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險業務中,各位童鞋經常接觸的就是撥備率,撥備率也就是大家接觸最多的內容,撥備率全稱為貸款撥備率,其計算公式為:
撥備率=(貸款損失準備金余額/各項貸款余額)×100%
比如經常性的,我們在計算某些資產的撥備率的時候,可以參考下以下內容大概就能計算出相關資產的撥備率:
1)先將每個月的booking的金額做一個統一的規整,得到一張booking金額表·
3)最后將步驟2中的進行cumulative,得到一張表
4) 根據前三個步驟得到的值,進行一個匯總得到資產表現情況表
(下圖依次對應步驟1、2、3)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另外關于撥備,還有一個與之相關的成為撥備覆蓋率。
撥備覆蓋率(也稱為“撥備充足率”),是銀行貸款可能發生的呆、壞賬準備金的使用比率,是衡量貸款損失準備金計提是否充足的一個重要指標。
撥備覆蓋率的計算公式為:
撥備覆蓋率=(一般準備+專項準備+特種準備)/(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100%
在這個三種準備金額中,分別指的是:
?一般撥備(亦稱一般準備),主要用于信用卡透支、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墊款、信用證墊款、擔保墊款、進出押匯、拆出資金、應收賬款、投資(包括股權、債權)等。計提標準銀行原則上應不低于風險資產的期末余額的1%。
?專項撥備(亦稱專項準備),指根據《貸款風險分類指導原則》,對貸款進行風險分類后,按每筆貸款損失的程度計提的用于彌補專項損失的撥備。
?特種撥備(亦稱特種準備),是指針對某一國家、地區、行業或某一類貸款風險計提的撥備。由銀行根據不同類別貸款的特殊風險情況、風險損失概率及歷史經驗自行確定。

之所以有這三種撥備,是因為金融業務與衍生品的發展,使得業務的劃分越來越精細化。特別是在《關于調整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的通知》(銀監發〔2018〕7號),明確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由150%調整為120%至150%,貸款撥備率監管要求由2.5%調整為1.5%至2.5%。
另外在按照不同貸款的劃分,對于撥備覆蓋率與貸款撥備率的要求也截然不同:
①按照逾期90天以上貸款納入不良貸款的比例,確定撥備覆蓋率和貸款撥備率最低監管要求。
?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②按照處置的不良貸款占新形成不良貸款的比例,確定撥備覆蓋率和貸款撥備率最低監管要求。
?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③按照不同類別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情況,確定撥備覆蓋率和貸款撥備率最低監管要求。
?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
~原創文章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