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銀行卡信息交換中所用到的基本術語。
本標準適用于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成員機構。
2 術語和定義
2.1 ARPC authorization response cryptogram
授權響應密文的英文簡稱,是由發卡行生成并在聯機授權報文中返回給終端的應用密文,用于IC卡驗證聯機授權響應是否來自真正的發卡行。
2.2 ARQC authorization request cryptogram
授權請求密文的英文簡稱,是IC卡為聯機處理交易生成的應用密文,發卡行在聯機卡片認證過程中通過驗證ARQC來認證當前交易中卡片的有效性。
2.3 EMV標準 EMV standard
EMV是EUROPAY、MASTERCARD、VISA三個國際信用卡公司的首字母縮略詞,這三個公司聯合制定的IC卡借記/貸記應用標準,簡稱為EMV標準。
2.4 MAC密鑰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 key; MAK
用于生成交易報文合法性驗證數據(MAC)的密鑰。
2.5 PIN加密密鑰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 key; PIK
用于加密PIN的密鑰。
2.6 報文 message
是機構(或其代理)之間交換信息的數據元集合,不包含或標識任何通信(頭或尾、協議或字符碼)等有關內容。
2.7 報文鑒別碼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 MAC
2.8 查詢/查復 inquiry/inquiry response
查詢是發卡方查詢CUPS或受理方歷史交易情況的請求。發卡方發出交易查詢請求后,CUPS或受理方應在規定時限內給予查復。發卡方依據對方機構查復結果確定是否進行差錯處理。
2.9 差錯交易 adjustment
指由于機具、通信線路、系統處理及終端操作等原因引起的需要進行賬務調整的交易。
Q/CUP 001—2004
2
2.10 差錯例外 exception
用于例外長款處理,指在超過差錯處理期限、交易未清算、處理中心無記錄、差錯流程已經結束等情況下,長款方和短款方通過例外協商取得一致后,長款方主動將資金劃出的交易。
2.11 長連接 persistent link
指通信雙方連接建立后不再關閉,在通信正常情況下一直保持連通狀態。
2.12 成員主密鑰 member master key; MMK
指在銀行卡安全體系中,分配給成員機構的密鑰加密密鑰,用于加密下一層密鑰,受主密鑰(MK)加密保護。
2.13 沖正 reversal
一種特殊的交易。由報文的發送方發起,用于通知接收方先前一筆授權類或金融類交易沒有按預定流程完成,應該取消其處理結果。
2.14 磁條卡 magnetic stripe card
物理特性符合GB/T 14916標準,磁條記錄符合GB/T 15120 、GB/T 15694-1、ISO 7812-2、GB/T17552和JR/T 0009-2000標準的卡片。
2.15 存儲轉發 store and forward
發送方將報文存放在存儲轉發隊列中,在一定次數內每隔一段時間重復發送。
2.16 存款交易 deposit transaction
用于請求發卡方確認持卡人存款及金額的交易。
2.17 存款確認 deposit confirmation

用于通知發卡方先前的一筆存款交易已作為成功交易處理。。
2.18 代付交易 payment
發卡方受委托在持卡人賬戶中存款的交易。
2.19 代收交易 collection
發卡方受委托從持卡人賬戶中扣款的交易。
2.20 代授權 stand-in authorization
指中國銀聯在與發卡機構簽訂的代授權協議約定條件下,代替發卡機構完成交易授權應答的業務處理過程。代授權業務是由中國銀聯向發卡機構提供的一項服務。
2.21 貸記調整 credit adjustment
由受理方發現原始交易長款而主動提出向發卡方劃款的交易。在跨行轉帳交易中,指轉入行對確認的長款向轉出行主動提出劃款的交易。
2.22 單信息交易 single-message transaction
Q/CUP 001—2004
3
一筆交易被發送一次,同時用于授權、清分和結算,此類交易也稱“全金融交易”。即,授權、清分和結算全部在線發生。
2.23 調單/調單回復retrieval request/retrieval response
指發卡方經CUPS向受理方調閱相關交易的原始憑證影印件的請求。調單回復是受理方對發卡方調單請求的回復。
2.24 調單展期 retrieval postponement
因內部處理環節過多或其它原因,導致調單回復方無法在規定時限內完成的,可以在最后回復期滿前發起延長回復期限請求,延長天數的限制參見相關業務規則。
2.25 短連接 transitory link
指通信雙方每次通信時建立連接,通信結束后關閉連接。
2.26 對稱加密技術 symmetric cryptographic technique
發送方和接收方使用相同保密密鑰進行數據變換的加密技術。在不掌握保密密鑰的情況下,不可能推導出發送方或接收方的數據變換。
2.27 二次退單 second chargeback
用于發卡方對再請款存有異議時的第二次退單。
2.28 發卡方 issuer
指持卡人賬戶所在的一方(即批準授權的一方)。通常將發卡行及其聯網的行內中心或區域中心統稱為發卡方。
2.29 發卡機構 issuer
指開展銀行卡發卡業務的銀聯成員機構。
2.30 發卡行標識代碼 bank identification number; BIN
標識發卡機構的代碼。
2.31 非對稱加密技術 asymmetric cryptographic technique
采用兩種相關變換進行加密的技術,一種是公開變換(由公共密鑰定義),另一種是私有變換(由私有密鑰定義)。這兩種變換具有以下屬性,即私有變換不能通過給定的公開變換導出。
2.32 個人標識碼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 PIN
即個人密碼,是在聯機交易中識別持卡人身份合法性的數據信息,在計算機和網絡系統中任何環節都不允許PIN以明文的方式出現。
2.33 工作密鑰 working key; WK
也稱為數據密鑰,通常指PIN加密密鑰和MAC計算的密鑰。
2.34 公共服務平臺 public services platform
Q/CUP 001—2004
微信號:tpnews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