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女士是餓了么軟件的商家用戶,今年2月12日,在翻看支付寶賬單時,她發現有4筆各100元的餓了么訂單扣款。作為商家都是進賬才對,怎么會有扣款?而且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自動扣費,為了弄清楚這400元的扣款到底是怎么回事兒,2個多月的時間里她打了87個電話,如今3個月過去了,仍無結果。
事件:莫名被餓了么自動扣款400元
按照趙女士出示的賬單記錄,這4筆扣款分別發生在2017年12月8日,2018年1月9日、2018年1月20日和2018年2月9日,每筆都是100元。
趙女士是今年2月12日翻看支付寶賬單記錄時發現的,她當時產生兩個疑問,一是作為一個餓了么的商家,正常都是顧客的進賬才對,怎么還有在餓了么上的“消費”扣款?另一個是錢被扣除了,自己怎么渾然不知,甚至不需要自己輸入支付密碼就能自動扣除?
在翻看賬單詳情時,趙女士的疑問更多了,問題主要集中在商品說明上,一般的支付寶賬單記錄會在商品說明一欄中注明購買的具體物品,而這4筆扣款的商品說明則是其便利店的名稱和電話,根本看不出買了什么。
疑問:錢去哪了?干啥用了?
賬單詳情上顯示,扣款方是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而餓了么就隸屬于該公司,后經餓了么大連市場部工作人員證實,錢確實是被餓了么扣了。也就是說,在趙女士不知情的情況下,自己在自己店里有400塊錢的“消費”。“那么這種情況下,我支付寶中少了400,餓了么賬戶中應該多出400元才對。”可是趙女士查詢發現并沒有這筆進賬。
錢去哪兒了?干啥用了?為啥自動扣款當事人毫不知情?帶著這些疑問趙女士開始與餓了么方面聯系。
追問:兩個多月87個電話沒問出結果
通話記錄顯示,從2月12日趙女士發現這個問題開始到4月28日,兩個多月的時間內她給羅某打了54個電話,接通5個;給客服打了27個,回復14個;給孫某打過6個,計算下來她已經因為這件事打了87個電話,這尚不包括其與羅某和孫某的微信聯系。
遺憾的是,這400元一直沒有下落。
煩惱:能聯系上的人都有工作權限
趙女士說在他們的努力下,有一個工號3532的客服人員后來專門與其對接,倒是省去了她打客服電話時一遍一遍向不同的接線員重復說明問題。而這個3532工號客服也比較負責,多次發來信息:今晚夜班,沒敢貿然電話打擾,目前暫未得到回復,明天繼續幫您跟進,時間大都是在深夜11時58分許。
“從與客服人員的溝通來看,他們作為一線客服也沒有太多的權限,所做的工作是記錄、跟進和反饋。”趙女士表示。
這種情況下,還可以找誰能更好更快地解決問題,這是趙女士的煩惱。

錢的流向
支付寶:確實是餓了么平臺扣款
隨著事情遲遲未得到解決,趙女士為此付出的溝通成本越來越高,而“地位”則越來越被動,她的訴求也從最開始只想討回400元,到后來加入了“弄個明白討個說法”的情緒。
隨后羅某幫趙女士聯系了支付寶方面的客服,客服表示,趙女士被扣的400元錢確實是餓了么平臺扣款,流向是她經營的便利店餓了么賬戶,在否認了客服“是否有兩個餓了么賬戶”的詢問后,支付寶客服表示看不出“購買了什么”。
錢的用途
餓了么客服:被用于物流方面
然而還是那個問題,趙女士的餓了么賬戶中并沒有400元的進賬顯示,錢到底去哪里了?對此羅某表示,自己繼續跟公司客服溝通一下,看看到底錢去了賬戶的哪個部分。
在與羅某聯系的同時,趙女士也與餓了么客服方面取得了聯系,工號3532客服當天回電表示,餓了么方面技術人員通過賬單詳情截圖上顯示的編號信息查詢到,這筆扣款是用于“物流方面”。而這是事發后,趙女士得到的第一個較為明確的反饋。
為何有物流
專送合作怎么會產生物流費用
于是趙女士追問客服因為什么產生的物流費用?專送合作形式下該不該還有物流費用?對此工號3532人員表示,相關信息已經傳送到物流方面,正在查詢,有回應會及時反饋給趙女士。對于大概需要多長時間,對方表示正常情況下是72個小時內答復,但是此事已經拖了這么久,對于能給予明確答復的時間,其坦言真的無法保證。
當事人質疑
100天過去了,為何不給明確回復
趙女士把這個問題也拋給了客服人員,對此客服表示,自己只是一線客服,有消息會及時反饋給客戶。
5月12日凌晨1點33分,3532客服又發來短信,此次信息顯示:物流部門已經分配到處理人,但是暫未有結果。5月20日凌晨,3532客服發來的信息仍然是:目前暫未得到回復。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