱,日元上一次大幅貶值是1998年,當時受金融危機影響,資本市場上“賣空日本”色彩濃厚,導致日元不斷貶值。這一次則是在日本出口停滯背景下,日元出現貶值,這反映出作為國家,日本的本質競爭力在下降。
日本中部經濟聯合會會長水野明久此前稱,日元貶值對出口企業來說并不是完全的利好。水野明久表示:“看不出隨著日元貶值,日本的出口有明顯增加。而且,日本汽車等制造業因芯片和零部件的限制,大量企業不時處于不能生產的狀態。雖然很多觀點認為出口企業將從日元貶值獲利,但現在的情況來看,很難說日元貶值帶來了廣泛的積極效果。”
水野明久還認為,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日元匯率的過度波動會給企業發展規劃帶來不確定性。為穩定匯率,希望政府采取相關措施,并研究向那些無法享受日元貶值紅利的企業提供支援。
陳言認為,日元的走弱,意味著其以美元計價的經濟指數承壓,如國內生產總值就會大幅縮水。日本想要提升國力、恢復經濟繁榮可以從兩方面進行改變:一是進行行政制度的革新;二是進行技術革新,推動高附加值產業的發展,注重高新技術領域的創新突破,引導日元走強。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