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
上海市公安局召開新聞發布會
通報上海警方嚴打
據介紹
今年“百日行動”以來
上海警方共搗毀相關犯罪團伙13個
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420余人
堅決鏟除信息網絡空間
滋生“黑惡犯罪”的土壤
上海市公安局新聞發布會警方供圖(下同)
1
警惕人工合成照片敲詐
今年4月初,虹口分局四川北路派出所接報一起裸聊敲詐案,市民崔先生被人敲詐勒索140余萬元,不僅包括崔先生自己的百萬積蓄,還有40萬網絡借貸。
據崔先生介紹,他與陌生網友裸聊后便受到了威脅短信的轟炸。為了挽回顏面,崔先生按對方要求轉賬匯款。短短24小時內,先后轉賬了50次,當100余萬元存款被掏空后,他又被逼通過網絡貸款借了40余萬元匯給對方。當對方繼續要求崔先生向親友借錢時,崔先生終于明白這就是一個無底洞,于是選擇報警。
鎖定嫌疑人后,專案組分赴浙江、重慶、福建、廣東、河南,將陳某在內的18名犯罪嫌疑人悉數抓獲,目前案件偵破和追贓挽損正在進行中。
據警方在發布會上介紹,近年來,信息網絡空間已成為掃黑除惡的重要戰場。不法分子通過編造虛假信息,敲詐、誹謗、恐嚇、虛增債務等手段實現非法牟利目的,破壞經濟社會生活秩序。
警方從資金流、信息流、網絡流、案件流入手,集中梳理挖掘重點案件線索,集中力量分析研判,對重大案件發起集群戰役,打擊、懲處了一批涉網違法犯罪分子。據統計,“百日行動”期間,全市刑偵部門開展網絡“裸聊”敲詐勒索犯罪專項打擊行動,抓獲犯罪嫌疑人330余人。
警方同時也提醒,目前已發現有不法分子利用各種渠道將獲取的照片視頻進行“人工合成”或者“AI換臉”,進而對市民群眾進行詐騙,對此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輕信。
2

商務樓里的高利貸團伙
今年1月,長寧分局江蘇路派出所接到群眾舉報:有人在網上以“公司”名義開展非法放貸,且存在電話騷擾、強行抵押首飾等“軟暴力”催收的行為。
市民張先生就是其中一名受害者。因生意周轉需要,張先生于去年10月底經人介紹在網上借款10萬元,約定還款方式為先利后本,利息每10天支付17500元,借款周期共計4周,到期償還本金10萬。
在扣取張先生1000元“下戶費”及5000元“中介費”后,最終張先生實際到手借款只有94000元。貸款期間,始終有人不斷打電話給張先生催款。張先生不堪其擾,至11月26日到期,共還款17萬元。
警方調查發現,的確有兩家未經監管部門許可經營的“貸款公司”在網上從事放貸業務,年利率最高達到4000%。7月15日,在掌握了大量證據后,上海市公安局刑偵總隊會同長寧分局收網抓捕,在長寧區兩棟商務樓里抓獲以王某杰、湯某良為首的兩個涉案團伙嫌疑人28名,現場搜查出現金200余萬元;各類銀行卡 100余張;借款人抵押的名貴手表近百只、借款人身份證 60余張及大量黃金首飾等抵押物。
到案后,王某杰、湯某良對利用非法放貸收取高額利息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經查,自2020年2月以來,以王某杰、湯某良為首的二人在未經監管部門許可經營的情況下,分別糾集多人于長寧區多處商務樓內租賃辦公室,在網上以年利率500%至4000%不等的利息向近千名社會不特定人群非法放貸牟取暴利,涉案金額達5000余萬元。
抵押的各類證件
兩個涉案團伙為確保收取高額利潤,對借款人采取隨意收取違約金、電話騷擾言語威脅等方式向借款人、家人及同事索要欠款,甚至引誘借款人低價抵押手表、首飾等物品,通過繼續借款“以借養貸”。目前,王某杰、湯某良等10名團伙主犯已被檢察院批準逮捕,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湯某良(中)被抓捕
區別于“套路貸”,非法放貸是指以高額利息為營利目的,本質上等同于高利貸,如果同時滿足未經監管部門批準或超越批準范圍放貸、兩年內向不特定的單位和個人以借款或者其他名義出借資金10次以上、個人非法放貸數額累計在200萬以上或者違法所得80萬以上,或者非法放貸對象累計在50人以上,或造成借款人或者其近親屬自殺、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等嚴重后果的,構成非法經營罪。
謝燕剛表示,當下,無資質的小額貸款公司違法經營貸款業務,不僅沖擊了國家的金融管理秩序,而且衍生出諸如“非法拘禁、故意傷害、尋釁滋事”等暴力討債行為,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對此,上海警方堅持露頭打、精準打、持續打,堅決防止發生侵害群眾人身財產安全、社會影響惡劣的案件。
下一步,上海警方將以貫徹落實《反有組織犯罪法》宣傳為契機,始終對各類黑惡苗子性犯罪保持主動進攻的高壓嚴打態勢,重拳打擊“裸聊敲詐”、非法放貸等涉網涉惡犯罪,并持續加大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手段特點的警示教育和宣傳防范,切實提升市民群眾的風險識別和防范能力。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